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现场|苏博西馆建成开放,首展大英文物与“纯粹江南”

2021-09-26

苏州博物馆西馆,这座坐落于苏州狮子山下,被苏博人戏称为“十个盒子”的建筑,历经3年多建设,终于建成并于今天迎来试运营开放。同期开放的还有五大开幕展览:“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古罗马:城市与帝国”、“书画苏州:馆藏历代书画陈列”、“现代艺术特展:糸——已知·未知的互文”。

作为苏州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馆在定位上与本馆错位发展,在呈现姑苏文史、传承江南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开拓视野,引进国内外知名博物馆展览,并立足自身研究力量策划原创系列展览,力图为观众呈现世界通史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崭新图景。

9月25日,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开放压力测试首日,“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苏州博物馆探,带领大家先睹为快。记者在现场看到,早上9点不到,西馆门口就陆陆续续有观众排队等候入馆。

苏州博物馆西馆俯视图

早上9点,西馆门口就陆陆续续有观众排队等候入馆。本文现场图片:澎湃新闻记者 陈若茜

“十个盒子”错落排布

苏州博物馆西馆位于高新区长江路399号,地铁1号线狮山站3a口出来,步行几百米可达。新馆建在狮子山下,老苏州乐园旧址上,这里也承载了一代老苏州人的童年回忆。

苏州博物馆西馆外观

远远望去博物馆西馆馆舍是由几个独立的几何形拼凑在一起,因而被苏博人戏称为“十个盒子”的建筑。然而其内部是贯穿联通的。

建筑间采用透明玻璃贯通衔接,阳光透过玻璃洒下斑斑驳驳的光影。

澎湃新闻记者徜徉其中,一览无余的大厅空间,挑高的展厅显得开阔大气。单体建筑间采用透明玻璃贯通衔接,阳光透过玻璃洒下斑斑驳驳的光影。连廊间不时点缀与建筑融为一体的绿植藤蔓,假山片石显得生机盎然。

连廊间不时点缀与建筑融为一体的绿植藤蔓,假山片石显得生机盎然。

连廊间不时点缀与建筑融为一体的绿植藤蔓,假山片石显得生机盎然。

据苏州博物馆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馆长谢晓婷介绍,作为苏州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馆在定位上将与本馆错位发展。“本馆位于东北街的历史文化街区,由贝聿铭先生设计,包括国宝单位忠王府,周边还有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狮子林等,所以本馆将作为聚焦江南文化的体验和展示场所;西馆设有国际合作馆,也有更大的展场去展示一些引进和原创特展,所以西馆将定位为世界文化和中国文明的展示和体验中心。”

苏州博物馆西馆建筑面积48365平方米,展陈面积13391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为地上三层和地下一层。地上一至三层分别为通史馆;工艺馆、国际合作馆;临展厅;地下一层为探索体验馆。此外还有公共服务、文物库房以及智慧博物馆系统。试运营期间五大展览将同期开放,分别为“纯粹江南:苏州历史陈列”、“技忆苏州:苏作工艺馆”、“古罗马:城市与帝国”、“书画苏州:馆藏历代书画陈列”;“现代艺术特展:糸——已知·未知的互文”。

苏州博物馆西馆墙上的艺术装置

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山水与园林相呼应

除了定位,本馆和西馆在设计风格上,也体现了显著区别。贝聿铭祖籍苏州,其在设计苏博本馆时,怀有深厚的苏州情节,且本馆位于历史文化街区,要考虑到与姑苏区整个历史文化风貌的融合,所以本馆当时设计的理念是不高不大不突出,中而新,苏而新,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呈现自然融合;西馆位于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周边汇聚了苏博西馆、苏州科技馆、工业展览馆,今后还将开放歌剧院,共同构成狮山广场这么一个文化片区,也是苏州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的一个文化片区。

据悉,苏州博物馆西馆由德国GMP建筑事务所设计。GMP在全球城市公共空间设计领域颇有建树,国家博物馆改扩建项目、巴西利亚国家体育场、苏州第二图书馆等均为其代表作,贯穿着持久、简约、实用的现代设计理念。

苏博西馆的设计传承了GMP团队的特色,建筑外立面和内部墙体选用葡萄牙灰石材,呈现自然独特的纹理,扎实稳定的材质使得场馆外观轻奢有度、气韵十足。“十个盒子”建筑单体的组合与廊道交错,又与苏州水陆并行的街巷、江南错落有致的民居不谋而合。

据馆方介绍,如今呈现出简约大气的苏博西馆在设计上经历了一番碰撞和交融。“为了保持建筑结构的完整表达,设计师主张室内少用装饰品与隔断,保留一览无余的空间视野,这其实与我们所习惯的苏式审美有分歧。在反复沟通后,我们保留了大厅的开阔风格,但在其他展示空间布置了艺术装置。”

