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90后建筑师雕琢古城激活文化密码

Image 2021-08-21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第一次端起坛城造型的灯,暖黄的柔光缓缓照出吉本岗斑驳的壁画,夏于钧感受到探秘般的震撼和兴奋。

这名90后建筑师花了3年时间,重新雕琢古老坛城“吉崩岗拉康”每一个细节,这是他第一次完整地了解、修缮、运营一个200多年的古建筑,后来将其命名为“吉本岗艺术中心”。

2016年冬天,从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毕业两年的夏于钧离开上海,来到拉萨。他在硕士期间就研究喜马拉雅古建筑,而西藏地域广、历史文化内涵深厚,颇具挑战。夏于钧的老师,原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院总设计师木雅·曲吉建才告诉他,年轻一代要想了解西藏古建筑,关键要破解语言关,有关建筑构建的很多词汇都是藏语创造出来的,有独特的定义。

为了补上语言文化这一课,夏于钧决定扎根拉萨,融入市井中,深入了解当地生活习俗,重新梳理学术体系。

在夏于钧看来,西藏古建筑有其独特魅力,就地取材、随形就势的建造手法昭示着藏地的精神气质。布达拉宫依山而建,吉本岗内保留着一棵麻花般歪歪扭扭的木柱子,“这是有生命力的,是藏族同胞尊重自然的体现。” 夏于钧初到拉萨时,接触的都是改造上世纪民居、酒店等小工程,直到吉本岗被重新发现。

夏于钧在吉本岗艺术中心。受访者供图

当地很多老人还记得,几十年前,每逢傍晚起风,从吉本岗传出的一阵悦耳风铃声就会在拉萨古城回荡。这个位于古城中轴线上的建筑,被学者称作“不完美状况下的完美坛城”,建筑内壁画之精美可见清代西藏绘画的水准与匠心。

16世纪,它曾是抵御拉萨夏季洪水的寺院;18世纪,这里建起佛塔,挂满风铃。建成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西藏先后经历英军入侵、和平解放、民主改革、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历史巨变,吉本岗见证了古城命运的起伏,在动荡年代,它变成堆满粮食的粮仓。直到近年,在政府部门的修缮、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修复改造成艺术中心,得以涅槃重生。

参与修复吉本岗的一名藏族青年居住附近街区,他所就读的小学就叫吉本岗小学,与吉本岗仅一墙之隔,但他始终不知道这个古老建筑的存在。吉本岗被湮没在喧闹的市井中,一度无人知晓。

如今,夏于钧在西藏大学建筑系任教,他告诉自己的学生们,自家门前几十米处的一处佛塔的价值可与巴黎圣母院、悉尼歌剧院媲美。作为西藏第一个改造成一个艺术中心的古建筑,吉本岗承载着美学教育的使命。“这些建筑就像水,水的形状是可塑的,看你把它放在一个什么样的容器里,曾经吉本岗被当作粮仓,如今它是一个文化传承的平台。” 夏于钧说。

穿过综合批发市场里的一条条老街,吉本岗艺术中心被两棵古树笼罩,门口有一条颇具现代感的廊道,两侧由2000张手工烧制的铜片拼接起来。负责艺术中心运营的“醍醐”工作人员曾静告诉记者,铜是藏族器具中常用的金属,每张铜片表面上特地烧制出一个顺时针弧形,象征每个人心中的“坛城”小宇宙。

吉本岗内的部分壁画已经斑驳,还留存着粮仓的痕迹。内部常设的灯光很少,人们要端着一盏坛城造型的LED灯在黑暗的空间里找壁画,如同进入历史纵深处。夏于钧说,建筑和人产生了奇妙的呼应,每个人的发现不一样,有些喜欢动物的人会看见壁画中有山野的珍稀动物,也有历史学家找到英军在20世纪初经过吉本岗的场景。

新生后的古老建筑与当代生活进行着对话。今年7月25日,“吉本岗艺术中心”正式开放,附近市场卖袜子的藏族大姐、曾在吉本岗粮仓换粮票的居民都来参观,夏于钧看到,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惊奇和欢喜。

扎根高原的时间越久,夏于钧越被这里浑然天成的美吸引。他在当地人习以为常的事物里找到了对应的美学理论,这让他抑制不住激动之情,“比如,一个阿姨白天收青稞,晚上回到家里,随手用面粉在灶台上画各种图腾、符号和点彩,恰恰可能是印象主义或立体派的呈现。”夏于钧发现,当地人的身份转换令人惊讶,有的白天是公务员,晚上就变成艺术家;白天是寺庙住持,晚上是编程高手。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他们立足不同的领域,有人探索这里的灯光、摄影、壁画、音乐,有的扎根于此创业、生活。

夏于钧在工作室内工作。受访者供图

今天的拉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分享丰富的现代生活。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里的民间故事、艺术文化,夏于钧在自媒体平台讲述自己的故事,他希望每一个来到拉萨的年轻人不是简单地去神山神湖打卡旅游,而是真正了解1500多年历史的拉萨。这里曾经是“高原威尼斯”,水系纵横,人们坐着羊皮筏子过河。“这里的建筑是五维的,在立体空间之外,还有伴着酥油味的故事与传说。”他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并潜心深挖藏文化。

夏于钧把自己当作古建筑保护传承中的一棒。他对藏地寺庙进行系统梳理,立志走完西藏1000多座寺庙,“如果不参与,如果不记录,这些瑰宝都会被人慢慢遗忘。”目前,夏于钧已走了100多座寺庙,他先选择那些濒临破损的,把残存的建筑和蕴藏的故事一起记录下来。

在日光慢城,夏于钧仍用一线城市的节奏鞭策自己。他常常白天奔忙在工地勘察,晚上整理总结到深夜,怀着一颗欢喜心做事业。“在这个快餐式的信息时代,想在这片土地上做事情需要慢下来。要尽可能地研究透彻、记录完美。但同时也要紧迫感,因为有那么多东西做,这辈子可能都做不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