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业”、“草堂”——唐宋生态意识和文人气节的集中体现
“别业”和“草堂”其实都是唐宋文人墨客争相追捧的建筑的一种,二者概念也很相似,但是又有些许的不同——“草堂”也称“草芦”,一般来说比较潦草简陋,但是贵在位处自然景观之中,和自然生态结合程度比较高;“别业”和“庄园”的概念大致一样,一般来说建筑比较考究,所占面积也比较大,但是所处的生态圈大多都是人工种植。唐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程度如此之高,为何又兴起了这股追捧“自然陋室”的潮流,这仅仅只是文人墨客们审美观念的取向吗?遵循着历史研究遵循从局部到全面、从表面到本质的原则。
一、“别业”和“草堂”——唐宋生态意识的集中体现
中国古代有史记载的体现生态思想的最早文字记录应该是在《孟子》的一篇文章中——《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寡人之于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从孟子的春秋战国年代到唐宋时期,中间历时近千年,古人的生态思想当然也在时间的递进中变得越来越与时俱进,而专属于唐宋、出现于唐宋的建筑风格“别业”和“草堂”更是这个时期生态思想的典型代表。
1. 从“别业”和“草堂”的周边生态环境感知唐宋生态意识的觉醒
“别业”和“草堂”是唐宋时代不同观念的完美结合——唐朝审美之雄健质朴与宋朝审美之雅致委婉在两种建筑物的构造设计上相得益彰,绘制出一副“天地人完美融合”的容易察别的不同身份的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唐宋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文化水平有了较高的提升水平,这也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了唐宋人们(尤其是文人墨客)在繁华发展之余去探索生命的真正意义和文化发展的真正方向——无疑静谧且可以融入自然之美的“别业”和“草堂”可以满足唐宋文人的这般需求。
基于唐宋文人居住于此主要是出于精神追求的需求,并且古人对于自然生态的重视早已经有数年历史,北宋张载在其著作中集大成式的阐述了“天人合一”思想,这也是唐宋时期“别业”和“草堂”对于周边生态作为环境选择的首选要求。“别业”和“草堂”作为建筑物和生态结合的典型代表,更是唐宋时期生态意识的集中体现。
2. 生态意识和建筑构造之间的联系
生态意识的萌生历史应该和人类的出现同时,当猿人们发现毫无节制的捕猎和采摘食物只会带来更深远的灾难和更久的饥饿,“可持续思想”的萌芽便由此产生了。“别业”和“草堂”作为建筑风格仅仅从字面上就值得推敲——“别业”就是“别处之业”,繁华之外的业务住处;“草堂”指“草聚之堂”,草在此处应该泛指植物,就是生态系统的集中表现。“别业”和“草堂”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年代不为华室建造之美,反而反其道而行之建造颇有些陋室意味的“别业”和“草堂”,其中原因不置可否应该是思想驱使。
生态意识作为驱使人们建筑物构造选择的主要驱动力思想,是社会主旋律驱动下一股规避繁荣叨扰内心精神要求的一种并不属于小众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选择。生态意识是中国五千多年来哲学思想的智慧结晶,古人曾在《草堂记中》感叹:“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天地观念在古人心目中的神圣自此也可以看出些。生态意识和建筑构造不仅是时代经济政治的产物,还受个性的思想追求引导。
二、“别业”和“草堂”——文人气节的外在体现
“建安文学”上承秦汉下启唐宋,或者说:没有“建安文学”的喧闹、喧哗、绚丽、炫彩,就没有“唐诗宋词”的健康、蓬勃。唐宋文学和建安文学相比起来,给人留下的印象就是文人气节和文人风骨似乎比建安时代明显很多,唐宋的文化发展似乎更加蓬勃、更加健康,这个时代的思想更加多元,社会也更加有包容性,能接受不属于统治者文化主流的多样性。也正是因为时代政治经济的推动,更加正向推动了唐宋与喧闹和浮华之外的更多的人追求内化在“别业”和“草堂”之中的文人气节。
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别业”和“草堂”的意识体现