苏州博物馆西馆 下沉式庭院中的松柏

赶在梅雨季之前,工作人员就在博物馆前面种了一排樱花树。先前种下的一批适宜暑期成活的植物也已经萌芽绽放,在初秋的徐徐凉风下摇曳。

透过西馆的落地窗,可见远处的狮子山,近处的公园绿地与水体空间,室外景观与展馆陈设相映成趣。

透过玻璃可见远处狮子山

在苏州就能欣赏大英博物馆的罗马文物

步入二层的国际交流馆,宛若置身国外的博物馆。这里正在展示“古罗马:城市与帝国”,展品均来自大英博物馆。

国际交流馆 “古罗马:城市与帝国”展览现场

巴克斯和阿里阿德涅婚礼图案石棺 公元2世纪

苏州博物馆西馆定位为世界文化和中国文明的展示和体验中心,博物馆在二楼特设一个国际交流厅。据谢晓婷介绍,国际交流厅首期在展的是他们跟大英博物馆合作的一个5年期的世界文明史的展览,第一年展览的是古罗马文明,从大英博物馆借展267件文物,其中包括11件雕塑作品是大英博物馆为苏博西馆量身定做而修复的作品。

展厅内的雕塑

雕塑

“苏州博物馆目前有10家境外友好博物馆,分别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都跟我们有密切的交流和合作,首期我们选择大英博物馆,因为它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它的馆藏非常丰富,接下来我们会有不同主题的轮换。”谢晓婷说。

据悉,开幕展览“古罗马:城市与帝国”是大英博物馆该序列展品首次在亚洲集中展示,展期一年。藏品文物涵盖了大型雕塑、工艺品、绘画以及金银币等珍贵文物,既追溯了“永恒之城”罗马的起源发展,也展现了疆域广阔的罗马帝国如何吞吐和辐射欧亚非文明的过程,具体而微地讲述世界文明交流互动的故事。

雕塑

展览现场 雕塑

罗马帝国的版图最大时达到约500万平方公里,人口多达1亿人。罗马的占领带来了罗马的语言拉丁语、法律、习俗、货币制度甚至宗教信仰,然而,整个罗马帝国内部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因为当地居民将罗马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从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新文化。

壁画

据该版块策展人萨姆·穆尔黑德介绍,古罗马帝国的大多数博物馆只收藏本地区的文物,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为数不多收藏了来自整个帝国的各种不同藏品的机构,因此也是世界上少数可以试图讲述罗马从公元前753年的罗穆卢斯和雷穆斯到一千年后接受基督教这段完整历史的几个展览之一。

雕塑

本次展览突出展示了罗马从一个小城市发展壮大过程的一些关键人物,主要有尤利乌斯·凯撒、马克·安东尼、阿古利巴、屋大维,还有入开放罗马斗兽场的提图斯、在英国北部修建城墙的哈德良等。此外还有女皇的展示,最重要的是福斯蒂娜一世,古罗马广场上还有为纪念她而建造的一座神庙。

展览的内容还远非这些,许多物品,如一顶制作精良的阅兵式头盔,展示了罗马的军事力量,核心展品包括雕塑、马赛克、壁画以及部分家具和器皿,所有这些都展示了罗马时代的奢侈生活。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青铜、大理石、宝石和玻璃。

图密善金币(击败日耳曼) 公元86年

图密善金币(击败日耳曼) 公元86年

此外还有充满异国情调的雕塑,如来自被称为叙利亚东部的绿洲的小镇帕尔米拉的雕塑。精美的珠宝表明罗马已远至印度、中国等东方国家建立贸易联系。

在饱览罗马的辉煌和罗马帝国的富饶之后,展览的最后展示了罗马人的葬俗,你可以思考罗马人的死亡,甚至是帝国的死亡。罗马帝国衰弱了,但它的荣耀在很多方面都延续了下来。

马赛克镶嵌画

马赛克镶嵌画 公元4世纪

画里画外“狮子山”相映成趣

古代书画收藏一直是苏州博物馆的特色大宗藏品,苏州博物馆西馆也特设书画厅,新馆开放之际推出“书画苏州——馆藏历代书画特展”,展出自宋迄近代书画精品58件/套。

据策展人介绍,展览分为两条主线,一方面贯通古今,以宋代写经、元代《七君子图》、明代吴门四家书画、晚明徐渭《咏墨》《咏剑》、清代扬州画派、近代海上画派等精品追溯苏州地区书画发展脉络;另一方面,以“苏州”为立足点,挖掘书画中呈现的江南地域文化,多维度展示苏州的书法、绘画艺术。

书画厅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起自注重法度的唐宋写经,兼及传世量稀少的宋元书画珍品;至明代,浙派、极具苏州地方特色的吴门画派、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以徐渭为代表的晚明书法作品依次呈现,蔚为大观;及清代,四王、扬州八怪和海上画派的书画作品各具特色;延伸到近现代,则有张大千和苏州画家吴湖帆的部分作品。

展览现场 元 七君子图 卷(局部)

展览现场 元 七君子图 卷(局部)

其中,不乏影响中国书画史的重量级展品。

元 七君子图 卷(局部)

元 七君子图 卷(局部)

镇馆之宝,元代《七君子图》,将时隔数年再度与观众见面。该卷汇集了赵天裕、柯九思、赵原、顾安、张绅、吴镇六位元代名家绘制的七幅墨竹图,可以说是存世作品中品相最佳的墨竹卷。除画面精致以外,《七君子图》自清代以来流转有序,曾是过云楼主人顾文彬的珍藏。

咏墨

咏剑

馆藏徐渭狂草《咏墨》《咏剑》,是其书风登峰造极时期的代表作。由于立轴纵高超过3米,此前受展厅规格限制从未展出,此次将在西馆首次合璧展出。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