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技艺档案:有一种人生情结叫,磨剪子嘞,戗菜刀!

2021-09-05

【技艺人物】

在我的记忆中,磨刀的手艺人,肩头扛一条长板凳,板凳头上挂一个工具大布包,走村窜巷,那时乡村庭院里、城市街巷中,到处充斥着“磨剪子嘞,戗菜刀 ……”的吆喝声,那声音清脆响亮。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磨剪子戗刀行业生意相当红火,很多老艺人靠他立业创天下,很受乡人们的尊敬。

在近代青岛胶州城磨剪子的,都吹着大约一米长的小喇叭,这是胶州独特的现象,磨刀匠人都叫货郎,挑着担子,一头放着几大块磨石,另一头是木制的工具箱,走到街上放下担子,立即吹响小喇叭,招揽群众,有需要磨刀的乡人,纷纷拿出剪子或菜刀等交给磨刀匠人,磨刀师傅技艺精湛,凡是经过他的手打磨修复的刀具,都成了崭新的家用器物。

近日,在街上碰见一位磨刀的手艺人李师傅,他今年70多岁,身体硬朗,骑着一辆老式大金鹿自行车,车后面带着一个大木盒子,侧面绑着长条小板凳,车把处还挂着一只小喇叭,他到街巷后找了一个宽敞地方把工具卸下来,吹了几声小喇叭,随着喇叭声消失后,李师傅原地大声吆喝着“磨剪子嘞!”,此时周边商铺出来几个人,拿着剪子或刀子找他现场打磨。

提起这门技艺,李师傅自豪的说:“我这门手艺干了50多年了,经常使用的就是这条板凳、这些磨石和这个木头工具盒,里面装着小锤子、小砂石,一个戗刀,这是我的全部家什”。为了学习这门独特的技艺,李师傅年轻时在铁匠炉帮人打铁,也是一名铁匠,和胶城铁匠老师傅学了一手打造菜刀和剪刀的好手艺,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打铁铺关门,他就开始转行干起了磨刀行当,上世纪70年代这门手艺很吃香,那时谁家都有一些老式剪刀和土打的菜刀,不锋利后砍个骨头、剁块肉、裁剪套衣服都费劲,尤其进入腊月门,过新年前很多乡人或商铺店人都把用了很长时间的刀具拿来找他打磨或修复。

李师傅说:“年轻时,掌握这门手艺就有饭吃,家中长辈都很支持,50年来走街串巷,跑遍了胶城的乡村和街道,打磨修复了无以计数的菜刀和剪子,感到很有成就感。”

李师傅说,磨剪子看着简单,里面有很大的学问,剪子的刃口是陡峭的,所以要用磨石打磨和修正。磨剪刀比磨刀要难些,剪刀是两片夹铁,磨时剪子的刃要与磨石角度一致,掌握好力度,不要用手按压来回磨的刀面以防伤手,要用木棍要按牢刀面来回打磨,还要剪刀中轴松紧合适,用起来才顺溜,尤其在打磨后,剪刃两片合在一起后要刀尖对齐,松紧合适,要达到紧而不涩,松而不旷。然后再用棉絮试验刃口,腕臂不能使劲,用手轻轻一剪,棉絮遇刃即断,方合打磨的规格。

戗菜刀也有技术,菜刀的刃口要求是薄而光滑的,所以要用工具铲镗平削薄,再换磨石仔细打磨。“以前的菜刀是手工打的,表面坑坑洼洼不平,刃口处是斜面,所以要铲平表面,磨光斜面刃口才算合格。镪刀要用铁刨子,不要为了图省事用砂石磨代替镪刀,要是用砂轮磨刀刃,刀身遇热退火,会减弱钢性。”李师傅边磨着剪刀边说道。

摄影:文青

每天,李师傅骑着自行车,带着工具游走在城市和乡村的大街小巷。这些年一些生锈的和变钝的刀具,只要经过他的认真打磨,都会变得锋利无比,焕然一新。李师傅微笑地说:“只要我还能动,就想把这门手艺坚持下去,谈不上有后人传承,至少还是我的一门职业,干到老也愿意,只要有一条板凳,一把戗刀,几块磨石,伴随了我的一生就足矣。”

出品:技艺档案工作室

总策划:艺海

编 辑:小侠女

文 案:一江春水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