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越来越多老建筑被活化,广州沙面打卡点上新了

2021-10-14

广州沙面岛,又名拾翠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国家级文物保护区。岛上保留了众多近代西方欧陆建筑群,0.3平方公里的小岛上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筑达53处之多,素有“露天建筑博物馆”的美誉。近年来,广州荔湾区沙面街道除了大力从开展文物保护建筑、特色历史建筑修复保养外,还注重发挥文物古建筑文化载体优势,活化历史建筑,讲好沙面故事,焕发城市活力。

倾听,通过建筑物“名片”便能了解沙面老建筑的前世今生。据了解,在2019年整岛综合提升工程中,沙面在文物建筑的显著位置都设置了建筑自身的名片——专属的二维码,游客扫码即可欣赏建筑的文字和音频介绍。路面还嵌入带有解说词的井盖上,游客驻足就能了解建筑的前世今生。

沙面“老”建筑焕发新活力的案例俯拾皆是。沙面大街41号,原是沙宣洋行旧址,现在筑茶企业进驻,将其“改造”成可以容纳文化艺术、社交茶饮等不同场景的多功能复合文化空间。设计师将游园般的东方空间融入西式建筑形制中,穿过大厅走上一层,既可俯瞰整个大厅,亦能近距离观赏文物柱花饰线,在西式逻辑的建筑空间中体味移步易景的中式美感。

沙宣洋行旧址

ART73艺术生活空间是一个集艺术文化交流、展览、生活艺术文化于一体的艺术生活空间,落户沙面北街73号后,经过修旧如旧,将生活与艺术以多个不同的空间形态贯穿于其中,一楼为会议厅和会客厅,二楼划分为多种风格的茶舍,三楼则是摄影爱好者的光影长廊。这里原是国民政府广播事业管理处,现俨然一个全民艺术与生活的体验平台。

沙面北街73号

原为法国传教士楼的沙面大街38号现被打造成茶室,茶室分为室内、室外两个区域。室外放置几张长桌、圆桌,让客人在欧陆的环境下品尝中式的茶种,中西结合。而室内装潢以木色为主,原木色的桌椅、暖白色的灯光,木窗上倒映着斑驳的树影,一架子的茶饼、充满传统元素的书画,则让整个环境显得清幽又带着点文艺范。

沙面大街38号

广州观檀落户沙面北街35-1号,探索新的起居美学。走进观檀,仿佛迈进时间的博物馆,每一件精雕细刻的红木家具都是时光的艺术品,从圆雕、百宝嵌、镂空雕,到丝翎檀雕,每处细节融合着传统红木文化与现代家居生活,凝聚着独运的匠心,诉说着光阴的故事。

沙面北街35-1号

沙面北街79号打造成花式燕窝体验馆,沙面北街43号称为文物收藏展览馆,沙面南街7号变成每晚会有DJ在门口打碟的动洞便利店......

未来,沙面街道将充分发挥沙面作为广州著名历史文化街区和网红打卡点的引流作用,积极引进总部企业、新型企业进驻,深研文物历史建筑活化利用;配合荔湾区委区政府推动沙面全域化管理工作,建立社会治理样板区,创新城市管理模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多

图/受访者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何瑞琪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