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一本书点赞一座城之绥化|烂漫山花耀海伦

2021-10-13

一座城市宛如一本细节丰富的图书,一本好书也会点亮一座城、爱上一座城。想去了解、体会一座城市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底蕴,书是很好的切入点,只需通过作者的记录,读者便能看到一座城市这块土地不同时期的传统文化,捧书阅读,寻找城市中过去隐藏的故事与光阴,读一段先民奋斗史,犹如置身其中,看一篇精彩故事,体味这块古老土地的风土人情。

在松嫩平原腹地的海伦,就有这样一本《东北民间故事》点亮了小城。激发了人们诵读探寻古老民间故事的热情。

海伦,这片黑油油的土地天然富硒,被誉为黑土硒都。尊享寒地黑土的优越条件,坐拥绿色富硒的优势资源,盛产大豆、水稻、玉米等主粮和杂粮蔬菜等。

大自然在馈赠丰饶物产的同时,也赋予了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厚重的人文传统。

北派二人转和海伦剪纸做为这座城市的名片誉满华夏。

我省著名民俗作家李海生先生所著的《东北民间故事》荣获全国第十三届山花奖,使海伦的民俗文化更是别开生面,灿烂耀眼。

李海生,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海伦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这本《东北民间故事》是扎根文化沃土的民间传统世代延续,书中源于生活的民俗文化记忆处处可寻。

在东北,民间故事又称之为“瞎话儿”,会讲瞎话儿的人俗称瞎话篓子。只要时间允许,无论农闲猫冬,还是夜晚雨天,特别是搓苞米,包豆包时,瞎话儿篓子便打开话匣子,那捎带着民谣俗语唠家常一样的瞎话儿,给当时单调的乡村生活增添很多的美好色彩。

东北瞎话儿是民族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朵艳丽山花,千百年来,伴随着一代代东北人顽强绽放。瞎话儿随着那些会讲述瞎话儿篓子的故去而逐渐消失,今天已经变成了纯正东北大碴子味的口耳相传的人文活化石。为了不使这份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消失,民俗学者、海伦一中原常务副校长李海生先生萌生了“打捞”民俗文化的念头,致力让“瞎话儿”重现“江湖”。

从2009年开始,李海生利用业余时间走村串屯历时进行广泛田野调查,历时四年时间收集民间瞎话儿。期间采访屈指可数的瞎话儿篓子,把儿时记忆中爷爷奶奶们讲过的这些故事请他们重新讲述,进行比对印证。做了上百万字的采录笔记,五易其稿,最后整理出55万字的《东北民间故事》。

4年里,他究竟走了多少村屯,访了多少老人,李海生说,他自己也记不清了,案头上摞起来一尺多高的采访手稿,就是他奔波的见证。

这本“大碴子味儿的《东北民间故事》分上下两册。书记录民间传说“文字是怎么有的?猴子的屁股为什么是红的?老牛为什么没有上牙?这些盘旋了几千年的问号在书里都有朴素的答案。人类文明伴随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许多当年未解之谜,现如今都已经“不是事儿”,而在当时,人们只能把自己的猜测放进“瞎话儿”里,所以一部“瞎话”就是一部口耳相传的民族文明史。

《东北民间故事》用东北方言采录,保持了原汁原味,语言通俗易懂,趣味性十足。内容包罗万象,上天入地,遐想联翩。邪恶的“妖魔”最后通通被消灭或遭受失败,通人性的“鬼怪精灵”,行人事,讲道义,知恩图报,是现实生活中善良事物的化身。每个故事里都潜移默化地发挥着益智、警世、励志的作用。

《东北民间故事》的出版,抢救了寒地黑土的民间文学。

该书出版后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广州日报》、《天津日报》《辽宁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媒体分别以《大碴子味的陈芝麻烂谷子故事》、《一套充满大碴子味儿的东北民间故事来了》等为题做了长篇报道,称《东北民间故事》是一本流传于民间的文化瑰宝。

2017年一举夺得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山花奖是与电影百花奖齐名的国家级大奖,属于中国文艺奖最高奖。李海生是东北三省唯一获奖者,填补我省十几年该奖项的空白。为我市乃至全省民间文艺工作争得荣誉。

2018年《东北民间故事》又获得第十届黑龙江省文艺奖一等奖。黑龙江省文艺奖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文学艺术创作、生产优秀成果的最高奖励,每两年评选一届。

2019年该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农家书屋推荐书目,正式成为政府采购书籍。

一朵山花绚烂海伦,一本书影响一群人,一部作品点赞一座城市,伴随“山花”绽放,《东北民间故事》这部民间文艺精品正在海伦的沃土上落地生根。

2018年4月23日,海伦市图书馆举办了4·23世界读书日“书香海伦·阅读相伴”《东北民间故事》大型诵读会。有一百多位老中青读者参加诵读。社区、学校、农家书屋,也多次开展了传讲诵读活动,雷炎小学还把《东北民间故事》做为校本教材进行研读。

《东北民间故事》在一座小城里掀起的一连串别具特色的诵读活动,正成为一种独有的、烙有“海伦”印记的文化现象,慢慢地温暖着这座松嫰平原的普通小城。

一本书,可能是我们认识接纳一个地方最柔软的媒介。《东北民间故事》之所以获得山花奖绝非偶然。它的获奖,让人们认识了海伦,认识了东北民间文化的绚丽多彩。

古老的东北民间故事如果不被挖掘出来,就成为了尘埃和碎片。

正是李海生饱含着对这片黑土地的人文情怀,在不懈的寻觅中完成了与历史、与山川、与天地、与前辈的对话,把东北民间故事挖掘并展示出来,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尊重历史就是尊重城市,也就是尊重这块土地上的人们。

如果现在不记录整理,多年后谁还能找到这株曾经绚烂的山花? 谁又能说明白当年这块土地上曾经创造了灿烂的民俗文化?

他那份对故土传统文化近乎狂热的寻觅和守望,令人肃然起敬,……

采访中,李海生这位富于文化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民间文化义士,充满忧虑地说,东北瞎话儿是东北农耕文化的缩影,流传上千年了,但是瞎话儿所依赖的“乡村”正在日益消失。他给我们列举了一系列数字:官方统计2000年全国拥有约360万个自然村,到了2010年,由于大量并村和城镇化,这一数字变成了270万。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共减少了90多万个村落。相当于一天之内就有250个自然村落消失。由于大量并村和城镇化,至今,全国的自然村已只有约200万个。村庄的消失,意味着几千年农耕文化的彻底萎靡。我们已经悲哀地看到了它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抢救挖掘成为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他说,东北民间故事如同东北广袤的原始森林那么丰富、生气勃勃,深不可测。但不可再生性。这个乡野的主题需要民俗工作者沉浸其中,不断地发现、积累和忠实地表达,只有对母体文化的虔敬、热爱和执着,才能激励着我们义无反顾地深入到田野、山坳、民间,风餐露宿、跋涉万里、年复一年,去抢救先辈创造的缤纷迷人的文化遗存,坚守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李海生继续扑下身子在民俗文化的百花园里耕耘劳作!

目前,他正在整理编撰消失的东北老歌谣童谣,对这些古老的歌谣童谣演唱内容、演唱对象、演唱方式进行抢救性梳理挖掘,同时,组织编写《东北村屯地名考》,对东北村屯名字由来,起源进行分类考证。

建立东北民间故事主题博物馆和打造“中国民间故事之乡”是李海生的目标,为此,他在不懈地奔波着……

来源:黑龙江网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