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没有其他娱乐比阅读更省钱了|理想国8月书讯

2021-09-01

《两生花》

前两天小伙伴们聊起最近读了哪些好书,一时竟犹豫了起来。倒不是因为没读书,是因为读到的好书太多,都不知道该推荐哪本好了。

《海边的房间》,以奇诡文字铸就的十二个动人的故事,读完使人脊背发寒,又欲罢不能;《侦图机》光是封面就让人“细思极恐”,忍不住一看到底;《雕塑的故事》打开了理解雕塑艺术的新视野,几乎每一篇都想反复阅读;更不用说M译丛系列的最新三连——不剧透,看下面的书单就知道啦。

一波好书还没读完品完,又来了一波。真不是理想君“凡尔赛”,好书太多,有时也是一种负担啊~(叹气)

好了,话休絮烦,快来迎接秋天的第一波新书吧。想了解理想国最新书讯,欢迎订阅话题#理想国每月书讯

01.

《回归家庭?家庭、事业与难以实现的平等》

[英]沙尼·奥加德 著;刘昱 译

她们曾经是律师、会计师、教师、设计师、记者、医生、出版商、学者……有着高额的薪水和远大的职业前景,最终却有了一个共同的归宿:全职家庭主妇。

作者沙尼·奥加德对受过高等教育的伦敦女性及其伴侣进行了深入采访,这些女性为了照顾孩子回归家庭,丈夫则继续从事高薪工作。媒体和政策鼓励职业女性维持工作和家庭的平衡、构建伙伴式的平等夫妻关系。女性们面对的现实情况却截然相反:不友好的职场文化、对家庭妇女的污名化和对育儿事务的贬低……她们牺牲了事业,结果发现家庭也不是真正的避风港。

沙尼向我们揭示了性别平等口号和女性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间的巨大落差:自主选择的背后是结构性的不平等,幸福的表象之下则是深深的愤怒和失望。《回归家庭》希望能够倾听这些女性的心声,并以此为起点,帮助她们在家庭生活和工作中,获得迟来的、真正的平等。

02.

《私立小学闯关记:不输在起跑线的精英教育》

[日]槙原久美子 著;刘晓婷 译

太郎五岁时,槙原久美子听取朋友的建议,舍弃教学品质日益下滑的公立小学,将太郎送到私立小学。

然而,进入私立小学只是长期严酷竞争的开始。身为母亲,久美子既要照料孩子的日常生活、应付学校的繁杂要求、帮助太郎追赶其他同学的进度,还要和其他家长“斗智斗勇”,获取学习情报。面对苛刻死板的应试教育、复杂的人际关系、激烈的校园竞争,久美子和太郎的冲突也越来越频繁……

槙原是一位非常专业的记者,她的叙述和太郎的日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反思我们当今的教育环境和淘汰焦虑,并向父母和教育者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应该为孩子寻找“最好的”教育,还是“最适合”的教育?

03.

《夹缝生存:不堪重负的中产家庭》

[美]阿莉莎·夸特 著;黄孟邻 译

“中产阶级”曾经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你可以养育两个孩子,去高质量的公立学校。

它意味着拥有一栋房子,不需要多大,但是是自己的。

它意味着工作日六点准时下班,和家人一起欢度周末。

《夹缝生存》描述了如今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真实境况:社会保障越发薄弱,生育成本不断上涨,怀孕歧视和性别歧视频现、中年失业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白领难以拥有正常的工作时间,更别提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作者采访的对象包括大学教授、律师、护士和儿童保育员等,这些传统职业的回报已经远不如当年。面对着高额的房租、沉重的医疗和教育负担,他们不得不为了维持表面上的体面疲于奔命。对如今这一代人来说,想要过上父母当年的生活似乎已经不可能了。

04.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

[美]芭芭拉·艾伦瑞克 著;林淑媛 译

本书是一部生存启示录,为失业白领、为焦虑的在职白领而写。企业当然不能为员工提供一个完全稳定和成长的环境,但随时待命、放弃休假、开夜车、全力以赴、身心负荷达到极限的不安定感,已有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并未为白领做好准备。

通过七个月“失业白领”的失败求职经历,调查记者芭芭拉·艾伦瑞克实地探查美国白领阶层向下流动的真实情况。通过选择职业教练一对一指导、线上线下海投简历、密切参加各种社交活动,作者不仅批判九型人格、MBTI性格测验的荒谬,职业训练、社交活动对既有不当体制、机制的维护,更呼吁白领阶层应该在态度上改变、在心理上转换——持续完善简历,建立和维系稳定的人脉网络,有勇气与中、下阶层团结合作。

05.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精装全二册)》

许子东 著

本书尝试以文本阅读为中心,重新梳理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一些发展线索。大致上,按照作品发表或出版的时间顺序,阅读和研讨中国近代、现代、当代文学史上比较知名、比较有代表性的近百部(篇)中短长篇小说。从1902年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一直到2006年刘慈欣的《三体》。

一百年了,中国怎么会走到今天?会走向怎样的明天?《老残游记》有句话:“眼前路都是从过去的路生出来的,你走两步回头看看,一定不会错。”

06.

