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非遗闪耀文博会,尽显多元、包容的岭南文化
9月24日,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进入了第二个展览日,在粤港澳大湾区所在的第12号展厅,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的第13号展厅,均有广东非遗项目的展示和表演,它们尽显岭南文化的多彩、厚重和多元,让参观者领略到浓郁的岭南传统文化特质。
“90后”美女让千年葵艺焕发生机
在江门展区,“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国家级)——新会葵艺”的广告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精心制作的葵扇被装裱一新,漂亮而又灵动,古朴而又雅致,风姿绰约中尽显其艺术魅力。让人想不到的是,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居然是一位“90后”美女。
据了解,新会葵艺历史悠久,东晋时期即已开始葵树种植和葵艺加工。清代乾隆至光绪末叶的两百多年间,新会葵艺的发展达到鼎盛。葵艺是以植物蒲葵为原料加工制作工艺品及生活用品的一种广东民间手工艺,集造型艺术和编织、绣花、绘画、印花等工艺于一体,是广东四大传统工艺之一。2008年6月7日,新会葵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余惠云和她的代表作品。
作为土生土长的新会人,1992年5月出生的余惠云是新会葵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因父亲种植葵树,余惠云从小就与葵艺结缘,很早就识树也识艺。长大后她选择了新会技师学院葵艺专业。2013年毕业后,余惠云留校任教,并成为新会高级技工学校工艺美术与葵艺教师,正式走上葵艺之路,为快速成长为葵艺的传承人。此间,余惠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广泛的学习,学习书法、绘画、葵工艺技法。
技师现场制作葵扇。
2019年,余惠云编织的作品《葵风映粤》亮相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并获得金奖。今年,她的新作《锦绣南粤》亮相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再次向世人展示新会葵艺之美。
在本届文博会上,余惠云告诉记者,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灵魂和血脉,身为传承人,自己应当不遗余力的做好非遗传承工作,这样才不会使我们陷入“无技可施”的境地。
醒狮与麒麟,文博会各自精彩
熟悉岭南文化的人都知道,醒狮与麒麟,是岭南文化多元的体现。在文博会上,醒狮与麒麟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难得的走上了同一个舞台。
在湛江展区,两位技师各自正在制作一个狮具。其中一位还处于起步阶段,刚用几根竹条扎出一个狮具的轮廓;另一位则在轮廓上粘贴各色彩纸,醒狮之威已经初步显现。
现场制作狮具。
据介绍,来自广东湛江的“狮王”李荣仔1965年出生,十五岁便开始学习南派舞狮,同时也学习醒狮制作技艺。现在李荣仔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代表性传承人。南派醒狮的威严霸气,离不开狮具的精细制作。少时的李荣仔便开始自己扎狮子,并四处学习制作工艺,回来后再进行狮具创新,多年锤炼,他终于琢磨出一套专业的狮具制作工艺。
因为长年的认真与专注,李荣仔的狮具制作技艺获得了同行的认可,十几年前就走出国门,如今每年更是要生产上万套狮具,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印度、非洲等10多个国家和港澳地区。
在汕尾展台,一个威风凛凛的独角麒麟引起了参观者的驻足,这是汕尾九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独角麒麟舞”。
威风凛凛的麒麟。
来自汕尾的“90后”吴丰是这个麒麟具的制作者。吴丰毕业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从小着迷海陆丰传统狮艺,16岁就开始学习扎狮子头。吴丰是艺术设计专业科班出身,因为有着深厚的美术功底,他的作品注入了一些艺术设计理论和创新元素,人们给他扎的麒麟狮,取名“火麒麟”。
醒狮与麒麟,在文博会上,各自演绎着各自的精彩。
萧派面塑,把豪情搬到文化展台上
在清远展台,非物质文化遗产“萧派面塑”栩栩如生的关公,引来了不少参观者的驻足,其传承人是今年63岁的萧占行。
“萧派面塑”形成于清同治年间。据说,1864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被湘军占领。在一片杀戮中,一位太平天国的战士,也是一位手艺人,为躲避搜捕一路逃到河北廊坊。被当地一位名叫萧兴的人搭救后,他把自己的面塑手艺全部教给了恩人。萧兴本就对传统技艺有着极高的兴趣和悟性,此后他便将面塑技术发扬光大,形成了“萧派面塑”。后来,萧兴的儿子萧老善继续钻研面塑技艺,并将之与泥塑融会贯通,在民国期间享誉京城。
现场展出的萧派面塑。
萧占行,6岁便跟爷爷学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累,现在已是享誉海内外的面塑大师,最擅长《三国演义》《水浒传》里的英雄人物。2004年萧占行受邀参加新加坡文化部组织的文化艺术大展,获得“最佳创作奖”,2014年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016年萧占行受邀参加美国华侨美术展,作品《三英战吕布》《关公横刀立马》都豪情万分,获得“最佳艺术奖”。
萧占行的创作题材极其广泛,无论是传统人物,如寿星济公、钟馗孔子、财神菩萨、罗汉仙道、仕女儿童,还是动物形象,如狗马鸡猴、鹿狮虎豹、昆虫花卉、麒麟凤凰、野猪牦牛,甚至非洲草原的斑点鬣狗无不惟妙惟肖。
客家凉帽,耐心巧手中的文化传承
在惠州展台淡水客家凉帽的制作现场,陈瑾瑜熟练地编织着各色竹丝带。很快,一个五彩斑斓的帽子成型了,引起参观者的阵阵赞叹。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淡水客家凉帽制作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潮州志·丛谈志·物部》载:”客俗妇女,晴夏皆戴凉帽,制用竹织,其式为圆箔,中开一空以容顶髻,周围缀以绸帛,或以五纱,罗布分五幅,折而下垂,既可周遮头面,而长夏操作,可以迎风障日,名为凉帽,又曰苏公笠。”
现场制作客凉帽。
淡水客家凉帽外形看似简单,制作技艺却一点都不简单。从原材料到成品,需要经过破竹、织笪、扫桐油,接着切头、剪边、立头、夹帽,然后扎边、上边布、收角、装耳带等多道繁杂的工序,凉帽才大功告成。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制作者的细心耐心和巧手,折射出客家人独特韵味的传统工艺。
“这顶客家凉帽是纯手工制作,用竹篾一片片织成,是客家妇女独特的头饰。”在文博会,陈瑾瑜一边编织,一边介绍客家凉帽的制作工艺和历史文化故事,她希望更多人关注、学习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把客家文化传承下去。
文/广州日报 新花城记者:柯学东
图/广州日报 新花城记者:轩慧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冬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