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千年古村走进鄞州,感受千年宋韵的流动与传承

2021-10-10

甬派君有话说

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甬派客户端联合推出专栏——《社科·宁波记忆》,对宁波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一次新的梳理,带你一起寻觅历史遗迹,回望甬城名人,欣赏民俗文化,让城市的根脉更加清晰可见,让城市记忆更加丰满弥久。

浙江省委文化工作会议指出,千年宋韵文化是浙江最具标志性的文化名片,要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让千年宋韵在新时代“流动”起来、“传承”下去。千年鄞州,从王安石治鄞、王应麟和《三字经》到两宋名相、海丝文化,留下了多处宋代文物古迹和多个名人故事,拥有丰厚的宋韵文化资源。10月,栏目将带读者走进鄞州10个古村古街,感受千年宋韵的流动与传承。

图为东村“宰相银杏”。

东村南村

昔宰相故里,今美丽新村

在东吴镇东村,有一棵巨型银杏树,树高15米左右,树冠直径近18米,主干粗得需要7人才能合抱,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树龄800多年,是目前鄞州区树龄最长的古银杏树

据说,这棵银杏树由南宋丞相史浩所栽,今被人们称之为“宰相银杏”。据《鄞县通志》记载,“宰相银杏”曾遭遇“火焰熊熊”,土人救之,“树仍无恙,犹绿茵缤纷”,可见“宰相银杏”早已与当地的历史文化融为一体。

东吴镇区根据聚落的块状结构,划分为东南西北4村,其中在东村和南村,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南宋鄞人“一门三相、四世二王、七十二进士及第”的佳话

在南宋15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四明史氏从社会底层起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最终跃至卿相的显贵地位,史浩就是其中之一。据载,史浩的母亲一直住在东吴,史浩为官后回乡省亲,母亲告诉他这里河道不畅、常年水患不断,于是,史浩就命人开挖了两条河,即门前河与后门河,就是这两条河,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东吴人。

除了史浩,其孙史嵩之同样曾官拜宰相,在南宋政治、军事上都颇有建树,被誉为“一代能相”。此外,史浩的祖父史诏大力倡导“孝悌、睦姻、任恤、中和”的八行准则,幼子史弥坚也因人格、才学在当时备受推崇,均留下了优良家风。

史嵩之告老还乡后,居于门前河南,其显赫的门庭、壮观的墓道、雄伟的石雕以及自建的功德寺等,都为东吴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遗迹。过去,在临河的石弹路边,曾开设过大小木作、箍桶、石匠、钟表、染坊等手工业店铺,极大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色彩。而在门前河上,至今还有一座连接东村与南村的府前桥,又称“三溪桥”,始建于宋,兼具宋、明、清建筑风格,恰似一部桥梁建筑风格的演变史。

而今,褪去了王侯将相的光鲜,虽然生活回归平和、低调,但先人的勤劳肯干终被保留了下来。目前,东村共有大小企业30多家,村内古树古桥碧水长流,既有淳朴的乡村气息,又有繁华的城镇风貌。

在南村,近年来老年活动中心、文化礼堂、独立堂檐、生态公厕等陆续建起,东吴龙头企业日月集团还出资捐建了一座“日月亭”,供村民歇脚、纳凉。2019年,南村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波大学中国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剑平受聘担任东吴镇党委兼职委员、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并积极推动设立全国千村观察点,将南村接入了全国乡村振兴的顶级研究网,自此,南村的乡村振兴也迈出了全新的步伐。

今年,南村在围绕东吴镇建设“美丽智镇”、切实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和村民文明程度的同时,在保障正常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全面启动了农田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图为走马塘村内著名的“蟹肚脐”池塘。

走马塘

传正气家风,历千年不衰

9月,天气转凉,姜山镇走马塘村村口池塘的荷花已过了最盛时期,但一眼望去,荷叶依然碧绿,在马头墙的映衬下,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宋代理学家、著名诗人周敦颐评价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荷花这种品质,极其符合千余年来走马塘村陈氏家族的发展与变迁。