《那猫那人那城》

朱天心 著

我妄想要一一捕捉记下街猫们街头暗巷的身影、故事,证明它们确实来过此世此城一场。

《那猫那人那城》是作家、资深动保志工朱天心的全新猫书,继《猎人们》之后,写下她生命中际遇的街猫朋友的故事,并延伸至猫族、人族,以及二者交织的共生时空:只要爱情不要面包的甜橘,与作者相伴七年的橘子,歌声洪亮且领有专业保母证照的猫大王乳乳,拥有一众人族粉丝团的俊美浪猫斑斑;还有爱上不羁浪猫尾橘的女孩黛比,耗时两三年拎沉重诱捕笼抓母猫节育的猫志工天文,传奇抓扎手林忆珊,创办“台湾认养地图”协会的“神雕侠侣”KT和叶子,在台南乡下独力救护浪犬的小说家王家祥,喂猫途中遇车祸去世的作家忽忽……

一只只在城市中艰难求生的街猫,一个个穿梭街巷救护街猫的猫志工,年年岁岁的夜黑风高,数不清的生离死别。作者以最细密的现实关怀、最辽阔的生死忧思,深情而孤绝地记录下人族与猫族努力地在这块土地上共生的姿态,记录下街猫与人、与一座城的短暂际遇与丝丝牵绊,以及由此引发的人心人性审视与生命思索,为流浪动物打捞记忆,为无法发声的弱势生命发声。

既然介入了,就介入到底。留一个小水罐,在阳光、雨露、绿森光影下,让人族与猫族都能认真而不屈地活着。

07.

《七座空屋》

[阿根廷] 萨曼塔·施维伯林 著;姚云青 译

女孩跟随母亲踏上了侵占陌生人空间的旅程;男人向警察隐瞒了父母和孩子赤身裸体藏在花园中的事实;女人帮助邻居不断收集他死去的独子的衣物;逐渐失忆的老妇人通过制订清单召唤死亡;婆婆给儿媳讲述了一桩旧事,或许只是为了让它再次发生;小姑娘生日当天在医院邂逅了神秘的陌生男子;女子穿着浴袍走出家门,坐上了一个管道工的车……

《七座空屋》中的七个故事来自卡夫卡、科塔萨尔和卡佛的文学传统,从幻想的奇异暗面抵达真实的世界。充满戏谑精神的荒诞情节,悬疑不决的气氛,游离徘徊的人物和越轨行为,孤独者迷失其中的疏离空间……施维伯林总是从日光下最熟悉的地方开始,然后魔术般将我们送至梦魇的深处。在她笔下不存在平庸乏味的日常:人生总在那些不可预见的瞬间亮出底牌,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08.

《侦图机》

[阿根廷] 萨曼塔·施维伯林 著;卜珊 译

“侦图机”本无生命——直到有人把它们带回家。从香港、温哥华、特拉维夫到埃尔福特……它们逐渐填满整个世界。孤独的秘鲁老妇人同时也是一名德国年轻女性的小兔子,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越过亲密关系的峡谷。失去母亲的安提瓜男孩操纵着一只挪威的小龙,梦想看到真正的雪,“用指尖触摸世界的另一端”。高价贩售侦图机“定制”连接的克罗地亚男子被卷入大型犯罪集团的活动,操控熊猫侦图机救出了远在巴西的女孩。在墨西哥陪伴艺术家男友的年轻女子买下了一只乌鸦侦图机,却逐渐失去对它的掌控……

《侦图机》是怪诞幻想小说大师施维伯林的一次思想实验:在一个依赖虚拟连接的世界,在线体验能否让人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科技在赋予人类力量的同时,是否会让我们在情感上退行,为难以想象的恐怖铺平道路?当物理隔离和监视成为常态,当在真实世界中面对面几乎是种威胁,人类依然会去探索真实人生与超现实的边界。

09.

