Image

破除束缚,山东博物馆事业释放发展活力

Image 2021-07-31

过去5年,齐鲁大地的博物馆事业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与“十二五”末相对比,目前全省已注册各级各类各所有制博物馆从352家增长到603家,增长71%。山东省博物馆总量、一级博物馆数量、二级博物馆数量、三级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新晋级革命类博物馆数量6个指标,均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从藏品研究到陈列展览,从开放服务到教育传播,山东对博物馆事业的关注与重视,正收到预期成效。”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磊说,近年来,山东秉承新发展理念,将博物馆事业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如今,人民亲切地称呼博物馆为“家门口的历史课堂”。

理念一换天地宽

孔子博物馆

7月20日,是曹晓丹与孩子暑期旅行的第三天。他们来到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子博物馆,玩了整整半天时间。“说实话,我原计划孔子博物馆用两个小时逛完。但孩子说什么也不走。”曹晓丹说,过了暑假,孩子就要读初中。暑期旅行,孩子自己提出要来一场“博物馆之旅”。作为家长,她并不担心没有可看的。毕竟,山东现在“到处是博物馆”。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的一组数字,足以证明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面貌:过去5年,山东的国有博物馆从225家增长到242家,增长8%;非国有博物馆从135家增长到361家,增长167%;全省一二三级博物馆从“十二五”末的42家增长到127家,增长202%。

4年前的2017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圆满收官,山东共普查登录文物286万件(套),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三位。此后,利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建设的全省可移动文物数据库综合服务平台——“文物山东”上线运行,是全国建设最早、体量最大、功能最全的省级可移动文物数据平台,在全国起到了标杆性作用。

另一组与观众直接相关的数据,更引人关注。

“十三五”末,山东免费开放博物馆531家,占博物馆总数的88%,比“十二五”末增长84%。全省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超过8000万人次,比“十二五”末增长33%。投入博物馆免费开放资金8.8亿元,比“十二五”末增长129%。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廷琦介绍,免费开放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公益属性和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为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和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聚焦问题找思路

青岛电影博物馆

沂蒙老区讲解员高天天,已在临沂市博物馆工作超过10年。她数不清为多少人做过讲解,也数不清讲过多少场,但身为一名讲解员的使命她从未忘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精神。

“我们亲历了博物馆历史上繁荣发展的春天,就是现在。”高天天说,她将聚焦观众对博物馆的所盼所想,继续努力,苦练本领,把历史变为生动的故事,传递给更多人。

山东历来重视展览作为博物馆事业基石的地位。

“十三五”期间,山东博物馆盘活馆藏资源,促进文物藏品共享交流,举办各类展览3万余个。“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海岱朝宗——山东古代文物菁华展”“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相由心生——山东博兴佛造像展”先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将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级平台进行展示推广,社会反响热烈。在全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活动中,山东先后有16项展览获得国家文物局推介。《大哉孔子》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优胜奖”。积极推动文物展览“走出去”,“十三五”期间举办文物境外展53个,展览文物总数1000多件(组),成为树立文化自信、提振民族精神、展现山东形象的“金名片”。

围绕博物馆内可移动文物藏品的保护问题,“十三五”期间,山东组织管理实施各类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208个,投入资金3.94亿元,涉及文物2万余件。在保护体系建设方面,如今山东初步建成以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为龙头,地方重点博物馆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层次鲜明、职能明确的文物保护修复网络体系,为山东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保驾护航。在人才引进和培育方面,聘请10位全国文物科技保护专家为“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咨询专家”。同时面向全省聘任了173名“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师”,涉及陶器、瓷器、青铜器、书法绘画等13个门类,此举在全国属首创。

顺应潮流谱新篇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山东潍坊市民孙萌对当地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成绩赞不绝口:“不出门就能在家‘云逛’博物馆,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科技赋能,拓展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新途径,成为山东开展文化惠民工作的着力点。近年来,山东在全国率先建设“山东数字化博物馆”,完成2000余件珍贵文物的数字化采集,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手段,实现馆藏珍贵文物的网上共享和展示,打造出汇集全省精品文物资源的“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山东120余家博物馆利用藏品数字化资源,通过网上展览、在线直播、网络公开课等方式,提供优质的数字文物展览和服务。山东博物馆与新华网共建“5G富媒体+文博联合实验室”,实现了全国首次5G实验室在博物馆落地运用。

过去5年来,山东博物馆年均举办3万余次教育活动,与“十二五”相比翻一番。山东还深入落实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摸清青少年需求,梳理博物馆资源,建设博物馆教育网络课堂,激活博物馆资源共享和馆校合作机制,完善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验活动项目库。全国和全省博物馆中小学研学基地,从零开始增长到21家。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更是指导全省博物馆踊跃开展“三下乡”活动,面向基层策划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类展览和教育活动,将“三下乡”变成了“常下乡”“常在乡”。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山东各地博物馆还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的多种模式,努力做好与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衔接过渡,及时协调解决改革中遇到问题困难。到2020年年底,全省市级以上规模较大的博物馆以及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完成备案登记的361家非国有博物馆,基本都建立了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相关方权责更加明晰,运转更加顺畅,活力不断增强。

(文中图片由苏锐、韩春义拍摄)

责编:贾亭沂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