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固东荥阳油纸伞:传承百年
300年前,明代著名旅行学家徐霞客,越过崇山峻岭,跨过大江大河,来到西南边陲腾冲,被此地富丽繁华的景象所震撼,留下了“极边第一城”的赞赏。
300年后,腾冲以“胡焕庸线”的端点为人熟知,这座被誉为“遗落边地的汉书”的边疆小城凭借着火山热海、和顺古镇、银杏小镇等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以及曲调抑扬顿挫的佤族清戏、流传久远的洞经音乐、中原风格与边疆文化完美融合的皮影戏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着八方客纷至沓来。
走进腾冲固东镇,你会发现一项已经传承三百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荥阳油纸伞。据村里老人介绍,明清时期,这里家家户户做油纸伞,荥阳油纸伞凭借极其精湛的工艺,美观大方的花型,一度远销滇西各地和邻邦缅甸,哪怕到了今天,荥阳油纸伞仍然是腾冲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冠上的一颗璀璨宝石。
原料·精挑细选
荥阳村用来制作油纸伞的原料很讲究,大都来自当地或者缅甸。荥阳村里过去曾有一片沼泽地,长年生长着许多芦苇和毛竹,世居在这里的村民就利用芦苇和毛竹编制纸伞、藤编、竹编等各类生产、生活用品,并到集市上出售。
油纸伞涂料中的天然熟坝子油和柿子水更要依古法调配,荥阳纸伞的伞面,使用的是界头乡买来的楮皮纸蒙上。楮皮纸是利用楮树皮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楮树皮里含有非常适于造纸的木本韧皮纤维,其本身的柔韧性非常好,且属于古法造纸的一类。
制作油纸伞的老人说:“正所谓阖伞见人,人家把伞一阖,就知道伞怎么样,就知道做伞的人品性怎么样。”荥阳油纸伞的制作,从选材用料上就已经开始严格把关,对于手工制作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手作·工匠精神
手作油纸伞不仅仅是一种生计,更是一种情怀。在中国仿佛每一个人都是天生的诗人,腾冲油纸伞的手工制作者也不例外,诗人在纸上用墨写字,他们就在竹子和纸上用时光写字。
“众骨攒来一柄收”,油纸伞工艺繁杂细致,工具古老、质朴、简陋,且全部依赖手工完成,完整制作一把油纸伞需要三十六个大程序,一百零一道工序,削伞骨、绕边线、裱纸、上柿子水、绘伞面、装伞柄、刷桐油……每一道工序都马虎不得。
然而在这样快节奏的城市里,一件节奏慢的手工活儿是不被看好的,制作油纸伞的老人叹息道,因为荥阳油纸伞制作工序的繁琐复杂,导致如今会做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学习制伞的年轻人更是屈指可数,制作油纸伞也属于“老人活”了。
但是和大多数手艺人一样,不抱怨、不哭诉是荥阳油纸伞手工艺人身上的品质,他们身上也存在着匠人特有的平淡与执着——平淡于物质,执着于传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这些手艺多延续一些时间就是他们最大的期望,这也让最后制作出的油纸伞满怀着他们的一颗赤诚之心。
非遗·文化力量
在荥阳村当地方言中,“纸”与“子”同音,旧时嫁妆必有油纸伞,寓意“早生贵子”。
而在中国传统习俗里,也因为繁体字“傘”内有四个“人”字,而赋予油纸伞“多子多孙”的含义。
从汉代规定“食粟二千石以上的九卿、三公用黑伞,三品以上的官员用青伞”到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至元魏时期“魏人以竹碎分,并油纸造成伞,便于步行骑马,伞自此始”,到明代《古今事物考》记载“我明卤薄有紫方伞、红方伞、曲柄红绣伞、黄罗销、金九龙伞...”,再到戴望舒《雨巷》描写的“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伞所蕴含的意义越来越丰富,使用范围也不再局限于皇家仪仗,文化价值也在不断地发展。
这些美丽的油纸伞历经了千年的风霜,仍然焕发着迷人的光彩,而且因为经过了时间的打磨和岁月的沉淀,更加生出了厚重质朴的文化力量。
荥阳油纸伞蕴含的传统文化的根和魂,使其成为腾冲文化的代表名片之一,它也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创新,积极融入新时代。
在腾冲烟雨朦胧的日子里,去固东荥阳走一走,观摩古朴地道的制伞过程,了解传承千年的油纸伞工艺,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离开时,执一把凝聚匠人心血的油纸伞,走在斑驳的石板路上,在边疆小城为自己撑起一片水墨画般的写意与江南细雨般的愁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