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普通观众,我们在故宫看书画大展时,究竟在看什么?
1.今年必看的展
周五一早,淅淅沥沥地下起了秋雨,宫殿台基上的龙口中水流如注,整个故宫都笼罩在濛濛的雨雾中。我匆匆忙忙从单位乘地铁赶到文华殿时,鞋袜湿透,发梢滴水,形容狼狈,和“风雅”两个字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即便如此,文华殿的“林下风雅”展却是必看的。
从今年开始,故宫博物院要举办4期“故宫博物院藏历代人物画特展”系列展览,第一期主题是“庙堂典范”,此次“林下风雅”为第二期,策展方从院藏人物画中,选取了76件珍贵画作予以展示,其中不乏精品,比如周文矩的《琉璃堂人物图》卷、赵佶(传)的《听琴图》卷、李唐的《采薇图》卷、王振鹏的《伯牙鼓琴图》卷、文徵明的《兰亭修禊图并书兰亭序》卷等等。
第三期和第四期也已被官方“剧透”,分别是“闺阁红粉”和“风俗百态”,同样非常值得期待。
2.视角升维
我参加的这次观展活动,组织方是腾讯文化,我因此有幸现场听到了中央美院邵彦教授的讲解。
在观展前,她上来先问了我们一个问题:
与“穷而后工”的诗文创作不同,其实艺术消费是有门槛的,艺术创作成本并不低,尤其在物质条件和传播途径都并不发达的古代。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创作这些高士画?人们又为何会购买、消费和收藏?
这一问可谓石破天开,揭开了一个我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的观展角度。
是啊,我只道高士画是文人在寄托隐逸情怀,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高士画之所以能成为人物画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又是什么原因在驱动?
邵老师提到,这背后可能有着深厚的宗教原因,也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体现。
有学者近年来研究表明,高士画中有着很多道教修仙的元素:石笋一样的远山,青绿的色彩,角色手中的玉麈,身后的洞门,松竹之类的标志性元素,以及高士们所从事的琴棋品茗等活动,其实都有着道教中逍遥清净、得求长生的意味。
比如《采薇图》中的伯夷叔齐,传统印象中都将他们作为气节清高、不食周粟的形象去看待,但有学者就考证认为,也许这幅图原本并没有那么多的政治意味,二人所采的也许并非是用来果腹的薇菜,而是药草。
邵老师解释道,这正是为什么人们会去创作和消费高士画的原因,因为从某种角度说,它也算是一种宗教画,寄托了人们在山水林泉中得道成仙、超越生死的愿望。
她说:人们总会愿意为焦虑买单的。
(以上内容为个人理解,未经邵老师本人核认)
3.宫殿中的林泉
而不论文人画中的宗教意味到底有多少,邵老师所说的“焦虑”二字真是点睛,一笔戳到了展览的题眼之上,也戳到了我的心头。
作为非书画艺术专业的普通观众,我们在看“林下风雅”展的时候,到底在看什么?
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这个展览是一次丰富的视觉盛宴;对于专家学者而言,它是一次极佳的研究机会;而对于滚滚红尘中,每一位为了生活目标而奔波的普通观众而言,这个展览无异是一剂心灵的“清凉贴”。
在专业的流派传承、线条质量、布局笔法之外,或许,我们也能get到它传达出的那种意境和感受。
任伯年的笔下,许由在泉边洗耳。
戴进的画中,商山四皓在松林下对弈。
明人仿托李公麟的笔法,以白描加题记的方式,画出了竹林七贤豪迈不羁的气度;
王仲玉则承袭了元人余韵,画出了一个飘逸潇洒、执卷而行的陶渊明…
李谧在华喦的秋林中静静读书。
李白在崔子忠的山中收集云雾。
你能闻得到卢仝身边老妪新烹的茶香,能听得到宋徽宗指下古琴鸣响…
这里是东晋永和九年的暮春之初,会稽山阴兰亭之下,众人曲水流觞,仰观宇宙之大;
转过身,却又到了北宋元丰初年的汴京城内,驸马王诜的府邸中,苏轼和他的朋友们正在交谈唱和…
山水空濛,云雾飘渺,松竹交翠,这是一个大斧劈皴,铁线勾画的世界,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被彻底打破。
这繁华都市最深处的文华殿,这庙堂中的庙堂,此刻就是一座山林。
而看着这些高士们出尘的面容、高蹈的气度,遥想千古之下他们的风流轶事,一时间,自己似乎也置身其中。
你为止焦虑纠结的,好像都不再那么重要;面对生活中求而不得的种种,也生出了几分忘怀得失、顺其自然的达观和勇气。
4.Apart from the world
袁克文是民国四公子之一,袁世凯的次子,十分爱好书画收藏,但后来,他的多年珍藏却被一个小妾给卷走了!剩下的,只有一副陈洪绶的《西园雅集图》。袁克文在题跋中回顾了这段经历,饱经半世沧桑的他感叹道,对于这幅画:“每一经览,意兴辄远…与云姬对酒观之,虽处烽火鼓鼙之中,恍若山林云霭间也…”
高士画能带给我们的,不也正是这种“Apart from the world”的体验吗?
邵老师对每幅展品都进行了讲解,观展结束时,已经是中午一点半。
拿着伞走出殿门,雨势暂收,秋空中阴云低垂,空气清新湿润,像是殿中的云雾弥漫了开来。
我就这样趁着这“山林”的雾气,走回了地铁的人流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