《没有人比你更属于这里》

[美]米兰达·裘丽 著;周嘉宁 译

她的人物是新的“迷惘的一代”。

——《奥普拉杂志》

你对生活有疑虑吗?

你不确定它是否值得纷扰?

看看天空:那是给你的。

看看街上每张路过的脸:那是给你的。

还有街道本身,街道下的地面,以及地面下燃烧的星球:

都是给你的。

它们给予别人多少,就给予你多少。

当你早晨醒来觉得自己一无所有时,就想想这些。

站起来面对东方。

现在赞美天空,

赞美天空下每个人的内在光芒。

不确定也没关系。

但是要赞美,赞美,赞美。

这是一群过着乏味生活且毫无怨言的人:印刷厂或皮革公司的基层经理、为了不接受父母资助而贫穷生活的女孩、梦想成为作家的特需助理……作者以看似疏离、实则富于情感的笔法,讲述他们在白日梦中恋爱、从反复观看的城市景观里获得启迪、用奇异的幻想拯救荒凉镇子上的居民同时也拯救自己,揭示现实如何因一次温柔的相遇或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而改变。

作为米兰达·裘丽的首部短篇小说集,本书于作者三十三岁时出版,那时她已是一位屡获殊荣的电影制作人和表演艺术家。本书出版后得到评论界的普遍好评,荣获当年的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被译为二十多种语言,更受到文学大师乔治·桑德斯的高度赞赏,使得裘丽成为美国当代文化中所不容忽视的标志性人物。

10.

理想国译丛050

《东京绮梦:日本最后的前卫年代》

[荷]伊恩·布鲁玛 著;何雨珈 译

20世纪70年代,日本刚刚结束汹涌激荡的战后重建。此前的十多年间,日本人口激增,经济起飞,制造业繁荣发达,文学、电影等艺术文化领域一片欣欣向荣。而若是稍往后看,彼时的日本又处在经济泡沫时代的前夜,即将被卷入全球化的旋涡中。夹在其间、看似不怎么起眼的70年代,实则继承了战后之初的辉煌发展成果,又昭示了日本文化大繁荣、走向世界的进步潮流,拥有承前启后的地位。

1975年,20岁出头的伊恩·布鲁玛来到了日本。他凭借过人的嗅觉,迅速发掘出70年代异彩纷呈却不为世界所知的日本前卫文化,深入到深层的角落、前沿的现场和核心的文化艺术圈:东京浅草的杂乱小巷和破败剧院、下町的文身工作室、京都的真人色情秀,还有黑泽明的电影拍摄现场、寺山修司的实验剧团、唐十郎的巡演帐篷。他以一个“外人”的身份,游离于戏剧、电影、摄影等领域和东京地下文化生活的边缘,好奇而冷静地观察和接触身边的一切。

离开日本数十年后,布鲁玛基于对这段亲身经历的回忆,结合长期的研究思考,敏锐犀利地捕捉到日本怀念传统又敢于革新、迷恋异邦又封闭排外、注重秩序又崇尚暴力的复杂文化气质,从时代与民族的外部描摹出一副迷人独特的日本面貌。

11.

理想国译丛049

《美国的反智传统》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著;陈思贤 译

说到美国人的特质,许多国家的人都会提到一个词:无知。特朗普的出现更是令这一印象深入人心。但是,美国人并非从来如此。北美殖民早期,新英格兰等地有着优秀的智识传统,建立了哈佛、耶鲁等最早的一批大学,在美国国父中也不乏学识渊博之人。然而,美国独立后不久,杰克逊的民粹主义政治种下了第一粒反智的种子。此后,福音运动在教会推行去精英化,高中教育的普及改革重实用、轻学业,使反智在美国大众心中彻底生根;而商业的蓬勃兴旺掀起实用之风,进步时期与新政对知识分子的仰赖更激发反智观念的反弹。在起起伏伏的历史波澜间,抵制智识的潮流不断壮大,直至今日之势。

在本书中,霍夫施塔特以“反智”为切入口,综述美国的政治、宗教、社会、文化和商业历史,或回顾学者政客的唇枪舌剑,或罗列扎实可信的数据材料,在严肃批评中信手夹入三五行诙谐的掌故,于紧凑叙述后顺带跟上一两句辛辣的讽刺;须微观时,则描摹政坛商界之怪状,须宏观时,则鞭辟信仰思想之腠理。这本书流传数十年,不啻为介绍美国反智传统的经典之作,更是呈现出一副鲜为人知、入木三分的美利坚面孔。

12.

