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绪刚:写意梅花传承与升华
《龙梅》的创作历程和文化意义
欣赏李绪刚先生的画作,有花、有鸟、有竹、有山水,无不灵动脱俗、形神兼备,更是具备一种朝气蓬勃的气韵,引人入胜。他早年习西画,有深厚油画功底,后潜心研究花鸟画,作品之中,最被人称道的是梅竹,特别是《龙梅》系列作品,得到了业界和收藏者的特别青睐。
历代名家画梅佳作不可胜数,李绪刚先生深谙传统之技法,并吸收西画的表现手法,形成墨色淋漓、用色烂漫、行笔生动的梅艺术。笔墨当随当代,更为可贵的是,作品把振奋的时代融入了画风,用畅快笔墨表现出自豪、激荡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龙梅》的非凡履历
2008年,李绪刚先生构思奥运会献礼画作。单以传统梅花为题材,尚不能表达出怏怏文明大国首次举办奥运盛会的历史意义。因此就想到,如果能把龙的文化、梅的精神巧妙融于画作中,那是最佳组合,使其画作既有龙的威严雄宏气概;又有梅的坚贞灵动精神。
但是,开始创作就遇到难题。之前,市面上也有称之为“龙梅"的作品,但此龙梅非彼龙梅。那些称为“龙梅”都属于植物范筹,按常理很好画。而他要创作的《龙梅》则是以龙形骨架加以梅形花朵成为完整作品。龙是传说中的动物,能在动物形态生出花朵,前所未有,也无从下手,朋友们也劝别异想天开了,这样画是不可能的。但是又不甘心,总想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一遍遍画小样,半年多过去了仍无结果。
说来也巧,一次他去北京植物园看盆景展。当刚进展厅时,觉得室内光线很暗,朦胧中突然发现一龙形物状似腾空而起,顿时就有了灵感,妥啦!这不正是朝思暮想的龙梅吗。再也不用纠结它是动物范筹还是植物范筹,那是前所未有的新的国画形态。后来才得知,那是一株来自四川大山有五百年树龄的古梅。经过无数易稿,历时一年多,终于画出了理想中的作品,定名为《华夏龙梅》。
当《华夏龙梅》一问世,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2008年上半年《华夏龙梅》参加《全球华人首届“切尼斯杯"书法美术大赛》获国画类金奖;《龙梅》系列作品《腾飞》入编2008奥运书画长卷(已载入切尼斯世界记录);同时还刊登在新华社《艺术收藏 奥运2008特刊》第十二期珍藏版上。2012年《华夏龙梅》获得国家版权保护证书。
太庙位于故宫南门,是历代皇帝的祖庙,2012年9月在此举办《中国之美 书画名家作品展》,老一辈艺术家齐白石、李可染等、和当代黄永玉等著名艺术家作品百余幅同台展出。李绪刚大幅龙梅作品《中华魂》赫然位于大厅正中,成为作品展的焦点,此地此景混然一体,沐浴在中华文明千年传承的灵气中。
《华夏龙梅》
《华夏龙梅》独特的艺术性和千载难逢的时间、场景的唯一性,造就了非凡的收藏价值。
《华夏龙梅》的深层意义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生命力最顽强的人类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是从古至今唯一延续不断的、古老又年轻的文明。中华民族作为中华文明的主体,历史上屡遭苦难,但都能顽强的生存和发展,像梅花一样凌寒开放,从未间断;像巨龙一样一往无前,势不可挡。
在历史上,无论朝代怎样更迭,龙文化的传承始终如一,海内外华人均以“龙”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这种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早已形成全体中国人的共识,正如歌中所唱:“古老的东方有群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华夏龙梅》展示了龙的雄姿与威仪,承载着“龙的传人”信念不变,梅的风骨和气节写意了“龙的传人”精神永存!
《龙梅》作品与众心心相映
在中国绘画文化中,梅花是传统的美好象征。梅花傲立霜雪、清香溢远、开百花之先、领天下之春,且坚韧长寿,树龄可达千年,被称为五福花、长寿花,赢得国人的青睐。
祥龙,作为中国文化第一象征,是多元文化的结晶,龙文化中包含的创新精神、包容精神、进取精神和独立精神,也代表了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正因为梅花与祥龙承载的的美好寓意和精神象征,得到收藏者的特别喜爱,龙梅在收藏者的心中,同时也象征着龙脉。
《华夏龙梅》首创至今已有十年,除了馆所和大型企业收藏外,更多的是民间收藏者,是他们把《龙梅》推向了新的高度。据《龙梅》作品收藏者坦言:“我们收藏的《龙梅》,并不把它看作单独的艺术品,而是我们心中圣物,是龙脉的载体,是一种图腾。”
(文/林语)
艺术家简历:
李绪刚,1946年出生,安徽滁州人,祖籍河南商丘。字超然,号双清斋主,定居北京。现任北京黄宾虹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院士。安徽省美协会员。自幼痴迷绘画,青少年时期就系统学习了绘画理论和技法。六七十年代以油画为主,八十年代后主要从事中国花鸟画创作、教学和研究。后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理论研究与创作高研班”深造。师从当代著名花鸟画家郭石夫和著名写意竹画家,金杆碧叶竹创始人张龙印先生。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张德林。花鸟之中,尤擅画梅竹。几十年寒暑不辍,学贯古今,博采众长。作品构图缜密,意境空阔;风格独立。著有《李绪刚梅花作品集》、《李绪刚扇面艺术》、《李绪刚专辑(小品卷)》等书籍以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时代风格·当代中国书画名家李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