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世界在往前走,我想回去看看古建筑

2021-09-15

越来越快捷的交通,不断刷新高度的摩天大楼,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思潮……我们身边的世界,正在大踏步地往前走。

偶尔,我们也会怀念那些缓慢形成的美好。去看一座古建筑,看木头与木头如何诗意地连接,看门窗缝隙里漏过的光影,看我们祖先们走过的路。

今天,我们来聊聊古建筑吧。

01

展子虔《游春图》鉴伪的故事

故事先从一幅古画开始。

《游春图》这幅古画,相传绘于隋代,是山水画的鼻祖展子虔的唯一存世之作。

早在元代就有人对它的真伪做出质疑。但是因为现存传为展子虔真迹的画卷只有这一幅,我们没办法通过风格和笔触等等常规方式进行系统驳斥。

但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傅熹年另辟蹊径,从建筑史学的角度,对这幅画进行了科学的年代鉴别。

傅先生分析了画作上的建筑斗栱以及鸱尾的做法,认定其形制出现于唐宋之后,比展子虔的时代晚了几百年,由此也说明了该画作并非展子虔真迹。

看起来都是曲折的屋面,重叠的斗拱,木头格子的门窗扇……为什么古建筑与古建筑之间还有如此奥妙的差别?明清建筑跟唐代抑或宋代究竟有什么区别?

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恐怕得先知道古建筑是什么?

02

古建筑是什么?

古建筑是什么?是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繁华,还是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欲言还休?是对称庄严、宣示权力的恢弘气度,还是临亭少歇、凭轩赋流的诗意天地?

是,也不是。

著名人类学家Edward Tylor在他的经典著作《原始文化》中这样定义“文化”:“文化是一系列可学(可模仿)的人类行为模式。”

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包括知识,信仰,法律,道德,传统等一切人类赖以生存的“工具”。文化十分“脆弱”,因为文化是抽象的,它又时刻在变化,而且很容易消失。

这个时候,建筑的好处就展现出来了。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营造的文化,对文化来说,它也是一种极好的载体,它可以生动地表征文化,盛载文化的灵魂。

古建筑不仅仅是木头、砖石的组合,它还包含了壁画、雕塑、家具等多种艺术的集大成者。多种不同艺术之间,相互呼应,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空间。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人们最开始营造建筑,是为了装下自己的物质世界,给肉身或者粮食寻找一个栖息的空间。

再之后,人类有了更多的追求,他们需要一些空间来安顿自己的精神世界。象征权力的宫殿诞生了,官府衙署诞生了,寺庙教堂诞生了。

在敦煌、在永乐宫,人们把虔诚的信仰錾刻进石头里,表达在墙壁上。

在天坛,人们用圆形的母题去对话上天,以建筑的形式去回应声波。

在江南的园林里,室内整饬的家具,与窗外的假山叠瀑,一张一弛地表达文人们自洽的内心世界。

比起抽象的文字,建筑实体更容易庇护人类的欲望与灵魂。伟大的殿堂让文化的朝圣者得到慰藉。古建筑就是人类文化信仰的”庙宇和教堂”,只有在这些圣殿面前,你才知道自己的根基所在。

况且,古建筑营造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当我们从时间的河流倒溯回去,首先看到的是古建筑的美学意义。

“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中国古建筑是早熟的,它早早地就摆脱了沉重的形体,赋予木材料以灵动的本心。

“高台榭,美宫室,以鸣得意”,人们一旦摆脱了潮湿的地气,便思索与天空的对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建筑与风景的互动。这是建筑的高远审美

《大明宫》纪录片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这是古建筑的平远和深远美学。古建筑群布局中的中轴对称美学,院落的组织,以及空间的虚实关系,对今天的建筑设计依旧有厚重的借鉴价值。

