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柏合草编:数百年前的民间工艺,至今依旧令人着迷

2021-08-10

36岁的草编艺人李晓姣坐在柏合镇梨花街社区的草编工坊掐草辫。20平米左右的空间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草帽,以及各类草编艺术品、草编挂画、草编提包等等。

日前,笔者前去探访时,阳光格外灿烂。屋外那棵3人双臂展开才能合抱的黄角树,也见证着过去300年间柏合草编的兴衰与发展。

一缕缕阳光照进工坊,洒在草编工艺品上,令人不禁好奇:那些毫不起眼的麦秆,是如何在手艺人那里化腐朽为神奇的。

李晓姣正在学习草编染色

柏合草编的黄金时代

李晓姣是土生土长的柏合人,小时候跟随大姨生活,褪过麦秆,掐过草辫。“那时乡下,家家户户的农田里都会种植小麦,收割打麦子,我时常看见大姨坐在屋檐下掐辫子。”

二十多年前,柏合镇的乡野间还是接连成片的麦田,每家人少则几亩,多则十余亩。农村草房的屋檐下,大量收割后的麦草堆积靠在土墙边上。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人们就轻轻剖开老旧的外壳,拿起剪刀剪掉尾部的麦穗,最后留下一根根笔直的麦秆。

在乡间的小茶铺、屋檐下,甚至是劳动的地垄田沟间,人们一边摆龙门阵一边编草编的场景随处可见。

巧手翻折之间,一段柔软细腻的金黄色辫子就编完了。靠着一针一线快速变换的缝合技法,不一会儿功夫,一顶散发着麦秆清香的遮阳草帽就新鲜出炉了。

李晓姣还记得,当年从镇上沿柏双路走,特别是在乐合桥、柏合车站附近,有很多大小不一的草帽加工厂和家庭作坊。

经硫磺熏白后的草辫,被挽成面条状,晾晒在专门用水泥凝成的坝子和楼顶上,阳光下,满眼望去是金灿灿的一地。

每到赶场时,远近而来的乡亲们就会把全家编织好的草帽拿到镇上交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顶草帽卖四五毛钱,一个人每月靠编草帽可以挣好几元钱,那时编草帽也就变成了柏合当地10多万人的生存之道。

据史料记载,早在民国初年,柏合镇(当时老百姓又习称柏合寺)生产的草帽就已声名远播,并且形成了特色产业和市场。每年成都的商家都要到柏合镇收购草帽,并转销到全国各地,其火爆程度不亚于今日的商品展销会。

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可谓是柏合草编的“黄金时代”。资料显示,彼时的草帽企业有100余家,年产草帽和工艺草帽制品300万件以上,产值1000万元以上。产品远销新加班、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由于柏合寺草帽妇孺皆知,因而成都地区曾流行一句“到柏合寺取草帽”的民间俗语。

农户们正在坝子里翻晒草辫

“老一辈还是以前的老一辈”

柏合草帽以色泽、式样和耐用著称,一般有选草熏漂、剖草织编、煮晒增白、缝制磨压、扎孔喷字等八道编织工序。

李晓姣介绍,一件上佳的草编工艺品,在选料时就特别讲究,“比如柏合农家自己种出来的的麦秆比较短小和纤细,柔韧性好,编出来的东西更加精美。”

其次是“浸泡要注意掌握好时间,麦秆很轻很容易漂浮在水上,浸泡时间大致是10分钟左右。把麦杆底部泡好后,再将麦秆倒过来,让水从麦杆芯流过,然后再平放,使水渗透到麦秆内部。”

说起来简单,但如果麦秆浸泡不当,一次性没用完,下次再泡时就不容易变软,非常脆且容易断裂。李晓姣表示,这些工序都是靠手工完成。作为新一代草编艺人,她至今依然还在向工坊的老人们学习这些技艺。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今,这里的许多土地逐渐被改造成了工业园区。过去种植麦秆的田地,也都种起了果树。

在柏合镇周边,昔日人们在太阳下翻晒草辫、戴起草帽在田间地头劳作的场景,早已成了历史。

李晓姣说,绝大多数本地人早在几年前就不编草帽了。以前柏合有大范围的田地可以种植麦秆,现在这些土地都种植起了果树。

“现在草编的原材料要到网上购买河南的麦秆,相比于本地麦秆,价格更贵,长度更长。”不过,河南麦秆也有它的优点。因为更长,所以在编织过程中,草编拼接处的搭头会少一些,艺人的创作空间也就更大。

但这些并不足以吸引到年轻人。“留在乡村的人越来越少,而手工编织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去做,更宁愿上班挣钱。”

学生们正在上手工草编课

“一群人在传承”

但这项传统技艺并没有因此而走向没落。2009年,柏合草编被纳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学校也让“柏合草编”这项传统手工艺进入了课堂。

李晓姣曾教过小学生们编织“入门级”的蝈蝈笼,这是最早的草编用品。

“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手工编织课,觉得它们很有趣。”李晓姣笑着说道,他们有时会把正面编织的草辫反着编,有时又把常见的七股辫“改装”成两股辫,手里的两根麦草再反反复复编。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草编在创新。”她还记得,以前班上有个女孩儿很早就会掐辫子,缝草帽了。“因为她祖母就是柏合草编的第一代传承人。”

平日里,李晓姣还会在网上查找简易有趣的手工小物品图片,自己学会后再教小学生,比如用编好的草辫制作水桶、挂件、小扇子等等。

李晓姣感叹说,现在“很少有机会去亲身体验割小麦了,能亲手褪麦皮已经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除非是自己种植麦秆。”目前,工坊联合当地学校,在其不远处规划出了100亩地种植小麦,来解决草编原材料的问题。

此外,据工坊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工坊还会推出面向专业人士的专业教材和面向大众的入门教材。同时引进高校的非遗人才,结合当代的设计理念和传统柏合草编元素,开发出更新颖精美的手工艺品。

“我们的非遗不是一个人在传承,而是一群人在传承。”

文/陈敏

编辑/朱辛

审核/王诗元

供图/柏合草编工坊

微信公众号| 国际四川

新浪微博| 中华网四川频道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