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学的一个神话

Image 2021-08-19

康有为说过,“中国能晏然一统,致治二千年者何哉?诚以半部《论语》治之也”。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新儒家高谈阔论,“半部《论语》治天下”经常出现在各类文章著作中,以证明儒家创造了神话。

南宋李衡弟子龚昱于公元1178年所编《乐庵语录》,该书《附录》提到李先生对弟子说:太宗欲相赵普,或谮之日:普山东学究,唯能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太宗释然,卒相之。

林駧《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在这段话下面注释着:“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宋朝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记载: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高文秀,在其所著《好酒遇上皇》的杂剧曲文中的第三折中写着:“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从此以后,“半部《论语》治天下”风行天下,被儒生们津津乐道。

《宋史·赵普传》,说他“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死时,宋太宗为他写神道碑,说他“性本俊迈,幼不好学;及至晚岁,酷爱读书”。赵普原本就不是喜欢读书的人,经营天下靠的是政治智慧,和《论语》没多大关系。

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得明白:杜少陵(杜甫)诗云“小儿学问只《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只《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

《论语》在唐宋时代只是儿童读物,赵普官至当朝宰相,怕人家笑话自己,只能偷偷看《论语》。

《论语》开始的时候不具经书地位,汉代儒家以《诗》《尚书》《易》《周礼》《春秋》为“五经”。是南宋大儒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一书并作注,即《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与五经才有相等的地位。朱熹提高了儿童读物的《论语》的档次,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半部《论语》治天下”,对于崇拜孔子儒家的人来说就是真理。康有为就是一个典型,“中国数千年来奉为国教者,孔子也。大哉孔子之道,配天地,本神明,育万物,四通六辟,其道无乎不在。故在中古,改制立法,而为教主,其所为经传,立于学官,国民诵之,以为率由,朝廷奉之,以为宪法,省刑罚,薄税敛,废封建,罢世及,国人免奴而可仕宦,贵贱同罪而法平等,集会、言论、出版皆自由,及好释、道之说者,皆听其信教自由。凡法国革命所争之大者,吾中国皆以孔子之经说先得之二千年矣。学校遍都邑,教化入妇孺,人识孝弟忠信之风,家知礼义廉耻之化。故不立辩护士,法律虚设而不下逮,但道以德、齐以礼,而中国能晏然一统,致治二千年者何哉?诚以半部《论语》治之也。”(康有为《孔教会序 》)

朱熹认为儒学的道统早就中断了 ,“自孟子既没, 而世不复知有此学”,从汉唐到南宋千五百年中虽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朱文公文集·答陈同甫》 )

李觏在《潜书》中说:“孔子之言满天下,孔子之道未尝行!……师其言,不师其道!故得其言者为富贵,得其道者为饿夫,悲夫!”

在朱熹和李觐的眼里,孔子之道根本就没有实行过,更不要说什么半部论语治天下了。

儒家喜欢把孔子《论语》抬高到吓人的高度,实际上儒家的影响力没到那个地步。徐复观在《董仲舒后儒家对历史之影响》中说,“不过若以为自董生推明孔氏以后,中国的政治,便一直是按照儒家思想去推演实行,因而在汉以后的政治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在政治制度中的发展;或者以为二千年的政治,都应由儒家负责;这都是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的论断。”

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学的一个神话而已。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