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太原义井村遗址清理简报

Image 2021-08-07

太原义井村遗址清理简报

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一、地理环境及清理情况

自1953年以来,汾河西岸曾不断有古文化遗址发现,其中以义井遗址面积最大,遗物也最丰富。义井村位于太原市西南,遗址分布在村西的台地上,范围南北约1.5,东西约1公里。

1953年夏,义井村西曾出土石斧、石刀、骨器及大量陶片,幷有陶窑遗迹发现。1956年5月,山西省文管会曾作了小部份的淸理,开了一条探沟(T 1),发现有圆形灰坑(H 1)一个及篮纹、绳纹陶片、彩陶片和兽骨等。1957年4月底至7月5日,又作了局部的淸理发掘,在遗址范围内开采方(T2)、探沟(T3)各- 个。探方2位于村西的台地上,靠近断崖。在断崖上已露出有大圆形灰坑(H 2)1个,出有陶、石、骨器及与探沟1相同的各类陶片。探沟3位于村西砖窑上,长10,宽5米。'发掘结果,发现有圆形灰坑(H3)1个、瓦棺葬1具及石斧、石刀、舫轮,砺石、骨箭头.陶鉢、陶刀、陶环和大量与探沟1、2相同的陶片,还有红烧土、兽骨、白灰面、炼渣等;幷发现汉代土洞墓一座,打破了遗址。

二、灰层堆积

灰层的堆积不深,掘去农耕土即露出灰员。所掘的三个探沟中,以探沟3堆积最厚,厚度为2—3.44米,但上下各层出土遗物基本相同,无甚显著变化。现以探沟3的堆积情况为例,叙述如下(图一):

表土层:为农耕土,厚0.1—0&米。出有篮纹、绳纹、素面灰红陶片、岩陶片和近代瓷片等。

第一层:深灰土,土质疏松,深0.95—L2米。出有石器、骨器、陶刀、陶环、彩陶片及篮纹、绳纹和素面灰红陶片,以及炼渣、兽骨和红烧土等。陶片中以灰陶占最多数。在这一层中还出了瓦棺葬1具。

第二层:褐灰土,土质较硬,中间夹一小层黄色淤土,深1.45—2.2米。这种土层,包含陶片很少,计有少量的与第一层相同的陶片,及残灰陶鉢、陶刀、陶纺轮、残陶环、残石斧、石刀、石环、砺石、兽骨、炼渣和红烧土块等。

第三层:土层最杂,有深灰土、黄褐土、黄土、黄灰沙土等,深2.18-3.15米。深灰色软土中包含陶片最多,其他层则较少,或疋遗物。包含物有陶鉢、残陶环、残石刀、験、砺石、骨箭头、炼渣、兽骨及较多的与上矗同的陶片。这层还发现白灰面两小块;税西北端底部还发现圆形灰坑1个(H3),灰坑底部即生土层。

第四层:黄灰土,深2.31—3.65米。包含物有与上层相同的陶片及残陶环、兽骨等,再下即为生土。

三、遗迹

灰坑1、3皆圆形,形状大致相同,坑口较底部略小,坑壁略呈弧形,口径2—22,底径22—公3,深0.65—1.13米。坑内堆积均为一层,土色深灰。灰坑1底部不平正,包含物有篮纹、绳纹、素面灰红陶片、彩陶片、方格纹褐红色粗陶片、残陶环和兽骨等。灰坑3底部平整,南壁被近代壕沟打破少部份,包含物有残石刀、石球、砺石及篮纹、绳纹、素面灰红陶片和兽骨等。

灰坑2只残留西边一部份,据现状推测,约为圆形,南北残长4.35,东西宽约1.6,深2L2—2.55米。坑底部不平整,西壁坑底有两个椭圆形小浅坑,西壁距坑底1.55—1.58米处有二小圆洞(似柱子洞),洞中塡深灰色土。坑底北端有一小窑洞;南璧有一个台阶形小窝,这些小坑都是由人工挖成的。坑内堆积较厚,土色复杂,有黄褐土、灰土、黄淤土和黑黄色花土(中间掺有木炭灰屑)等。各层中出土物基本相届遗物有篮纹、绳纹、素面灰红陶片、希陶片、少数未烧成的泥坯片及残石器、陶刀、圆盘形陶器、残骨笄等。

