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双坑斗笠顶顶戴!梅州大埔百年斗笠村老手艺编出新生活

2021-08-03

早晨5时许,天微微亮,大埔县湖寮镇双坑村村民何志武来到村庄后山,在朝阳的光辉中选择上好的桂竹,砍伐后带回家,为一天的斗笠编织准备好材料。


村民一大早在后山砍下桂竹,作斗笠编织的材料。

斗笠在客家地区又被称为“笠麻”,竹制品手艺人被称为“篾匠”,俗称“篾匠师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曾是客家地区田间地头的一道劳作风景,竹编手艺则是客家传统手艺中的特色产物。

远近闻名的斗笠村

从清朝光绪年间起,双坑村就是远近闻名的斗笠村。“双坑斗笠一顶顶戴——做事一件件来”,大埔常用的歇后语中就有双坑斗笠,它曾远销省内外。

据双坑村何氏族谱记载,1898年,何氏第23世何达明效仿外部传来的斗笠模型,制作出富有双坑特色的适合男女佩戴的两款斗笠,从此开始了双坑村制作斗笠的历史。

当时双坑村盛产桂竹,何达明便采用桂竹为原料,使得斗笠更为坚固,使用年限更长。而后何氏24世何云嶙根据当地人劳作的特色,不断改良其款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斗笠的制作手艺在何氏家族中代代相传,成为一门精湛工艺。斗笠生产成为了双坑村民的主要副业,双坑斗笠也衍生出10多种样式。

如今已63岁的村民何建辉,仍记得上世纪村里家家户户制作斗笠的盛景,“几乎每个人都会做。村民家中摆着的做斗笠的工具比农具还多,家家户户传来编织斗笠的‘嘎吱’声。”双坑村的孩子们从小耳濡目染,七八岁时就开始学做斗笠,“我也做了50多年斗笠了”。


双坑村的篾匠师傅制作斗笠四五十年,双手编织非常熟练。

制作工序繁琐复杂

斗笠看似简单,但其制作工序繁琐而复杂。双坑村的村民分工协作,将斗笠制作分为三道工序,由不同的村民制作。部分村民家制作竹胎,并将竹胎卖至做半成品的作坊,半成品做成后送至油斗笠处,最后做出成品售卖。

何建辉和妻子就是负责油斗笠的工作。在何建辉的家中,他和妻子正在忙碌地制作斗笠,双手好似惯性般一直操作着。


编织斗笠需要多人合作。

双坑斗笠分为大、中、小三种尺寸,大的直径约为60厘米,中的直径为50厘米,小的斗笠仅有40厘米。“按照个人需求,一般大的斗笠可掩护全身不受日晒雨淋,而小的斗笠更方便人们干活。”何建辉说。

制作双坑斗笠需要粗、细两种竹胎,篾匠师傅会用桂竹做细竹胎,用毛竹做粗竹胎。制作所用的竹子,多为村民自家所种。竹子的选材十分重要,最好是用农历七月份以后砍下的竹子,这样做好的斗笠不容易生蛀虫。


篾匠师傅会用桂竹做细竹胎,用毛竹做粗竹胎。

篾匠师傅将砍回来的竹子,按照斗笠尺寸裁成大小适宜的竹筒若干。再用竹刀从竹筒的尾部对半破开,均匀地破成若干块竹片,并将竹片破开成一条条的竹条。


篾匠师傅将砍回来的竹子,按照斗笠尺寸裁成大小适宜的竹筒若干。

竹条需要在过篾起头上撕拉均匀,做成篾丝才能开始编织。在做好前期准备后,篾匠师傅将竹条错落搭叠起来,形成斗笠的网架结构。随后,篾匠师傅拿出相对应尺寸的模具垫在竹网下,用夹子将其与竹网固定,开始竹胎编织工作。在编织过程中,篾匠师傅会不断将水涂抹在竹网上,以保证竹子不会因为太干而折断。


竹条需要撕拉均匀,做成篾丝才能开始编织。

在半成品制作作坊内,篾匠师傅先在细竹胎上平铺早前已上过桐油的桐油纸,做隔层防水。再把粽叶在油纸上铺开来,做固定之用。在粽叶上还要铺上一层白纸,最后才将粗竹胎扣上,并用彩色塑料带将粗细竹胎编织在一起。


用彩色塑料带将粗细竹胎编织在一起,美观又稳定。

上桐油是最后一道工序。篾匠师傅将桐油熬两三小时,直至桐油可以拉成丝,将熬煮后的桐油放凉。而后用植物纤维做的工具将桐油在斗笠上反复涂抹,为斗笠上油。“上过桐油的斗笠,防水又美观。”何建辉说。


上桐油是最后一道工序。篾匠师傅用植物纤维做的工具,将桐油在斗笠上反复涂抹。

将斗笠打造成工艺品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少人用到斗笠,双坑村内仍做编织手艺的村民仅剩几家,且都已上了年纪。“现在每年出售的斗笠也仅有2万顶左右,所以只有部分人在坚持,年轻人都不愿意做这个了。”何建辉说。

双坑村计划与旅游景区合作,将斗笠打造成工艺品,作为纪念品或观赏品进行售卖。“斗笠昔日遮阳挡雨的用途虽然逐渐被取代,但它还有其他的发展空间,我们将继续挖掘它的实用价值,让它在现代文明中仍保有生命力。”双坑村村干部说。


将制作好的斗笠拿到市场上去卖。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