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她在石头上“绣”出万千世界

2021-10-21

李雅华在指导儿子戴毅安进行影雕创作。(资料图片)

李雅华代表作《拥抱》(资料图片)

李雅华的彩色影雕作品《笑脸喜迎“辣椒花”》(资料图片)

位于惠和石文化园内的石雕博物馆展示着李走生珍藏的石雕文物。本报记者 施辰静 摄

李雅华在创作影雕作品。(资料图片)

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

以一根特制的合金钢针,在黑胆石上,或轻或重地凿出数亿个点,犹如“滴水穿石”般,在石头上“绣”出形象逼真、犹如摄影的万千世界,这就是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惠安影雕”。今年6月份,由厦门惠和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保护传承的惠和影雕,作为惠安石雕的拓展项目,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南派石雕的创新技艺,惠和影雕与石雕技艺一脉相承,是清代石雕圣手李周在独创的“针黑白”工艺基础上,将绘画艺术融入石雕而创新出的一种新工艺,被称之为“在石头上绣花”。

传承了300多年的这一非遗传统技艺得以大放异彩,作为影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惠和股份董事长李雅华功不可没。这位惠安女,不仅用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阐释着女人也能扛起“石饭碗”,愣是混在男人堆里“偷艺”并最终成为“石雕女王”,更用智慧让匠人心血得以传承,成功转型拯救了家族企业。如今,她在厦门的惠和石文化园,开创了非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道路,为中国传统工艺的振兴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混在男人堆里“偷艺”

作为惠和影雕技艺的十六代传承人,李雅华有许多头衔,但最喜欢别人用“一个扛着石头走的惠安女”称呼她。

李雅华出生在“世界石雕之都”惠安一个石雕世家,她的父亲李走生生前是当地鼎鼎有名的石雕大师,被尊称为“石头李”。李雅华从小就喜欢雕刻时敲打石头发出的声音。看着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在父亲手里变魔术般地化为亭台楼宇、飞禽走兽、神话人物,她感到很神奇,就请父亲教她雕刻,父亲却说:“石头是属于男人的世界。”

按照当地传统风俗,认为只有男人才能端这个“石饭碗”。直到父亲去世前,李雅华才明白,父亲其实是怕她将来吃苦。

李雅华偏不听父亲的话,总爱往石雕厂里钻,成天像个假小子混在男人堆里“偷艺”,父亲每次看到都赶她走。看到女儿的“倔强”跟努力后,李走生改变了主意,同意教她影雕。

兴致勃勃走上学艺路后,李雅华才发现,影雕是件特别枯燥的事,“影雕的点特别细,眼睛要一直盯着石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父亲很严厉,只要偷懒,就会对她进行惩罚。艰苦的学徒生涯,让她拥有了如大海般勇敢和石头般坚毅的性格。

1988年的一天,一位台胞来到李雅华家里选购石雕,角落里一幅不起眼的影雕《八仙过海》引起了他的注意,当即掏了2万多元新台币买下。“影雕原来这么值钱,居然还有人欣赏、肯定我的手艺。”李雅华说,这次经历给了她很大的鼓舞,从那以后,李雅华一门心思钻进了影雕的世界。

在石头上绣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据李雅华测算,一张A4纸大小的影雕作品,需要拿着一公斤重的合金钢针敲击一亿个白点,还需要注意轻重、疏密等,每一次创作对腕力、眼力、专注力要求极高,没有定力,很难完成。

勤学苦练加上天资聪颖,李雅华很快就掌握了精湛的影雕技艺,并有所创新。后来,周边其他人家也开始允许女儿学雕刻。穿着传统服饰的惠安女们坐在石板前,轻敲细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让冰冷石头有了生命力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影雕行业受机械加工的影响,竞争非常激烈,石匠们辛苦劳作却只能换来微薄的收入。看到父亲所付出的艰辛努力,李雅华很心酸:“再继续传统的道路肯定不行,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富有特色的路来。”

