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900年前,苏轼在海南写了一篇古文,不足200字,却治愈后世近千年

2021-09-02

海南,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浩瀚的大海、超甜的水果、热情的海滩……

在许多人看来,海南是一个度假的胜地,堪称人间天堂,人人向往。

但是,在900多年前的宋代,海南却是一个“人间地狱”。

当时的海南,还未开发,地处蛮荒,气候也不好,是人人畏惧之地。

900多年前,苏轼被流放到海南,写下一篇古文,不足200字,可其中旷达的人生态度治愈了后世近千年。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上元,即元宵节。

这一年的元宵节,苏轼在海南儋州,写下这篇古文。

在许多人看来,在蛮荒之地海南,苏轼依然过得有滋有味,可是,初到海南的苏轼,心情却并不好。

公元1097年,宋哲宗绍圣四年,花甲之年的苏轼被贬到了海南儋州。

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有宋以来,苏轼是唯一一个被贬海南的高官。

年近花甲被贬海外,苏轼知道,这一去,可能就要死在海南了。

他给友人写了一封信:

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作棺,次便作墓,乃留手疏与诸子。死则葬于海外,庶几延陵季子,赢博之义,父既可施之子,子独不可施之父乎。

被贬到海南,我已经跟儿子苏迈诀别了,并安排好后事。到了海南,第一件事,就是做棺材,再准备墓地,死后葬在海南吧!

多么黯然神伤,多么悲凉,却也是一个人正常的反应。

苦难是弱者的绊脚石,却是强者的垫脚石。

苏轼从来不是一个弱者。

身处蛮荒,怡然自得。

儋州的条件比惠州还差。

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夏秋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其何能久?(《书海南风土》)

人在这种地方,是活不久了。

可苏轼在海南生活了三年。

当他将息一段时间之后,就又用他那一贯平和而幽默的眼光打量着海南的一切。

他喜欢交朋友,在儋州,他认识了好几个黎族的朋友。

海南多雨,黎人送了他斗笠和木屐,遮去漫天风雨。

儋州人识字少,多以打猎为生,苏轼喜欢和农人们交往,不怕说错话,自由自在。

他来儋州两年了,这一天是上元节。

几个老书生来看苏轼,说:在月色如此美好的夜晚,何不出去走走。

苏轼欣然同行,他们走过僧舍,走过小巷,那里,黎人和汉人正在欢庆节日,市场上很热闹。

等苏轼回来时,已经是三更半夜了,家里人熟睡,鼾声四起。

忽然,苏轼笑了,儿子问他笑什么。

他说:我笑韩愈。

韩愈有一首诗名《赠侯喜》,在诗中,他说:钓鱼呀一定要走得海水深处去,大鱼怎么会在水浅处呢?

而苏轼却说:韩愈在水浅处没钓到大鱼,在海水深处也未必能钓到大鱼呀?

苏轼笑韩愈什么呢?

执意追寻,未必能得到自己所求的;随缘自适,也许所求自到眼前来。

什么是得?什么是失?

韩愈苦苦追求,未必有所得;苏轼随遇而安,却收获心安快乐。

苏轼终于适应了儋州的生活,虽然有贫困、疾病,但他从静处得到了快乐。

快乐不快乐,收获不收获,全在于自己的内心呀!

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犹记得多年前,苏轼面对着从岭南归来的好友王定国,曾写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名句。

如今,这句诗,也成为了苏轼在儋州的写照。

苏轼总是这么神奇,将生命的每一次苦难,都酿造成甜甜的酒曲,甘甜回味。

这一次夜游,治愈了苏轼,也治愈了后来的许多人。

当他们陷入苦难时,只要想到那一年,在蛮荒的海南,苏轼还是那么怡然自得,如此,便充满了力量,充满了面对人生坎坷的力量。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