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主题曲《殿堂流芳》首发 大型展览本月压轴开幕

2021-10-21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

《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大型展览在10月压轴开幕。

在辛亥革命11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广州中山纪念堂也迎来了建堂90周年。自1931年10月落成以来,广州中山纪念堂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以其深厚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作为红色革命文化历史记忆的载体,广州中山纪念堂在传递辛亥革命历史精神、弘扬广东城市文化形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已成为海内外优秀文化交流传播殿堂

1999年12月19日,广州各界在中山纪念堂举办“庆祝澳门回归祖国联欢晚会”;2006年11月26日,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发布仪式在中山纪念堂举行;2017年12月6日,2017广州《财富》全球论坛开幕晚宴设在中山纪念堂,并举行《丝路之光》主题演出……回顾广州中山纪念堂的历年大事,不难发现,如今,广州中山纪念堂除了用作纪念孙中山先生外,还集中了旅游、集会和演出等功能。

据介绍,从1931年建堂之初到1980年10月以前,广州中山纪念堂主要用于召开党政类型会议、集会和文艺演出。到了1980年10月1日,广州中山纪念堂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作为一个纪念性旅游景点向海内外游客开放旅游参观。

广州中山纪念堂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山纪念堂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魅力和优越的观演环境,吸引着国内外著名演出团体、艺术家登台献艺,成为海内外优秀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殿堂。德云社相声专场广州站、迈克尔·弗莱利《王者之舞·危险游戏》广州站、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天鹅湖》等演出均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上演。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场商业性演出——罗文演唱会也曾在1985年在广州中山纪念堂连开七场。

步入21世纪,广州中山纪念堂引进国内外精彩剧目,包括歌剧、舞剧、粤剧、民乐、话剧、音乐会、相声、芭蕾、交响乐等,拓展人们的艺术视野,培养观众的欣赏水平,更提升了广州的城市文化形象。作为广州重要的演出场所,广州中山纪念堂在2000年推出了“纪念堂之夜”百场艺术精品系列演出,2017年启动全新的“纪念堂之夜”——公益惠民系列演出活动,形成了专属的文化品牌。

“十个一”开展纪念建堂90周年活动

广州中山纪念堂建堂90周年系列活动从7月底开始,持续到10月份,以“十个一”的形式开展。具体是一个沉浸式展览、一个专题论坛、一个名家讲座、一本图说书籍、一部宣传片、一本宣传册、一本纪念邮册、一首主题歌、一个文创大赛、一批文创产品。

其中,升级改造的《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大型展览在10月压轴开幕。展览通过三维动画揭秘纪念堂主体建筑建设、手摇胶片放映机感受九秩沧桑、立体沙盘等九大亮点,从多视角多层次的交互递进体验,展现一代伟人、一座建筑与一个城市之间相互交织的历史画卷,让参观变成探寻,让观众成为戏中人,打造一场与时光对话的沉浸式电影。

《以伟大之建筑作永久之纪念》建筑图说、《璀璨华堂建筑之光》宣传册、《初心不变梦想永恒》宣传片、《殿堂流芳》主题曲、《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广州中山纪念堂建堂90周年邮册》等多项外宣产品在纪念活动中进行首发。地标建筑联名积木、朱顶红植物等纪念堂独有的潮流原创、精美手作、品牌文创,释放文化消费新活力。

“坚定文化自信,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定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课题。”中山纪念堂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中山纪念堂目标成为广州对外文化交流的“城市会客厅”,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成为深受人民喜爱的文化“新地标”。

如今,广州正深入挖掘中山纪念堂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多元化价值,不断升级“伟大之建筑 作永久之纪念”大型展览,策划“五色”纪念堂、夜游纪念堂、动漫纪念堂等品牌,打造广东乃至全国的城市文化地标名片,让中山纪念堂走向世界。

揭秘广州中山纪念堂建造智慧

中山纪念堂以独特的建筑形式,充分体现建筑的精神美和技术美,是东方的建筑艺术与西方的建筑技术完美结合的典范。作为广州城市传统中轴线上的地标,广州中山纪念堂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专家汤国华教授长期研究广州中山纪念堂,曾参与过广州纪念堂多次的修复工作。他介绍,广州中山纪念堂原功能主要用于集会,大堂空间设计要满足容纳5000人。为了解决5000人的“视”“听”“散”(包括疏散和散热)问题,纪念堂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充满智慧。

在90年前,容纳5000人的空间是如何散热的?汤国华介绍,广州中山纪念堂以满足“冷源”“热源”和“风道”三个自然通风散热条件的建构,利用地下室和八角顶造就自然的通风系统,空气通过地下室周边的外窗进入地下室,被恒温恒湿的地面降温,在地下室的多台鼓风机的作用下,穿过座椅下的小洞吹进大堂。冷风在吸收众人的热量后,上升穿过大堂天花的无数小孔进入八角顶,最后于周边的百叶窗中散出。

汤国华团队曾做过试验,中山纪念公园的“冷源”地下室和“热源”八角顶的空气温度差近20摄氏度,而高度差近40米,在“双差”和鼓风机的作用下,实现了空气流通的功能,舒缓了“散热”的难题。

为了达至更好的散热效果,广州中山纪念堂在屋顶的设计上花了不少心思。在屋顶的用料上,设计者把120mm厚的现浇版钢筋混凝土,改为50mm厚的预制板。而在设计方面,纪念堂借鉴了传统瓦屋面可以个别更换破瓦的优点,若有破损,个别更换即可。为了形成“地冷”的效果,于地下室地面全铺粘土加石灰,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1997年,广州中山纪念堂大修,全面安装了空调系统,原来利用地下室降温的自然通风系统也停用了。但地下室仍被保留下来,而且没有铺设地砖,仍保留着粘土状态。汤国华提出,只要保护好纪念堂周边绿化环境以及保留地下室的泥土,建堂之初利用“地冷”的低碳自然通风系统仍有可能恢复,与现代必要的空调系统轮换使用。

此外,中山纪念堂的排水设计十分独特。雨水通过屋面紫铜天沟转折流入隐藏于柱内的落水管中,再汇入大堂四周平台下密布的地下排水系统。外观上,人们看不到任何排水设备,但雨水却消失于无形之中。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罗一丹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