理想国译丛048

《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

[美]弗雷德里克·沃特金斯 著;李丰斌 译

过去虽然无法绝对决定未来,但却能相当地界定、限制未来行动的各种可能。自由主义面对的现代困境激发我们去了解其源与流。在本书中,沃特金斯梳理了自由主义的生发过程,把自由主义的历史渊源从近代延伸到了古代,进而全面展示了这一政治传统两千年来的发展历程。

本书写于二战时期,自由社会面临深重危机,如何捍卫自由传统成为关系生死存亡的大事,沃特金斯通过他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自由主义是从西方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和实践中生长起来的,西方的政治传统已深深地和现代自由主义嵌合在一起,自由主义如果无法生存下去,实不啻是说西方的政治传统也宣告结束。沃特金斯力图通过本书找到自由主义的根系,并讲述历史上自由主义是怎样战胜它的敌人一次次扭转劣势取得成功的。

13.

《理性思考的艺术:如何好好讲道理》

[美]瓦尔特·辛诺特-阿姆斯特朗 著;孙唯瀚 译

网络上空洞无物的信息获得越来越多的“点赞”,许多复杂的问题被简化为几个字的标签和口号,关于公共话题的讨论往往演变为谩骂攻击、选边站,最后我们逐渐退回自己的小圈子,持不同观点的双方越走越远,人与人之间的两极化不断加重。

弥合日益严重的两极化,不妨从理性思考开始。本书就是这样一本关于思考与论证的书,结合政治、文学、电影、广告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通过给出理由和论证表达自己的观点,识别谬误明确对方的潜在理由,通过礼貌的沟通了解他人的隐藏前提,进而达成理解或妥协。

这本书讲的是逻辑而不是修辞术,是关于理解观点、重视有力证据的,而不是关于赢得辩论或击败对手的。所以,面对过度自信的对手,本书会告诉你,最好的方法不是给出压倒性的论证,告诉他们为什么他们是错的、你是对的,而是提出问题。问题往往比断言更有力。

14.

《我们为什么上瘾》

[美] 迈雅·萨拉维茨 著;丁将 译

美国成瘾问题科普作家、调查记者萨拉维茨生于一个犹太中产家庭,在20世纪80年代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时,不幸对药物成瘾,治疗期间,她在当时落后的成瘾法律和治疗体系下备受折磨。她也和自己脆弱的大脑、自己的家庭与社会环境反复斗争,并最终成功戒瘾。此后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改变成瘾治疗的困局。

在讲述自己人生轨迹的同时,她从神经科学、社会学、心理学、医学、药物学等角度,对成瘾的本质、原理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

她发现,成瘾是一种学习障碍,每个人成瘾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根本不存在一种“一刀切”的戒瘾方式。与其说上瘾是一种堕落或心理疾病,倒不如它说是多种不同疾病的统称。

只有了解每个人成瘾背后的不同因素和机制,才能深入成瘾的核心,最终解开上瘾之谜。

15.

《雕塑的故事》

[英] 安东尼·葛姆雷 [英]马丁·盖福德 著;

王珂 译

什么是雕塑?雕塑可以调动人的身体,甚至操控人的身体,进而通过身体来影响人的思想。雕塑是一种行之于物的思维方式。它就像炼金术,能够将一块黏土或石头变成完全不同的东西。雕塑的基本前提,回应了由来已久的观点——“物质至上”。在这个虚拟数字时代,雕塑依然是质疑世界,以及地球的重要方式——前者由我们所创造,而后者是我们创造的来源。

雕塑家安东尼 葛姆雷与艺术史学者马丁 盖福德围绕关于造型艺术的十八个主题,展开了一场关于“什么是雕塑”对话,结集成册,是为《雕塑的故事》。在这部近四百页的图文对话集中,读者借助两位对话者的视角回顾了史前时代至今的人类造型史,涵盖了出自部落巫师、无名工匠、伟大的雕塑家,直至当红艺术实践者等创造者之手的艺术杰作。

雕塑是什么?本书的探索早已突破了所谓 "雕塑 "的传统疆界。《雕塑的故事》会探讨巫术、仪式和舞蹈,也会畅谈那些由光线、人的行为以及虚空构成的作品。以上所有元素,都能够作为塑造世界的原材料而发挥作用,并被赋予人性意义。此刻,材料即讯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并非创作者有意为之的杰作,却美不胜收。

书摊儿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