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战国贵族墓地出土古玉——简约而不简单!

Image 2021-08-11

从各地春秋时代墓葬出土的玉器可以了解,春秋早期玉器与西周晚期玉器很难区别,至春秋中、晚期才有了明显变化。

可知玉器春秋风格的出现,是时代使然,并非孤立现象。

但是春秋玉器与同时的青铜器毕竟不同,它具有自己的演变过程和特点。

由此可知,典型的春秋玉器已经由平面向隐起、由简向繁的方面演变。

这是此期玉器走完的第一步,它为战国时代玉器的重大嬗变演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战国玉器在全国各地均有出土,但最重要的还是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此墓出土玉器约三百余件,不仅数量较多,而且质量也很精。

有璧、环、瑗、璜、玦、佩、梳、带钩,以及牛、羊、猪、狗、鸟等小件动物形饰。玉料有青玉、碧玉。纹饰以云纹为主,采用隐起、缕空、阴线、单面或双面雕等多种工艺技法。

其代表作品有玉多节佩、玉龙首璜、玉兽面纹琮等。其中尤以玉多节佩堪称精美绝伦,它是迄今出土的战国玉器中工艺技术难度最大的。

经李鉴宸先生鉴定,有新疆和田玉、辽宁岫岩玉、河南南阳独山玉等多种玉石材料和水晶玛瑙等。玉雕中立体器极少,大多是浮雕的龙凤、螭虎、鳖、蝉等。

佩饰有环、瑷、双虺首瑷、玦、夔首玦、璜、夔首觹、夔形佩、鱼形佩、琮形坠、柱状坠。

剑饰有璏、珌,此外还有梳、方牌、圆形饰。纹样有云纹、涡纹、回纹、谷纹、圆圈、圆点、斜格、方格、直线、水波纹等。

以阴线刻为主,尚用隐起、平凸、镂空等琢法,其中以佩最为出色,形式多样。

这种隐起主纹配以大量的发丝刻线者尚属少见,当是中山国玉的绝品,李鉴宸先生曾经问过玉器厂行家,根据玉器厂行家估计,以现在的生产条件,制作这样的带钩,仅琢磨一项即需耗三个月的工时。

战国玉器以精美细致见长,但这不是偶然的,李鉴宸先生认为它与当时琢玉业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有关。

铁器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砣具的改革,促进了琢玉技术的突飞猛进,如果注意观察就不难发现,战国玉器的线刻与商周玉器截然不同。

商周玉器线条柔和缠绵,而战国玉器用线婉转自然而又遒劲利落,不拖泥带水,这与高硬度的和田玉不无关系,但是如果砣具不改革,也难以琢刻出如此精致的玉器来。

砣具的改革,首先是圆形砣具材料可能以熟铁取代了原有的青铜,其次是旋转速度更快,这必然涉及砣具结构上的改造,更加接近建国前所用的脚踏联动的砣具。

其三是启用高硬度的琢玉用金刚砂,只有具备了这几个条件,加之玉匠精湛的技艺,才能琢出如曾侯乙墓的玉多节佩和中山王陪葬坑岀土的和田墨玉带钩那样精美的玉器。

战国玉器善于利用某些动物的局部特征,组成较为精致的图案,如佩戴用的玉器除了沿用直方或圆曲的几何形佩饰之外,还往往以夔龙、夔凤、螭虎作轮廓,虽不免仍有几分神秘气氛,但它是摄取自然界多种禽兽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变化而来的。

如战国玉匠继承商周传统仍重视头部的表现,尤重对目、口、齿、爪的刻画。但改变了商周的“臣”目,而从鹰、虎等禽兽的眼睛中汲取素材,创作出富有生活根据的眼形。

总之,它特别着意于目光敏锐、牙齿锋利等特点,充分表现了食肉类禽兽的性格与本能。

这说明战国玉器已由商周图案艺术的束缚中逐渐解脱出来,在当时有着一定的写实倾向的绘画艺术的影响下,迈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战国玉器在我国古代玉器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在创作思想、构思、设计、艺术表现、技术加工等方面都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创造了精雕细刻、生动传神的具有高度艺术造诣的新型玉器。

这与当时的时代精神、工具改革、玉料更新、经验积累以及当时的艺术思潮有着密切关系。

战国玉器工艺美术揭开了玉器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为后世玉器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弘扬古玉文化 提高古玉爱好者 鉴赏鉴定能力』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