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德到湾区,从经济到人文:南方文学盛典主题研讨会举办
9月25日,2021南方文学盛典主题研讨会“凤凰栖枝:从顺德到湾区,从经济到人文”,在顺德北滘文化中心召开。南方文学传媒盛典秘书长刘炜茗主持了研讨会,南方文学盛典的评委谢有顺教授、作家魏微、申霞艳教授、诗人黄礼孩、诗人凌越、文学评论家李德南、书评人刘铮,与顺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何鸿佳、北滘镇党委委员梁淑艳等嘉宾一道,对顺德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建言献策。
与会嘉宾合影
顺德位于珠三角腹地,改革开放40年来,顺德始终坚持工业立区、坚守实体经济不动摇,涌现出美的、碧桂园等众多世界级企业,经济成就举世瞩目。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顺德是岭南文化的一颗“明珠”,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之际,顺德如何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吸引人才,全方位打造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人文气息浓郁的宜居城市,是社会各界都在关心的话题。本次研讨会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从各层面为营造顺德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营商环境进行充分讨论和交流。
融合与坚守,什么是顺德文化?
顺德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何鸿佳在发言中说,“十有顺德”,即地区有实力、区位有优势、产业有龙头、企业有气度、空间有潜力、服务有温度、城市有品质、生活有品位、交流有圈子、人才有新发展,是顺德人民的共识。
何鸿佳
这“十有”来自顺德的底气。作为中国制造业规模最大、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县域之一,顺德已经连续十年位居全国高质量发展和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一位。同时,顺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岭南文化精髓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它具备经济的实力和文化的潜能,应该被更多人了解和热爱。近年来,顺德展现出汇聚英才促发展的十足热诚,他希望通过南方文学盛典的社会影响力能“引来凤凰栖高枝”。他特别引用顺德区长王勇的话说,要让人才到顺德寻“味”,也要“寻位”,寻得自己的发展位置,更要在顺德“寻未”,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随后,北滘镇党委委员梁淑艳向大家介绍,北滘古称“百滘”(滘音jiào),意为百河交错、水网密集之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滘”字多用于珠三角一带的地名,鲜少人知。发展到今天,顺德北滘镇,或许是叫“滘”的地名里最为著名的一个。
梁淑艳
她说,南方文学盛典与顺德结缘八年,以每年一次的文化事件激活了本地的文化资源,不仅让文学成为顺德的名片,也将顺德的魅力向全国、全社会进行了传播。她还认为,工业集中、经济发达的顺德是一座天然的写作“富矿”,她鼓励本地写作者多关注本地题材,希望顺德的文学力量更多被关注、被看到。
美食是顺德的另一张亮丽名片,央视纪录片《寻味顺德》更是让顺德美食红遍全球。在北滘餐饮协会会长、美食企业家苏志潜看来,餐饮行业一直在探讨年轻人的需求问题。传统的顺德菜注重“鲜”,但是年轻人不一样,他们不是吃顺德菜长大的,他们是“世界口味”,法餐、意餐、日韩料理都在他们的菜单上面,所以顺德菜也做出了相应的变革,烹调的手法上,吸收融合了其他菜系的特点。
苏志潜
从顺德菜出发,苏志潜对顺德文化进行了整体的思考,他说自己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顺德人开始有一个困惑:什么是顺德?什么是顺德人?顺德地处大湾区核心,北有广州南面深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改革开放以来吸引了大量外地人才。外地人的大量涌入对本地文化造成了冲击,今天的顺德正是在这种融合与坚守中不断发展而来的。
围绕“什么是顺德文化”的问题,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进一步指出,现代性是顺德乃至整个大湾区文化的核心特点。因为在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过程中,大湾区是最早面向世界,最早开放,最早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的。
谢有顺
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向后看、回望,但大湾区文化不同,它是一个有前瞻的,有未来主义气质的文化,这是极大的优势,也是广东包括岭南有别于北方文化的重要的区别。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顺德人的思想观念也经历了巨大的冲击。每个人都离不开所处的地方,地方会影响和塑造你的选择。如何重新理解地方和“我”的关系,这是永恒的命题。
讲好顺德故事需要兼顾内、外视角
如何滋养顺德人文生长?广东省文学院院长魏微认为,顺德可以借鉴东莞发展客家村的经验来发展艺术村,引进外省名家。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申霞艳表示赞同,并分享了自己在深圳图书馆做讲座的经历:“每一年来这么多名家学者,他们跟当地人直接交流,说不定哪一句话就落在了年轻人的心里面,某位年轻人后来成为作家,可能就是因为听过谁的一场演讲。顺德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意愿,我觉得未来是可期的。”
申霞艳
如何讲好顺德故事?广州市文学创作研究院作家李德南希望顺德的作家可以多多讲述顺德的故事,这种内在的视角,是其他外来的作家没办法替代的,必须靠在顺德生活的文艺家来完成。其次,李德南认为顺德应该多多创办内刊。内刊对地方文艺的繁荣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新人作者在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如果能有一个发表的平台,就能够较好地保持创作热情。长此以往,一个地方的写作者就会越来越多。
李德南
谢有顺进一步补充,除了内在视角,外来人的经验也不能忽略:“我既不太想看外来者直接写湖南的,我也不会特别想看他直接写在顺德打工的,因为工厂经验千篇一律。我最想看到的是,一个外来者从湖南老家来到了广东这个地方,究竟经历了怎么样的一种变化?内心怎样裂变?我觉得这是非常独特的题材。”最后,在场参与研讨的嘉宾都希望,不论是顺德本地的作家,还是来到顺德的作家能珍惜自己脚下的热土,写出属于顺德的故事。
中国文化版图需要顺德声音
谢有顺从“文化与地方”的角度展开论述,他首先借鉴了钱穆先生的观点:中国文化从来不是以一个地方为中心的,不像伦敦之于英国文化,巴黎之于法国文化,在中国的历史进程当中,出现了很多个文化中心。文化中心不但一直在移动,而且可能出现多中心的情况。同时,文化中心不一定是政治、经济的中心,小地方也有可能实现文化上的突破。比如扬州八怪、江西诗派、桐城派。
他说:“不要小看地方的意义,小地方也可以有大气魄、大抱负。顺德作家把自己置于全国文化版图中来看待,不要靠主流文化侧目、照顾,而是自己要积极发出声音,主动交流,和全世界对话。”
刘铮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主编刘铮就“顺德在整个中国的文化版图上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的问题继续深入讨论,他认为这个问题单就中国本身来说不容易想明白,和其他国家做横向比较也许会得到一定的启发。“法国文化中的巴黎、英国文化中的伦敦都是很难撼动的,但是英法两国的许多工业城市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比如法国的里昂、英国的曼彻斯特都有丰富的文化经验,也有独特的文化成果。我想,顺德在整个中国的文化版图上很难扮演北京、上海这样的角色,但是是否可以去扮演里昂、曼彻斯特这样的角色?我觉得这个是很有可能的。”
同时,刘铮表示,文化的发展会随着时代、潮流在地理上有变迁,美国的文化中心是在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但是后来就转移到了工商业发达的纽约,长远来看,新的地方会崛起,这与地方城市的性格和它能够为文化提供的给养有关。
刘炜茗
会议接近尾声,南方文学传媒盛典秘书长刘炜茗总结:“文化在城市素质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南方文学盛典来到顺德也是希望在提高城市人文素养方面能够起到一点微小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