白灰面只在探沟3第三层中发现两小块,知f平光,附着于一块黄灰色秸拌泥土上,当是.建筑的遗迹。

另外还发现较大的陶窑残迹三处。北端的一座距探沟1约200米,只剩火炉残迹,炉壁坚硬,内灰外红,内塡黑褐色土,包含有篮纹、素面灰红陶片和炼渣等;中间的一座,距探沟1约100米,从断层剖面看,形如一高足盘,窑室塡黑褐土,底部有一火炉,大口平底;南端一座距探沟1约叩0米,平面为圆形,直径约4米许,尸炉金南端,只残留一小部分。

另有瓦棺葬一具,出于探沟3第一层,距地表深025米,系用两个粗砂质的灰陶罐相对组成。罐内塡满深灰色松土(与第一层的土色、土质均相同),内有小孩骨架一具,头向东,下肢骨折叠一起,无殉葬品。根据陶罐与埋葬情况看,是与遗址同属一种文化的墓葬,但它出于上层,故时代应当稍晚一些。

四、遗物

(一)陶器有泥质、夹砂两种,但以泥质灰陶最多。纹饰有篮纹、绳纹、附加堆纹、点纹、方格纹和彩陶等,但以素面为最多,篮纹次之。彩陶花纹一般是红陶画红彩,少数是灰陶画红彩,有方格纹、斜方格纹、菱形纹和涡旋纹等(图二)。其形制有罐、鉢、碗、盆、甑、纺轮、刀、钟、弈、球和圆盘形器等。

1.罐如敛口、圆腹、平底,腹两侧有两环状耳或半圆形齿轮状耳。质料有泥质利夹砂两种,多饰篮纹、绳纹。能复原的只…件小形罐,灰褐色,夹砂粗陶,通体施绳纹,高8.3,口径约6.7厘米。另有瓦棺葬的陶鎌2件,均夹砂粗灰陶,敛口、圆腹.平底,腹两侧各有两个半圆形齿轮状耳,一件施篮纹(图三,4),一件施绳纹。收集到的一件彩陶罐,腹上部画菱形花纹,下面有稀疏的细绳纹,胎质风有蚌売末(图三,)

2.鉢完整的只1件,有泥质灰陶、红陶,纹饰有篮纹和彩陶两种。器形可分三式:I式:大口、直壁、平底,有的腹壁略有弧度,灰色。绞饰有篮纹,口沿内有同心圆线。制法模制和手捏两种,素面鉢外表常有刮修痕迹。完整的一件,高6.7,口径11.8厘米(图三,2)。I式:大口、直唇、平底,灰色素面,手捏制成。较大的一件髙8.3,口径约20.4厘米;较小的1件高6.1,口径约11厘米。][式:大口、小平底,唇向内卷成弧形,器外表常有刮修或磨光的痕迹。彩陶鉢口沿常画一道红色或画菱形、斜条纹,多红陶画红彩,一般器外表常附一层黄色陶衣,有的为白色陶衣。这一种鉢为仰糸遗址中常见的典型器物。

3.碗只一件残片,侈口、平底,为夹砂粗灰陶,饰绳纹。

4.盆皆残片,可看出器形为大口、平庭,腹侧有齿愉状半圆形耳,灰陶,有篮纹和素面两种。

5.甑为甑算残片,上有圆孔。

6.纺轮2件。1件是用灰色陶片打制成的,中央钻一圆孔;另1件是烧制的。

7.刀共22件,皆用陶片或彩陶片打成。形制为长方形,有少数中央钻孔。多泥一质灰色,一般长7.1-9,宽4.4一5.8匝米(图四,5)。

这类陶刀,在仰韶遗址中常有出现,这里出土的与甘肃天水罗家湾、宁定北楞、临洪马家窑及河南成臬点:台等地的仰册陶刀基本相同(安志敏:“中国古代的石刀”,考古学报,第10册,图版陆,7-10,1955年)。

