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行走·国缘|南非遇知音

2021-08-24

2020 年 1 月 19 日,四川省歌舞剧院和约翰内斯堡华星艺术团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欢乐春节”文艺演出,庆祝即将到来的中国农历新年

尹亚利

1994年南非摆脱残酷的种族隔离制度,新南非诞生。1998年中国与南非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建交后,双边关系不断发展。2010年年初,我来到中国驻南非大使馆担任文化参赞。在南非工作的四年半,我亲身经历了中南人文交流的很多感人故事,至今难忘。

那个熟悉的小身影

非洲大陆的东南角,有一个名为格雷厄姆斯敦的小城,南非百年名校罗德斯大学就坐落在这里。小城宁静祥和,平日里除了学生没有什么外人,所有居民加在一起不过几万人。

神奇的是,每到7月,小城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凡。来自非洲乃至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演出商、媒体、观众、游客蜂拥而至,从酒店旅舍到学生宿舍全部爆满。上百场音乐会、戏剧、歌剧、舞蹈、电影、展览、讲座、工作坊在小城的各个角落举行,小城变成了艺术的海洋,这就是一年一度、已持续几十年的著名的南非国家艺术节。

2011年,南非国家艺术节举办到第37届。经过我们的多方努力,来自天津的中国艺术团第一次将中国的歌舞、杂技带到了非洲这个著名的艺术节。中国艺术团的演出场场爆满,很多观众提前很长时间来到演出场地占位子,有些人观看了不止一场。艺术节主席多次赞扬说,中国艺术团的表演是艺术节最受欢迎的演出之一。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令我难忘,而让我更加感动的是一个普通的黑人男孩。

艺术节组织了两场盛大彩妆巡游,其中一场特地安排在城郊的黑人居住区,让那些难以到城里观看演出的民众也能感受艺术节的气氛。在巡游的时候,一个十来岁的黑人男孩一直紧随着中国演员的队伍,先是跟着跑,后来拉着我们演员的手,一起边走边舞。

巡游结束,演员们上车了,男孩依依不舍地和我们告别。我说,欢迎你有机会到城里来看我们演出。孩子没说话,眼泪汪汪。孩子的妈妈告诉我,虽然城市就在山下,但晚上没有公共汽车,步行至少要两个小时。大巴车开动了,男孩望着我们,小手一直在挥动。

南非国家艺术节结束了,南非国家学生艺术节紧接着在这里开幕。小城忽然又挤满了来自南非各地的小学生。中国艺术团应邀在学生艺术节开幕式上为来自南非全国各地的小学生代表演出。这也是南非国家学生艺术节首次邀请外国艺术团体在开幕式上演出。我清楚地记得学校艺术节上致辞老师说的话:“我准备了两页纸的发言稿,但现在我只说一句话:祝贺南非国家学生艺术节开幕,因为我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来自远方的中国艺术家。”

演出开始前,来自各地的学生排队入场。突然,我在柱子后面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是那个黑人男孩!他的大眼睛一闪一闪地望着我。我赶紧过去,问他是不是作为当地学校的代表来参加开幕式。他摇摇头。他妈妈过来告诉我,她的孩子原来只是听说过中国,昨天终于亲眼见到了中国人,看到了中国的艺术是那么美,而且还和中国演员学会了中国话“你好、再见”。今天他们是特地从山上赶来的,没想到这场演出不对外开放。虽然不能进场,但孩子坚持要等演出结束后和我们的演员说一声“你好、再见”。

我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我从后门把他们带进剧场,安排在我们的工作席上。在几百名穿着各式各样校服的来自南非全国各地的学生代表之中,这个穿着一身普通衣服的孩子端端正正地坐着,眼睛和所有孩子一样闪闪发光。

演出结束了,我忙着和演员们一起收拾道具。剧场里的小观众们也都已离开。在我们乘车离开剧场时,在路口拐角处,我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小小身影。小手依然在挥动。听不到他的声音,但我知道,他说的是“你好!再见!”

7月是南半球的冬天。这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通往山上的路上没有路灯。我不知道母子俩是如何回家的。我相信,他和许多来自南非全国各地的孩子一样,平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中国的艺术。在他们的幼小心灵中,一定种下了一颗中南友好的种子。十年过去了,孩子已经成长为青年,这颗种子应该正在他们的心中开花结果。

一首《黄河》协奏曲

2013年,我们促成了一项中国音乐家与南非音乐家的合作:由中国的指挥家和青年钢琴家与南非约翰内斯堡青年交响乐团合作,在第21届约翰内斯堡“活力艺术节”上演出钢琴协奏曲《黄河》。

约翰内斯堡是南非第一大城市,是南部非洲经济中心。我想,以这座城市命名的青年交响乐团应该是一个具有相当水准的乐团,其与中国音乐家的合作演出必定是一场珠联璧合的盛宴。当我来到乐团的排练场,才发现这个乐团是由约翰内斯堡大学的年轻学生组成的学生乐团,其中还有一些接触乐器没多久的黑人学生。

新南非1994年才成立,黑人孩子从那时起才能走进学校接受正规教育。这些拿着提琴、长笛、小号的孩子,有不少是新南非的第一代学生。来自中国的专业指挥家和青年钢琴家要和这些孩子们一起演奏中国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结果会是如何,我心里一点底没有。

我早早就从国内要来了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总谱,交给乐团,让孩子们提前排练。我们还请中国的指挥家和钢琴家提前一周抵达约翰内斯堡,与乐团进行合练。距离演出没几天了,来自中国的指挥、钢琴家将与乐团进行第一次合练。我早早从首都驱车赶到约翰内斯堡观看合练。

不出所料,看到一半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虽然这些青年乐手们经过努力,已经能够将协奏曲勉强演奏下来,但很难谈到表现力。看着满头大汗的指挥家和无可奈何的钢琴家,我心里感到有点对不起他们。休息的时候,我对指挥家说,真委屈你们了,这些孩子确实水平有限,能练到什么程度就什么程度吧。

正式演出前一天,乐团进行最后的合排。我悄悄来到排练场,心里忐忑不安。不大的排练场挤满了人,除乐手外,还有很多孩子的家长。当音乐响起,我一下子惊呆了。乐曲时而激昂、时而婉约,流淌出一段中华民族为解放而抗争的历史。还是那批乐手吗?还是那些孩子们吗?

最后一个音符余音未落,场内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不少黑人孩子的家长眼睛里流出泪水。我问我们的指挥家,是怎样在几天之内调教这些孩子的,难道有什么秘诀?他说,我给他们讲黄河,讲中国人民为了解放是如何奋斗的,告诉他们黄河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南非人民通过艰苦奋斗摆脱种族隔离制度还不到20年,很多孩子的父母在新南非成立前还是奴隶。《黄河》所表达的感情也正是南非青年一代的心声。孩子们对音乐理解了,表现力也就出来了。

原来如此。谁能想到,《黄河》在远在天涯的南非觅到了真正的知音?

第二天,《黄河》作为压轴节目在“活力艺术节”开幕式上最后上演,取得了圆满成功。音乐就这样将南非人民的解放斗争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联系到一起,也将两国人民的感情紧密连接在一起。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驻保加利亚文化参赞、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领事、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文化领事、中国驻南非大使馆文化参赞等职务)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