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横街“守艺人”丨千回百转的指尖艺术

Image 2021-08-18

时至立秋,日头的热甚于七月,家住横街中心北路的周师傅家也迎来了更多看藤椅、买藤椅的街坊们。

周师傅叫周宏江,是路桥区非遗项目藤编技艺传承人。从十多岁接触藤编技艺开始,几度春秋,于一经一纬间,周师傅赋予了这门古老技艺背后的每一环节以精密“代码”,打造出了千回百折的指尖艺术。

在横街,周师傅的家临街而居,很是好找。那日,见到周师傅时,他正拿着用粗藤打好的框架制作一把微型心形椅。在暖阳之下,和煦的风中,他淡淡坐定,细细地编织起来。

只见经线压纬线,纬线压经线,反反复复,百转千回……一下午的时光,就在他这十指翻飞、经纬交织间偷偷溜走。但按照周师傅的说法,藤编这门手艺,只有耐得住性子,守得住“拙”,方能做得出好东西。

.

今年66岁的周师傅,从十四岁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藤编技艺。“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父亲就让我削毛竹钉,这一削就是好几年。”周师傅说,父亲那个时代编织的材料以毛竹为主,劈、削毛竹都需要基本功,父亲要他削竹钉就是为了锻炼基本功,磨练耐心。

小竹钉,大作用。有了前期扎实的基本功,在独立制作椅子后,周师傅也很快适应下来。“那时候,我制作的毛竹藤椅,在黄岩一带都很受欢迎。”周师傅颇为骄傲地说。受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每逢集市,周师傅都会挑着自己制作的藤椅徒步去黄岩售卖,因为制作精良,他的椅子经常销售一空。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印尼进口的藤条因其较强的韧性和透气性成为藤编界的“新宠”。周师傅从横街藤帽厂了解到这一信息后,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广州找到了货源,从而开启了他用藤条编织椅子的道路。“相比毛竹,藤条更锁汗,更适合消费者的需求。”周师傅说,为适应这一发展,他还曾几度对自己的工艺进行革新。

眼下,走进周师傅的家,俨然走进了一个“藤编”的世界。

还未进门,便被满屋大大小小的各式藤椅、藤筐所吸引,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藤编家具,挤满了狭长的店铺,藤筐、藤椅、藤沙发、藤条床、小推车...周师傅的手下,万物皆可藤编。

在周师傅看来,藤编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困难,只是在造型创新上的要求比较高,一根根藤蔑,需要自己不断琢磨,能把它们创造成什么样子。“你可以编成为一个藤篮,一个灯罩,甚至是一间房子,这些都需要手艺人用想象力去驾驭。”周师傅说。

一面传承,一面创新,是周师傅在手艺上的坚守。例如在办公藤椅的编制上,周师傅针对当代人办公时间长,颈椎和腰椎易于劳损的问题,创新设计突出了办公椅背部和颈部的弧度,给人体坐立时以较好的支撑。这样设计的办公椅,一度成为市场上销售的“爆款”,至今仍有顾客不断地上门来要求定制。

“我是手艺人,我要做出我的特色,就要有发展的眼光。”几年前,周师傅曾到安徽出差,见到当时市面上流行的一款三人座藤椅,觉得款式很是新奇,便仔细琢磨了起来。回到家里后,他立刻制作了一把三人椅模型,后来这一款式得到了广州一些客户的青睐。

作为一项古老的技艺,在中国,藤编最早在唐宋就已经出现,发展到明清两代达到顶峰,形成了专门的手工行业。在近现代,藤编家具因工艺上精细无比、如丝如织,同时又具备天然舒适、素雅质朴的特点,一度深受人们的喜爱。

但近年来,随着各种新颖家具的出现以及国内外家具厂商的冲击,藤编手艺逐渐走向没落。这几年藤编的继承者越来越少,曾经的大部分手艺人也转行从事其他领域去了,虽然周师傅早已经预料到了这门手艺的最终结局,但仍然放不下这从事了一辈子的手艺。

周师傅不仅是藤编技艺的传承人,更是一名“守艺人”。“好的工艺品,是有生命的!我们要传承下去!”如今,他自己编制的许多物件,都早已不再售卖,只是作为工艺品保留。

//

几年下来,周师傅的家里陆续出现了许多“孤品”与仿旧款,从藤编餐巾盒到各色藤编菜篮子,从藤编婴儿车到藤编摇摇马……只要觉得有意思,他便编制出来,保存起来。

“我做的很多东西都是保留古早时期的样子,到现在已经基本找不到了,这些都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哪怕下一代不再从事这个行业,也要让他们了解藤编这一门手艺!”周师傅说道。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