8.镰只一件,长条形,边沿磨成刃状。泥质灰色,似用陶片磨成,残长9.6匣米(图四,6)。

9.环 剖面有图形、方形、扁圆形和近似三角形等。

10.球1件。灰褐色,索而,里3.2度米。

11.圆盘形陶器完整的只1件,为夹砂灰陶,圆形,一而平,另一而屮心凹,进,饰篮纹或绳纹。直径32原米(图三,5)。

12.小陶器1件。两端较尖,中腰M形,褐灰色,可能是玩具(图三,3)。

13.圆形小陶并2件,为支垫器物用的。另外还有陶墉、圈足器等残片和加工陶片。

(二)石器共72件,完整的不多。器形有斧、刀、杵、锤、纺轮、敲砸器、硏磨器、环、球、和砺石等。

1.斧1件。刃部残缺,痫部面成椭回形,由靑绿色辉长岩磨成,残长11.2,宽4.5—6.8,中厚3—4.1阻米。

2.刀共9件,皆残。多为长方形,皆双面刃,有的钻成单孔或双孔。

3.杵2件,用砂岩磨成。一件为椭图柱形,长]3.5厘米;一件为扁圆形,’长10.2厘米。.

4.锤3件。一件是利用残铃改制的,横剖面近长方形,靑绿色辉长岩磨成,长11.5厘米;一件是用残砺石改制的.一件表面略经加工,一端有两道凹痕,约是绑在木柄上使用的.

5.纺轮6件,皆残,中钻一圆孔,由—面钻通。

6.敲砸器4件,皆砂岩磨制。两件为扁平的椭圆形;一件为长圆形,两短边皆有使用痕迹;另一件是利用残砺石将边沿略经打制而成。

7.硏磨器1件,表面未加工,直边经过使用而磨的平光,长16,厚5厘米。

8.环皆残件。多为白色方解石磨制,剖面近似三角形。

9.球3件。

10.砺石24件。一面有磨制器物的痕迹。

另外还有半球形石器、锥形器、打制的圆形小石片和扣形小石器等。

(三)骨角器15件。种类有箭头、锥、针、簪、加工胛骨等。

1.箭头4件。可分三式。I式件。一件菱形,双面有脊,鋭部不明显,横剖面成菱形;一件鋭部已残,尖部双面有脊,横剖面成扁平形(图四,2)II式:1件。钮部残,尖部为三菱形,两面削平,横剖面为梯形(图四,3)III式:1件。锭部扁圆,无录,横剖面近似梯形(图四,4)。

2.锥1件。用兽角磨成,长10.6厘米。

3.针1件,只剩尖部一段。

4.簪5件.分为三式,I式:1件,柄端成三角形,横剖面圆形(图四,1)II式:2件,圆柱形;III式:2件,为扁平形。

5.加工胛骨1件。稍残,在一短边的边沿钻成一个半圆形孔,边沿和表面局部也略磨过。

另外还有一些残骨器、加工骨头、兽骨和兽牙等。

五、结语

我们对义井遗址只作了初步的探掘。兹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一些初步认识。

(一)义井遗址,从文化层堆积看较厚,包含物也较丰富。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刀,陶刀和陶魏等;狩猎工具有骨箭头和陶,石球等,可说明当时人类除以农业生产为主外,还兼营狩猎。其次从出土大量的陶片,和陶窑址的发现,说明当时制造陶器的手工业也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二)义井彩陶的特征,一般都是红陶画红彩,带黄色陶衣,花纹简単,与晋南、河南、陕西等地仰韶遗址中所出的繁编的彩陶花纹不同;另外,彩陶花纹往往和篮纹共饰于一件器物上,是其它地区少见的现象。从彩陶出土数量来说不算多,因此,义井的彩陶除具有地域性的特征外,还有趋向于衰退阶段的表现。

(三)从某些陶、石、骨工具的制作方法上看是比辍进步的。如圆盘状陶器,是这处遗址中特殊的器物;骨簪的制作相当精细。有两件骨箭头双面皆削平,无磨擦印痕,似用金属工具切削的那样整齐。

根据以上情况来看,义并遗址应当是一处较晚期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执笔者:代尊徳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