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路上不懈怠
小时候,文学启蒙是爷爷教导的《千家诗》《百家姓》,没有书,就是口传,爷爷说一句我跟一句,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每天必须要背。这是那些年换到优质零食的唯一途径。
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偷看爷爷的藏书,古龙、金庸、梁羽生笔下的仗剑走天下,琼瑶、三毛、岑海伦描绘的爱情百态,李清照、李白、杜甫或豪放或婉约的诗词,满满当当地贯穿了整个青春时光。
一个偶然机会,我有幸成为2008年上海书展的志愿者,第一次,被眼前的书海淹没!首次接触到中国出版集团,才知道小时候用的《新华字典》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大名著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经典作品,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是三联书店出的,《史记》是中华书局出的。那次经历给我的人生打开了一道崭新的门!也在那一年,我荣幸地成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在上海的图书信息员。
将近两年的图书信息员的工作使我了解了图书发行、销售的环节,初步了解了图书分类与出版社权威作品,学会如何更好地展示图书。2013年,我如愿进入上海中版图书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图书销售助理兼仓库管理员。如同老鼠住进了米缸,每一天都在甜蜜的学习积累中度过。跟业务员学习如何给客户推荐优质图书,如何预判新书是否会大热。我们就像初生之犊,私底下暗暗较着劲,比赛谁的预判更准,为展销用书做演习,向读者推荐、介绍书籍……
但是充实的日子被一场意外中断了,2015年,我不慎工伤,加之女儿年幼,我辞职,离开了这份热爱的工作。人生真是奇妙。2016年在朋友的推荐下,我以扎实的图书基础知识和过关的图书搭花陈列手法被钟书阁静安店录取了!原店长对图书选择和陈列要求非常高。所选的书是否好,陈列是否有效,当天的营业额就是最有效的证明,每一天上班都是一场竞赛。我学习图书分类、各类图书的顶尖出版社是哪些、这些出版社权威作品是什么,了解文坛大师新作的上市时间,研究图书排行榜。每一天与不同读者交流,为家长推荐童书,给白领推荐解压书、专业书,给年长者分享精品好书。
为了推荐装帧不算精美而内容优质的图书,我们团队推出盲选书活动,开盲盒给白领带来了快乐。读者留言说,以前不看哲学书,没想到盲选哲学书相当不错,让我意识到阅读不应在框架内绑死。三年多,我积累了挑选图书的经验,初步尝试预判有销售前景的图书。给客人定制阅读书单,陈列小型文化空间,掌握图书签售活动流程环节等方面都有了丰富的储藏。
2019年8月末,父亲突然离世,让我的家庭和事业面临重新洗牌。次年2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和坚定认真的决定,回到起点——上海中版。
我们常说:只要进入书业这个圈子,就难以离开了。地点或许在变,不变的是那份对书籍的爱;遇见的是爱书的人!
回到中版的日子,工作是忙碌而幸福的,也开启了我的许多第一次:筹备中版书房奉贤店开业用书,给街道图书馆制订馆配书单,给企事业单位定制书单,为公益组织定制书单……我在选书的路上不敢懈怠,开心并得到收获。明天,我会遇到哪一本迷人的书呢?(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