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秋月江南,菱角已熟

Image 2021-08-31

中式

君语

+

秋月上浣,菱角已熟。

菱角 雁来红 莺哥青

江南的菱角长的好,有两个角的,也有四个角的,其中两个角的,红色的叫“雁来红”;青色的叫“莺哥青”。

两角中又有嫩皮而紫色者,谓之浮菱,食之尤美至于四个角的,应该叫“芰”,《楚辞》中说的: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赵庸 采菱图

南朝宋刘义庆《幽冥录》记载:东平人吕球,乘船至曲阿湖,遇到大风不能行船,便停泊在水菰边际,发现不远处有个女子撑船采菱角,全身仅靠荷叶蔽体。直男问道:“姑娘你是鬼吗?不然为何要穿这样的衣服?”

朱 偁 棹将移而藻挂

少女脸露惧色,以《楚辞·九歌》中的“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应答。但难掩脸上惧意,撑船就要走。

吕球觉得她是妖怪,取出弓箭将她射杀,发现是一只水獭。靠岸后见一老妇人问询:“公子可见湖中采菱女?”

五代 越窑青釉菱花口盘

吕球说:“就在我身后!”又是从身后抽出弓箭,妇人中箭倒地化作一只老水獭。

母女俩被杀之事在周边传开,居住此地的人都说:“采菱女姿色过人,为人亲善,有时候会到人家里来,和附近乡里关系都处的不错。”令人唏嘘。

清·白玉雕无事牌、菱角挂件一组两件

宋人词云:『若耶溪上女。两两三三去。眉黛敛羞蛾。采菱随棹歌』。

只是现实中采菱并没有那么诗意。菱角需长以肥水,菱角熟时候,菱叶叶慢慢腐败,入手腥臭且滑腻,至于四体不勤的读书人,则是远远相望,一厢情愿的觉得景致可人,今日才菱人,未见一少妇人。

《魏书》:“既至,见美妇人,问其何人……对曰:‘我呀,小仙女’!

清·红木束腰云纹菱花式香几

今人知芰者少,世俗皆谓之菱角,江淮人,常于秋日曝其实仁以为米,用以当粮。所以有『凶年以菱为蔬』的说法,南朝梁人江淹《采菱曲》:『秋日心容与,涉水望碧莲。紫菱亦可采,试以缓愁年』。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菱角可食,缓解灾年饥荒。

到了文人的手中,便不是饱腹之物,而变成了一种消遣,清人李仙侣《闲情偶寄》有言:“凡治他具,皆可人任其劳,我享其逸,独蟹与瓜子、菱角三种,必须自任其劳”。

好香必须自焚,好茶须自斟。食用菱角也一样,自己剥自己食用,则食之有味,若是人剥而我食之,则是味同嚼蜡了。

前些年居皖南山中,蓄养一池红菱,每日取几枚做消遣,新出水则即刻食用,难得是新鲜。摘后以井水清洗,皮红如春日海棠,肉则如凝脂,入口无渣,哎呦,满是清冽。

文人饕客穷尽诩赞,无出这二字左右,非是词穷,自是妙处难与人言。便如东坡见“雪浪石”冠之以“岂多言”。

徐源舫 采菱图

今日观赏文人书画,常品四时之景物,分南北之风俗,便如这秋节绘画采菱图,因是江南风物,则点以黄柳蒹葭,因是水乡人家,则需木舟荡漾,往来于浓阴之下。去年与妻子回南陵,见河水东去,牛背横笛,两两归来,入目画中景色,也是我江南遗风。一年又是一年秋风起,我们常说遗者忘也,寥寥数字,以此为记。

朱梅邨 南湖采菱图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