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战国漆器

2021-10-08

2012年初,新版百元人民币上的一个图案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这个图案很像是三只猫,其中两只呈跪拜状,因此被许多的网友称之为是跪拜猫。

其实所谓的跪拜猫,它就是两千年前战国漆器上的几何云纹图案。战国漆器是战国时代用漆在木、织物等材料做成的器物,胎骨上涂饰并装饰图案花纹的工艺品。

战国是漆器工艺史上一个重大发展时期,出土的漆器品种很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的特性,并将其调成各种颜色用作美化装饰的国家。

早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古人就认识到漆的性能。人们发现将漆树中割取的生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不仅坚固耐用,而且色泽华丽。从此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种名为漆器的工艺品。

1973夏天,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出土了一只新石器时代的木质漆碗。这支漆碗的年龄超过六千岁,是迄今发现的中国人最早使用的漆器。

从史料记载来看,夏商周时期中国的漆器工艺仍然处在萌芽状态,直到战国时代,青铜器逐渐隐退,漆器才开始粉墨登场。与青铜器相比,漆器具有轻便、易洗、隔热、耐腐等优点,也更广泛的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据史记记载,庄子年轻时就曾做过管理漆器的小官,由此可知战国时漆器生产规模已经很大,还设专人管理。

这是1966年在湖北江陵望山出土的彩绘透雕小座屏,五十一只动物交错穿插回旋盘绕,堪称战国漆器的代表作,但像这样的战国时期的漆器在当时考古发掘中却极为少见。

直到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才使得后人终于有机会大开眼界。更巧的是在这次考古发掘当中出土的第一件文物就是一件漆器。1978年5月21日,曾侯乙墓挖掘工作已经进入排水阶段,此时考古人员突然发现不远处的水面上飘来一件东西。

这是一个类似鸭子的器物,但是没有头。随后人们在曾侯乙墓西一具陪葬棺里又发现了类似一个鸭子头的构件,与刚刚水中漂浮的鸭子形状集合正好凑成一对。细看之下原来并不是鸭子,而是一只鸳鸯。

这件鸳鸯盒长21.1厘米,宽12.5厘米,高16.5厘米。漆盒内部挖空,顶部一个小盖子可以活动,很有可能是女子用来放针线或者化妆品的盒子。漆盒全身涂满黑漆,用艳丽的红黄两色描绘出装饰图案,简单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宫廷中乐舞的生动场景。

曾侯乙墓一共出土了二百三十多件漆器,是出土漆器最多的先秦墓葬。

春秋战国时的漆器多用厚木胎的制作工艺,木材制成后先涂漆,再绘制各种纹饰。纹饰以自然景象纹、动植物纹、几何纹为主,样式更加富于变化。红黑两色是漆器的主色调,跳跃的色彩形成了强烈对比,赋予了漆器浪漫的气质。

战国时期,楚国漆器尤为突出,而湖北正处于楚文化的中心地带,恰到好处的气候条件也为这里漆器的千年不朽提供了天然的屏障。湖北地区雨水较多,漆器长期泡在水里,有效的隔离了空气对漆器的腐蚀才得以保存完好。

战国时期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后世漆器更是有着深远影响。宋元时期,雕漆则成为漆器成就的代表作。

而清朝漆器更崇尚繁琐和精细的风格,漆器生产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不仅如此,中国漆器工艺还流传出去,深深的影响着东南亚和日本的漆器工艺。

中国古代漆器从他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诱人的光泽,鲜明的色彩,缤纷的修饰,营造了一个溢彩流光的美丽世界。直到今天漆器仍是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脱胎漆器、扬州镶嵌漆器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瑰宝。

漆器的颜色和图案也应用在了很多设计上,譬如我们都非常熟悉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

正如百元人民币上战国漆器的几何云纹图案,它代表的是一种图腾崇拜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和意愿。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