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马未都:司马光根本没法砸缸,宋代烧不出大缸!不料被一成语打脸

2021-09-26

我国古代有很多的寓言故事流传至今,还有很多成语都是从这些故事中产生的。这些故事有的是神话现象,有的则是真实发生的,比如夸父逐日就是典型的神话故事,而凿壁偷光就是真实发生的。

其中还有一些故事,它的真实性引起了争论,马未都认为司马光砸缸就是虚构来的,因为在宋朝时候根本烧不出大缸,他也没有办法去砸缸了,但是却被一个成语反驳了,到底是哪个成语呢?

编辑兼文物收藏家

马未都的名气还是比较高的,他原本是一位编辑,后来又做了文物收藏家,还拥有一家博物馆,他的家庭条件非常不错,父母都曾受过教育。

他在那个动荡时期还曾经下乡做过知青,25岁的时候开始做了文学创作,后来发表了自己的小说,因为在文学上面很有天分,当时的一家杂志社还专门邀请他做了编辑,后来他和好友一起创作了一部电视剧。

随着电视剧的播出,他的名字也被大家记住了。之后在从事编辑工作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很多文物,渐渐地对文物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出现在各个古玩市场收集各种古玩,他收集古玩并不是为了等着它们升值赚钱或者是自己欣赏,完全是因为对古玩背后的故事感兴趣。

1996年他还建立了一家博物馆,里面放满了他的各种收藏品,有价值连城的珍品,也有一些古代常见的生活用品,甚至还有古代家具,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砸没砸缸?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流传至今,故事内容非常的简单,小孩子掉进了缸里爬不出来,司马光看到身边人慌得毫无头绪,干脆拿起一块大石头将缸砸破,救出了其中的小伙伴。

但是马未都却认为这个故事并不存在,因为在他看来当时的人们根本烧不出这么巨大的缸。实际在宋史中就有关于这个故事的详细记载,只不过当时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

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稍显陌生,但在个别农村地区其实还是可以找到的,它是古人用来装粮食的一种器具,相比缸来说他的肚子更大,底和口都是比较小的。因为这样的造型,如果有个小孩子掉进去的话,确实不好爬出来,因为口太小了。

宋朝人到底能不能烧出缸来?

古代生产水平落后,技术也不是很发达,很多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在那一时期根本就造不出来,就是因为技术的局限性,马未都先生认为宋朝人根本烧不出巨大的缸,在他看来体积小一些的缸要求不高,还能够做得出来,但是体积巨大能够装下一个孩子的缸,已经远远超越了宋朝当时的生产水平,他们应该是做不出来的。

但在历史上也有一些相关记载,可以证明在宋朝之前人们就已经能够做出大缸了。仰韶遗址中曾经出土过大缸,距今已经6000多年了,相比宋朝更是早了不知道多少年,也就是说我们国家6000多年的原始人就能够凭借当时落后的技术烧制出大缸,即使这一技术没有任何的发展,只是一味延续下去,宋朝人应该也能够烧得出来。

另外就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成语了。醯酱千缸这个成语可能大家看起来有一些陌生,因为这个成语我们日常用得非常少,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指的就是酱油和醋非常多的意思,古代人已经掌握了这两种调味品的生产方式,每天生活都需要它。

在地方也曾出现了大型的生产厂房,专门酿制醋和酱油,像我们如今在一些广告中也可以看到酿制酱油和醋都需要用到大缸在缸中粮食经过发酵,最后出现酱油和醋,然后进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成语也表明在汉朝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用大缸来酿制酱油和醋的情况,也就表明汉朝时候百姓还是掌握着制作大缸的方法的。

结语

从汉朝到宋朝距离的时间也不是特别久,虽然中间发生了一些战乱,但这种基础的生产手段应该也不至于流失,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宋朝的人也是可以制作出大缸的。

马未都对于历史真实性的探究,对于文物的保护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认为宋朝人做不出来大缸,这种判定其实出现了错误,但通过这种探究精神,也让我们了解到了缸的发展,因为有像他这样的人的存在,我们普通人才会对古代历史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