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温儒敏解读初中8篇经典课文,对《孔乙己》的解读令人脑洞大开!

2021-10-20

随时随地,获你所需!

2021年5月,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做了关于现代文解读的专题报告,对初高中教材中15篇经典文本做了解读。我们精选其中部分内容,供大家备课时参考。

这次推出初中的8篇经典文本解读。

温儒敏解读经典文本

观点摘录

一、《春》(七上)

教学中往往把《春》说成记叙文,其实这是一篇散文诗。如果采用诗歌分行的格式来排列这篇短文,那几乎就是一首诗了。欣赏这篇作品,应当往诗性的想象与诗性的表达上引导,如果当作记叙文,重点讨论围绕“春”描写了哪些“画面”,字斟句酌讨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就不能很好地领略作品的魅力。比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春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这样一些句子,光是从拟人手法去理解,是不能得其韵味的。文中诉说的许多感觉是模糊的,比喻也只能抵达其附近,而要真正领略这篇作品的语言表达艺术,还得调动感悟力,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这应当是教学的重点。

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回忆,有自己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也是这篇散文感人的所在吧。

对于学生来说,这篇散文所描写的种种新奇的玩意儿是最能引起好奇心的。教学应当着重引导好奇心。比如,在成年人不以为然的地方,孩子却有他特别的发现,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孩子们才听得“懂”的昆虫的音乐。很普通的一个荒凉的园子,在孩子的心目中却是充满颜色和声音的生命世界,连野草丛中也可能藏有动人的故事。鲁迅这篇文章最感人的是写出了自己小时候的好奇心,以及亲近大自然的天性。我们的教学应该往这方面引导。天性的保护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就是素质教育。

有一种说法认为百草园是可以无拘无束的儿童乐园,而三味书屋就是一个囚牢,禁锢儿童身心,因此论定作者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在“思考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作品实际。三味书屋虽然 “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课程安排也刻板,甚至还有打人的戒尺和罚跪的规则,但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囚牢。在作者的回忆中,三味书屋里也流动着一股亲切的气氛,功课并未压制儿童的谐趣。孩子偷偷从课堂里溜出来到后园玩耍;课堂上放开喉咙胡乱诵读,读到后来声音渐渐低下去,只有老师一人仍然在那儿摇头晃脑朗读;当先生独自“读书入神”之时,孩子们便又调皮玩耍。这些情景实在有趣,哪里有什么封建教育的压迫?显然,和百草园的回忆一样,鲁迅对于三味书屋的回忆也是充满温情与童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孩子长大了一些,但天性仍然是好奇与爱玩的。鲁迅回忆那个私塾老先生,教材思考题是要求探究他为何回答不了“怪哉”这种虫子,他的戒尺为何不常用,要求给个评价。其实还可以拓展一点,让学生知道鲁迅是回忆和想象孩子眼中和感觉中的先生,他那种对读书的自我陶醉,神游其间,“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有点迂,却又是如此可爱的老夫子。鲁迅的笔触隐含调侃,但更多的是眷念和感恩。说鲁迅有意批判这位老先生,或者简单分析这个老人的矛盾,恐怕也是不符合作品实际的。

三、《阿长与山海经》(七下)

《阿长与〈山海经〉》是从幼小孩童的心理视角去回忆长妈妈的,对她有些讨厌,主要是“切切察察”,满肚子麻烦的礼节。但也对她产生过“敬意”,就是讲骇人听闻的“长毛”故事。而“敬意”的消失又是因为她“谋害”了“我”的隐鼠。当小鲁迅渴望能有一套绘图的《山海经》时,不识字的长妈妈居然给他弄来了。这些都是一些琐事,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终生难忘的“大事”。鲁迅写下的就是这样一些有“童心”的回忆,在这位极平凡的保姆身上,重新感觉到伟大的母爱和人性的光辉。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孩子心目中长妈妈的不同印象,认识孩子的那种幼稚中的可爱,联想一下自己童年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从中学习如何观察和了解人物的性情脾气,发现身边普通人身上有趣的地方。若能用三言两语写下来,那就是一种训练。

四、《藤野先生》(八上)

本篇标题是《藤野先生》,中学语文课往往把藤野先生当作“主角”,表现师生情谊,突出如何“写人”。其实鲁迅写此文的本意除了忆念“师生情谊”,更重要的是记述自己在日本留学时人格思想的形成过程。

文中写鲁迅在仙台医专一年七个月的精神转向,是因为深感弱国子民的悲哀,而藤野先生却在鲁迅这个寂寞难堪的时期给予他温暖,促成他成长和立定志向,所以鲁迅很感谢这位恩师。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对鲁迅如何走上文学道路,他的人格自尊如何促成救国的理想,就有比较具体而感性的了解。当然,藤野先生的诚爱、敬业与勤谨的形象,也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五、《背影》(八上)

《背影》的感人,不是“父慈子孝”所能完全解释的,还因为触及了很多人都亲历过的“父子冲突”,这是人类学与心理学要碰到的基本问题。作品中的“我”应当就是朱自清,他对父亲的唠叨叮嘱不以为然,最终却又被父亲那“背影”所感动。这种感动是暗地里的,不想被父亲发现,因为此时看到父亲衰老的“背影”,发现父亲“老境颓唐”,想到父亲信中说的“大去之期不远”,“我”原来对父亲那种反感的态度突然逆转,产生了愧疚,懊悔自己不该“聪明过分了”。而儿子的感动与态度的变化,父亲也是毫无觉察的,他费劲地翻越铁道去买橘子,只是做完了自己认为该做的事,就“心里很轻松”了。

无论如何,血缘的父爱总是割不断的。有矛盾冲突,却又始终心心相连,这是多么令人动容的亲情啊!《背影》不是写一般的父子之爱,也不只是表明“孩子应当体谅父母”,而是写常见的亲人之间(尤其是父子)“爱”与“被爱”的隔膜。这正是这篇文章特别感人之处。

六、社戏(八下)

这篇散文化的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是童年的回忆,是鲁迅回忆中“过滤”了的自由自在的童年,带有梦幻的味道。文中那些美妙的段落,是通过孩子的眼睛和感受去写的。可以想象鲁迅写这些回忆时,是在享受思乡的蛊惑,在其中添加了许多有趣的事物。

……倔强的战士鲁迅内心也有那么柔弱的部分,并且多少能引发对于人生“逝者如斯”的体味,那就很好了。

七、《故乡》(九上)

《故乡》主要是抒情,而不是揭示,最令人感慨的,是“忆旧”时产生的怅惘与悲哀。这也是人之常情,任何时代都会有的。

八、《孔乙己》(九下)

这个短篇写孔乙己的遭遇,我们很自然会肯定主人公就是孔乙己。其实不然,小说写得最多、也最关注的,是鲁镇酒店的“空气”:那些“短衣帮”顾客、掌柜,甚至围住孔乙己要吃茴香豆的孩子,等等。他们都在议论、起哄,嘲笑唯一穿长衫的孔乙己,这些旁观者构成了孔乙己的生存环境。他们才是“主角”。

不要只从科举文化毒害或者社会等级不公的角度看待这篇小说的批判意义,更深刻的还有对于人性与国民性的观察。那句话是点题的:“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所谓“使人快活”也就是他人以其痛苦取乐。而作者以“我”的眼睛和心始终在观察感受鲁镇酒店的“空气”,写出孔乙己周围的世态炎凉、心灵麻木、缺少同情心。就这个意义而言,《孔乙己》的主人公应当是鲁镇酒店的“看客”。

............

制作团队

执行主编:张妮萍

内容监制:黄 慧

觉得不错就给我个“好看”哦~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