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孙勇:江浪的微型诗|中原作家

2021-08-04

作者 | 孙勇

江浪是我的博友。

江浪之所以成为我的博友,取决于江浪的诗。江浪的诗成为我与江浪心灵沟通的桥梁。我的老乡(可能存在显摆)唐代大诗人李商隐说“心有灵犀一点通”,我和江浪之间,可能就存在这样的元素。

江浪的诗非常的随意,这里所说的“随意”,并非不负责任的文字堆砌,而是指只要是事物能够触动心灵的感应,就会有创作的冲动,随时随地,有感而发,直抵心灵,咦咦啊啊、啊啊咦咦,心灵与激情的撞击,就这样喷射出激情飞扬的文字的火花,一首首能够代表江浪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生活环境的诗文,从江浪的指尖弹出。

江浪的博客,博文大都跟诗有关,有诗歌、诗论、诗文,也有不少歌词作品。但我更欣赏的,还是江浪的微型诗,这些微型诗歌,文字寥寥,却把要描述的事物,表达得深入骨髓,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绽放/冬/寒”《梅花》、“黑/看不见光/疼”《无题》、“水葫芦按下去/过,往/浮上来”《给逝去的光阴》……可能是很久没有见到过这么让人如沐春风般享受的诗歌了,我这个曾经的诗人,居然被江浪的诗歌如枪林弹雨般射杀而“死”,“死”在江浪的诗的意境之中,是那样的惨烈,口中竟然还高喊着:“江浪,你的诗好美呀!”

江浪的微型诗之所以诱人读味,我想不但诗的意境美妙,而且也正应合了文化快餐更俱时代感这一文化潮流,在人们对时间要求更俱扑捉性、更俱紧迫感的今天,“小”则“捷”,于是,小小说、小品文、小诗文就更适合工作、生活时间紧迫的人群了。我就是时间紧迫族中的一员,所以,当我读到江浪的诗,准确地说是读到江浪的微型诗时,江浪的微型诗不但暗合了我的阅读需求,同时,那激情飞扬的文字,也“燃烧了自己”。

江浪的微型诗,从表象看,传递出一种浪漫主义色彩,这种“浪漫”,可说是文采飞扬、万花溅玉,而少加思想,就能够体味出诗写实的一面,如“黑/看不见光/疼”《无题》一首,其实这个“无题”不但反映出江浪思想的无奈,也反映出众多“看不见光”的人群渴望阳光普照的无奈。而少加留意,就能够看得出在江浪的微型诗歌中,有一大部分“思念”题材的诗歌。这些诗歌,是江浪“少小离家”思念亲人的具体反映,“感人心者,莫先呼情”,那种咳血溅泪般的骨肉亲情,那种牵肠挂肚般的思乡情结,如月撞怀,如船拍浪。我深深的被江浪浓厚的思想情感打动。“一层紧拍一层/激情的水波/疯狂了蓝天/瘦了一池月光/”《思念》,这首诗不是一首微型诗啊,它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巨大海啸。“梦魇中驾驭于白云/一只飞鸟/落在故乡的牛背上/张望”《思乡》,这首诗歌在延续了江浪感情潮浪的同时,画面感特别的强烈,于无声处,让人的视觉,聚焦出热烈的,张开怀抱的,等待游子归来的村庄。这样的诗歌在江浪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如《在小桥上静想》、《仰望星空》、《漂泊》等等,这些诗歌,读着读着就能让人潸然泪下。当然,江浪的微型诗歌中,也有不少对生活感悟的,如《短信》,“狂热中又想着她,深谷里/不知远近处传来几千年滚烫的回音/冬夜平静得不再计较:字体的温度”,再如《燕子》,“一位春来冬往的客人/将一年之计/带入千家万户”。再一点,我觉得江浪和所有的诗人一样,反映出一个就我看来属不足的一面,那就是有个别的诗歌,让人很难看懂。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角度,就总体而言,我觉得江浪的世界是美好的,也是思考的、深层次的。

我是从博友的好友里看到江浪这个名字的,喜欢水的我,右手手指在江浪的头像上轻轻一点,就点出了诗情画意来,同时,也点出了友谊的桥梁。

知道江浪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是后来的事,这也正应合了那句老话,年轻,是诗的年代。愿江浪在诗的国度里,永葆年轻。

作者简介:

孙勇,郑州人,河南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出版个人专著多部。作品散见《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国文化报》《海外文摘》《中国武警》《河南日报》等。散文《访海》在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第二届“岱山”杯全国海洋散文征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散文《老院儿》荣获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征文教师组一等奖,散文集《别挡住我的阳光》荣获郑州市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2017年被《冰心少年文学》编辑部授予“优秀辅导老师”荣誉称号等。多篇散文、散文诗被选入各种年度选本。

来源:《河南诗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