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辛云霞|《二十四城记》:青春与梦想的失落
《二十四城记》:青春与梦想的失落
文/辛云霞
(2010-11-23 16:01:36)
晚上看贾樟柯的电影《二十四城记》,影片讲述成都一个军工厂五十年的变迁。厂的变迁其实是社会的变迁,人是沙砾,被大浪挟裹着,向前向前,终被弃至在荒凉的沙滩。
影片的风格非常特别,几乎没有什么情节,都是一个个的人在讲述,类似纪录片。
1958年,一家东北的工厂内迁西南。一大批人从繁华的大都市,被命运的大手播迁到大西南的山沟沟。吕丽萍饰演的大丽,就是这被命运播迁的一分子,她从沈阳来到成都,成为工厂的第一代女工。千里之遥的迁徙带给她难以释怀的往事,她三岁的儿子就是在迁徙的途中,永远走失,再也找不回来。她在这家军工厂里,销蚀了青春,奉献了热情,退休后,却只能领着少得可怜的退休金,蜷缩在灰暗逼仄的厂区宿舍里,落寞地喝着白水煮的面条。
陈冲饰演的小花,是第二代女工。在厂区一家简陋肮脏的小理发店里,她靠窗坐着,从窗口透进些许亮光,一张不再年轻的脸由此变得明明灭灭。
七十年代末从航校毕业,本来想留上海的,可是二十几个平米的家住着六口人,弟弟和父母住外间,她和两个姐姐挤在套间,逼仄的很。“那,只好走啦,于是来了成都,到了军工厂”。
刚到军工厂,上海来的小花们在二食堂打饭,二食堂那个挤哟。原来一食堂、三食堂的青工都到二食堂来了,要看上海姑娘。他们叫小花“标准件”。“最初也不知道标准件是什么意思,后来才弄明白,原来就是厂花”。
给小花写情书的人很多,连厂里的小姐妹都嫉妒了。后来小花认识了厂里教电大的老师。他家庭条件好,两个人也很谈得来。厂里另有一个青工,很喜欢小花,他自己给自己写情书,下面签的却是小花的名字,还把这些情书四处拿给人看,说小花爱上了他。电大的老师不愿意了,不管小花怎么解释都解释不通。“那,没办法了,只好分手”。
后来厂里效益不好了,小花被拉去销售科,说人长得漂亮又是上海人,做公关小姐蛮合适。“什么公关那,就是四处陪吃饭陪喝酒,把胃都给喝坏了”。
小花从外地回来时,厂里小姐妹的孩子都上小学了。有人给小花介绍对象,“都是离过婚的,进门就给人当后妈,当然不愿意”。
厂里彻底不行了,小花就自己做生意,就是贩贩炒花生啦,贩贩毛线啦,也开过饭店,都做不好,也就不做了。这时候,小花的小姐妹们也大多离了婚,“一大群中年妇女就聚在一起,唱唱歌,扮扮越剧,无非就是打发日子”。
后来一个老板模样的人主动找来要和小花处朋友。他是附近山村的农民,他说,他年轻的时候在军工厂门口摆摊,经常看到小花,说,那时候觉得他们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现在,有钱了,发达了,觉得有资格来找小花了,被小花一口回绝。“我现在虽然不再是标准件,但也不是废品件,非要等一个暴发户来收留。一个人过,也蛮好的”。
陈冲软糯的上海普通话在长镜头里响着,三言两语就把自己的一生交代了。说“一个人过也蛮好的 ”这句话时,她重重叹了口气,那一生叹息里有无限的悲凉。
赵涛演第三代厂花娜娜,八十年代出生的娜娜已不再留恋工厂,实在点说,也没有工厂可让她留恋,曾经轰轰烈烈、红红火火的工厂已到了瓦解的边缘。她不上班,帮人去香港扫货,心安理得地从有钱的阔太太手里拿提成。她充面子贷款买车,和第N个男友住在高档的小区里混日子。似乎比吕丽萍、陈冲们过得爽气得多。
灰色的厂房被一片片推倒,位于市中心的土地被房地产公司购买,开发商在林立的塔吊中建起了新楼盘,一片花团锦簇。古诗云: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华。这座新开发的楼盘就被叫做“二十四城”。
但看似绮丽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多少普罗大众无尽的青春与梦想、伤感与悲愤、惆怅与失落啊!
作者简介:辛云霞:媒体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有散文集《女人笔记》出版。
编辑:马学民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