在美丽的背后,是技术的支持。中国的古代建筑技术史,就是古代一批又一批工匠用木头、砖石、泥瓦不断温柔试探的历程。

中国建筑为东方最显著的独立系统,丝毫不受外部文化影响,渊源深远,演进程序简纯,历代继承,线索不紊。从河姆渡的榫卯开始,人们就不断探索木头与木头之间的诗意连接。

风阻尼器的工作原理 图源:网络

古代建筑的许多技术,影响深远,至今受益。比如,让钟楼抗风抗震的钟摆阻尼原理,成了摩天大楼里阻尼器;900多年前应县木塔的“筒中筒”结构体系,在当今的高层写字楼里构筑了垂直交通核心。

03

为什么要到现场去

看古建筑,梁思成和林徽因总是要一起的。不仅是工作的需要,林徽因怕是也不想错过任何直面古建筑的机会。1933年,应县木塔,林先生因为家庭原因无法脱身,缺席了。

梁先生在应县木塔下写信给林徽因——“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可惜你不在此同我享此眼福,不然我真不知你要几体投地的倾倒!

回想在大同善化寺暮色里面向着塑像瞪目咂舌的情形,使我愉悦得不愿忘记那一刹那人生稀有的,由审美本能所触发的悦感。尤其是同几个兴趣同样的人,在同一个时候浸在那悦感里边。”

纸上得来终觉浅,林先生到底是有些遗憾的。欣赏古建筑的愉悦感,在纸上读来,难免要薄弱了几分。对于建筑的感知,现场是极其重要的。

人是万物的尺度

当你穿过一层层门楼,最终抵达太和殿,那种豁然开朗之下的壮阔庄严,权力的恢弘直击内心;

当你兜兜转转来到乐山大佛的跟前,你的身高甚至不足与大佛脚趾比高,人的渺小,那一刻,让人忍不住想要伏体膜拜;

当你登上高高的楼台,看着脚下的城池变成一张平面,你难免不逸兴遄飞,“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1934年林徽因考察小相村灵岩寺

梁思成给林徽因拍的照片,从来都不是一张简单的肖像,他总是把林先生与建筑合二为一的。林先生多数时候是充当scale(比例尺)的角色。只有当你走近建筑,建筑的尺度才会成立。

无法取代的美感

有些美,只有亲眼看到才会相信。

“咸阳古道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伫立在猎猎秋风中,看荒草离披,夕阳打在汉阙斑驳的墙身上,古老的时间与空间产生了伟大的交织。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与一座建筑照面之前的途中美感,也是建筑的一种美,它就像是序曲,等待着美丽的主题。

在佛光寺,在隆兴寺,阴翳中的佛造像深沉的美感是随着时间转换的,当夕阳透过小窗投进来的一刹那,你很难不相信那是一种神圣的光辉。

越喜欢,就越怕它敌不过时间

能留存下来的古建筑,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只有这么重要的精神空间,才有可能一代又一代人花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保护。

古建筑保护是一场伟大而小心的实验,谁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随着时间推移,古建筑的越来越衰老,能让人们进入参观的古建筑也越来越少了。甚至,有些古建筑一生只能去一次,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图中的佛像现在已经不对游客开放 图源:网络

2010年前,参观应县木塔,还是可以登楼的。之后,由于塔内木柱出现了倾斜,二层以上就对游客关闭了。相当一批古建爱好者留下了无尽的遗憾。看古建,要趁早。

最后只能发出犹如梁思成般的深痛:“临走真是不放心,生怕一别即永诀。”有时便是如此,越喜欢,就越怕它敌不过时间。

04

结尾的话

中国古代的工匠们,”以生命的愉悦为本能,寻找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利用各种艺术形式,就成了至高的杰作。“正是以建筑为载体,人们不断守护、积累自己的文化,把文明的薪火向前传递。

当我们通过古建筑去对照祖先的文化,保护历史遗迹中的一砖一瓦,我们才会更加理解自己是谁。

最后,请允许我以中国建筑史先驱梁思成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一个民族的自大和自卑都源于

对于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无知,

只有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产生深层的民族自尊。”

-END-

编辑丨买椟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