据记载,从北宋到明代,走马塘共出过76名进士,其中南宋时期的占到54名。所有的进士都有榜可查,曾经还出过一位状元,即十二世陈祖仁,当年放的皇榜即为“陈祖仁”榜。由此可见,走马塘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进士第一村”。

走马塘的发展最早可追溯至千年前。北宋初年即公元988年,陈矜奉命到明州(今宁波)任知府,在举家从长州(今江苏苏州)迁往明州后,陈矜在当地兴修水利,各项工作任劳任怨,深受百姓们的爱戴。然而到任后第三年,积劳成疾的他死于任上,死后葬于茅山。当地百姓特地建了“忠惠庙”纪念他,就是现在位于鄞城大道南面、奉化江大桥东面的“常浦庙”前身。其子陈轩为父守墓,举家迁至距茅山以南5公里的走马塘,从此扎根这里繁衍生息,一直传至如今的38代。

千余年来,走马塘的陈氏子弟以耕读起家,兴学重教。陈氏家训中有云:“读书为重,次即农桑。”江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普通人家为了生计,多以农耕为重,但陈氏家训则是把读书放在了首位,可见这也是走马塘村历代能出那么多进士的关键因素。陈氏家训又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古时候的社会地位排名分别为士农工商,商人被认为是最下等的行业,但是走马塘陈氏先人却认为,只要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即使是从事手工业或者从商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行行出状元。从中,又可见陈氏祖先的开放与包容。

说起走马塘名称的由来,这里还有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也充分说明了陈氏后代一直遵从着“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祖训。据传,走马塘最初名为“庆丰里”,因村西的庆丰桥而得名。到了北宋徽宗时期,四世祖陈禾身为右正言,作为言官,他不畏强权,直言进谏,上奏宋徽宗宠信童贯,罪行罄竹难书。宋徽宗闻言大怒,欲拂袖而去,陈禾却上前一把拉住了宋徽宗衣袖,不料用力过猛,把龙袍的衣袖给扯破了。陈禾当即说“陛下不惜碎衣,臣不惜碎首”。虽然当时宋徽宗被陈禾的言行所感动,但由于奸佞当道,得罪了权贵的陈禾还是被贬了官。宋徽宗晚年时,想起了陈禾这位敢于劝谏的忠臣,特赐“庆丰里”为“忠孝里”。自此,凡经过此地的地方官员,皆需“文官下轿,武将下马,牵马而过河塘”。久而久之,走马塘的名称便流传了下来,并沿用至今。

陈氏家族守诗书礼乐,忠孝节义的气节代代相传。史料记载,八世祖陈大寅在守卫西河州(今四川与甘肃的交界口)时,蒙古兵突然袭城,陈大寅在援兵未到的情况下,带领士兵坚守城池,最后城陷而不降,与家人一同在西河州殉难。

走马塘不仅历史上有过76位进士,近代也出了不少专家和教授。中国核农学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子元曾多次来走马塘寻根。陈子元的父亲陈贤本13岁就离开宁波到上海打工,后来创业成功,被后人称为“中国呢绒第一人”。陈贤本遵从祖训,极其重视子女的教育,因此陈子元兄弟姐妹9人,全部接受过高等教育,这样的家庭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实属罕见。

走马塘家风传承人陈言行,其曾祖父是走马塘百年诊所的当家人,其祖父和父亲都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他说,父母从小就教育他们一定要多读书,学习就像吃饭睡觉那般自然,现如今,陈言行也非常重视儿孙们的教育。

好的精神文化和家训家风的持续发扬,转化成了现实的物质力量,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现在的走马塘村,依然保持着宁静低调的建筑氛围,村民们互帮互助,以争当志愿者为乐趣。显然,走马塘的家风家训现象,值得深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