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免遭风雨之害需下日常之功
近日,山西出现大范围罕见强降雨。此轮降雨导致山西不少古建筑受到影响,平遥古城墙发生局部坍塌、晋祠多处古建屋面漏水、天龙山石窟部分石窟漏水……截至10日12时,山西各地共上报1763处不可移动文物不同程度地出现险情,9座博物馆纪念馆出现小面积漏雨、部分构件损坏等情况。目前,山西省文物局正在开展抢险修缮工作。(10月12日《新京报》)
山西是我国现存各类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这场强降雨对大型露天土质文物建筑带来巨大威胁,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晋祠、天龙山石窟、蒙山开化寺遗址等古建筑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受损更为严重的文物多集中在县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大量未登记在册、未定级的乡村古建。
古老的文物建筑凝结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见证着一个地方的历史变迁和文明风韵,一旦遭损就不可能恢复到昔日模样。文物建筑年代悠远,犹如历史的老人,经历过无数次自然灾害的“洗刷”,能够留存至今,说明这些文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灾能力,但是千百年的日晒雨淋也让这些文物抵御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弱。同时,文物建筑多为木构架结构,主要建筑材料为木材、砖瓦等,尤其是一些乡村古建,更容易在自然灾害中受损。
自然灾害固然可怕,但文物保护并非不可为。关键在于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下好日常之功。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平时把文物保护的工作做深做细了,预案、措施做周全做扎实了,面对各种突发灾情时,就可以将日常之功转变成应急之策。应该承认,山西遭遇此次强降雨为“四十年一遇”,出乎人们意料,属于不可测的因素,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问题。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相关部门既然能对气象灾害作出预报,何不对古建保护制定预案?的确,再周密全面的灾后抢救修缮,也比不上事前的未雨绸缪。
我们常说“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裸露在外的文物保护更应如此。此次持续暴雨给山西乡村古建带来的考验是巨大的,受损的程度也更为严重。但是,我们不能把责任完全归为强降雨,“因为那些倒塌的乡村古建筑此前损毁就已经很严重,这次的降雨只是加速了倒塌”。有民间古建筑保护专家坦言,大量乡村古建的日常维护几乎没有。相关单位应推进对各类文物的无差别保护,文物保护的经费应该打破文物保护级别的限制。
今年10月13日是第32个“国际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构建灾害风险适应性和抗灾力”。让文物免遭“风雨之害”,保护机制也要升级,一方面要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完善文物日常保护措施,一旦出现破损迹象能及时修复;另一方面要完善防灾减灾预案,建立监测预警、培训演练、灾情防范、受灾处置等机制,增强应对灾害威胁能力。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