文人士子是这种时代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他们的时代责任体现就是在把时代特质与家国天下的个人情怀融入到住居环境的营造中,形成了独特的“别业”和“草堂”。生态与情态结合,小情趣但大情怀。这种两“态”之间、“小”与“大”的结合,便是文人寄托在“别业”和“草堂”中的思想境界追求和思想生命思索方面上的集中体现。
写下《陋室铭》的唐朝作者刘禹锡在面对简陋的居住环境时乐观写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便是唐朝文人居住在“别业”和“草堂”时气节的典型代表。意识体现不仅局限于文人对于“闲云野鹤”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还体现在人们对于仕途或不顺或漠视冷眼的“背离”社会“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主流,也是时代中挣扎着潇洒的文人墨客的理想寄托。
2. 唐宋士人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其之间的联系
中国古代总有些文人墨客不受世俗规则的桎梏,所以总有些闲淡的人怀有崇尚自然、淡漠仕途的传统,甚至其中有很多人也不乏远离奢华、终老山林的先例,其他的追求闲云野鹤生活的更是“移天缩地入君怀”,于宅院内营造一方理想的生态自然天地,寄情于山水植物其中。这也是生态补偿由被动到主动的进一步发展,它使文人的隐居所可以由山林转向市镇,获得更大的自由。虽然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世”的追求口号也被广为推崇,但是这仅仅也只是拘泥于“口号”,环境的影响对于个人的心境影响之大,恐怕也不是仅仅做到心中坦然就可以达到的。
三、唐宋“别业”和“草堂”出现的原因和时代背景
隋唐科举制度快速的发展之后,阶级流动速度加快,许多下层学子经过数年寒窗苦读之后完成阶级跨越成功跻身上流阶级,而在此他们得到的丰厚的俸禄以及巨大的权力也为他们选择自己的住宅条件和住宅陈设提供了更多的客观条件和经济基础。年轻时学习的贫寒条件在完成阶级跨越之后的文人对于住宅需求竟然也成了悼念先人和早年经历的类似“草堂”般的寒舍。
除了文人对于过往时光的追忆之外,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便是官场的沉浮莫测和穷通变化常常促使身心俱疲的文人把眼光投向山泉,营造一个与世隔绝的幽居独处之所,获得某种暂时的精神解脱,而这种精神需求大抵也只有具有生态特点的建筑环境正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例如为我们所熟知的唐代诗人杜甫,几经仕途宦海的磨难,存留上千年仍被当作参观景点的“杜甫草堂”便是他于上元元年卜居成都浣花溪,在朋友的帮助下,第二年建成草堂。为出离使他心力交瘁的人际关系,同时表达在邪恶势力面前不屈的人格。杜甫修建杜甫草堂的原因,也可以作为研究古人“别业”和“草堂”修建的重要原因。
唐宋文人从自己的志趣爱好出发,在总体构思下,对组成环境的诸要素做大幅度的调动,使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获得新的存在价值,在孤立中相互关联,在静止中呈现动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塑造和谐自然、充满生机的田园式生活环境。不仅从审美上满足了自己的审美需求,也在某种程度上寄寓了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对于社会无法满足自己所受教育需求的另类精神需求。
结语:
历史研究追求以小见大、从表面探究本质,唐宋频繁出现的“别业”和“草堂”从表面上看是唐宋追求的一种建筑风格,其实是整个大时代的风貌背景下一种特殊的文化建筑现象,它是政治、文化、经济三重影响的推动下才产生的。广泛联系到整个时代我们便可以分析得知,任何微小事物的出现都绝不会是毫无理由,唐宋“别业”和“草堂”的出现更是如此。尝鼎一脔,唐宋文人对于这种建筑风格的追求看似是一个单纯的喜好诉求,但其实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联系紧密。这给了历史研究者重要的研究参考和历史研究方向——历史研究要看穿本质,以小见大,结合时代,研究“大”和“小”的深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