有一次,李雅华到国外考察,被西方工匠的精神样貌和社会地位所震惊。李雅华认为,要改变手工艺人及其非遗作品的现状,首要任务就是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艺术影响力。此后,她开始专注于艺术创作,不再是简单地重复复制,也不过度追求作品的数量,而是融合自身情感精神创新求变,使得每一件影雕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2004年,李雅华被评为福建省青年民间工艺大师。

2009年,惠和影雕技艺被列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李雅华于2014年5月成为福建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早在1989年,李雅华就创办了厦门惠和石雕工艺有限公司,起初是以加工厂的模式进行运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批东南亚华侨来到李雅华的石雕厂,被惠安工匠所雕刻的石狮、龙柱等作品所震撼。他们买走了能够带走的大部分石雕,还委托生产他们在侨居地的寺庙、宗祠、门楼等建筑中所需的各种石雕构件。

李雅华从这次生意中净赚近20万元。凭借敏锐的市场意识,她开始思考公司的转型发展。如何充分利用厦门优越的区位和市场条件,促进影雕和石雕的生存和发展。

不久之后,李雅华开起了购物店,并开始搜寻和研发合适的石雕作品。她是最早将惠安的大石狮缩小比例,做成旅游纪念品面向市场销售的人。一时之间,日本、东南亚等各地客人纷至沓来。

别人的成长是摸着石头过河,李雅华却成了“扛着石头走”的女人。她要努力把冷冰冰的石头打造成有生命力的东西。

2006年,李雅华创办了惠和石文化园,在园内展示了数幅父亲的石雕作品,同时设立博物馆展示父亲珍藏的石雕文物,向父亲致敬。她知道,将石雕技艺传承发扬下去,才是父亲最愿意看到的。

李雅华还成立了惠和影雕技艺传习中心,为老一辈匠人提供创作机会和空间,并培养年轻一代人对于传统技艺文化的兴趣。

李雅华认为,应该充分挖掘石文化的内涵,走出一条属于惠和的石文化创意产业之路。2015年11月,李雅华创办的惠和石雕公司改制成功,挂牌新三板,她也成为新三板企业中的“非遗传承第一人”,人们眼中的“影雕女王”。

不仅传承技艺还要传承文化

影雕创作对创作者的手和眼损伤很大,17岁到25岁是工作的黄金时段,这个规律也一样限制着李雅华的创作之路。到27岁时,李雅华的视力不再如从前敏锐。

“我比别人眼睛退化快,到了28岁就已经不能完整做完一幅作品。”李雅华说,她想给巅峰时期的自己留下有纪念意义的作品,便费时一年,敲了12亿个点,以“金陵十二钗”为题材创作了《兰闺雅集》,该作品在2017年厦门会晤期间得到了来自世界的赞誉。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赋予非遗工作者的责任。过去,学徒基本上来自于惠安一带,许多影雕作品也都展现着惠安女勤劳、质朴的精神。李雅华认为,非遗的传承应该要突破它的地域性、家族性,只要有学徒对这门技艺怀有崇敬、匠心的情怀,无论来自哪里,她都愿意传授技艺。

“我们现在跟很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让影雕变得社会化、生活化甚至产业化,在奠定它的基础的同时,还要让它能够可持续地发展。”李雅华说。

让李雅华最为欣慰的是,她的儿子戴毅安去年从美国回来,开始跟她学习影雕,要将影雕文化传承下去。

1996年出生的戴毅安初中就赴美学习,从小到大,他对影雕没有太深的理解,只是偶尔学着大人的样子,拿着钢针玩一玩、敲一敲。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影雕雕刻时有节奏的声音、石头上的黑灰影像都深深吸引着他。他便利用寒暑假向母亲学习影雕技艺,李雅华也鼓励儿子参与创作,为技师们提供作品创意。

学得越深入,戴毅安对影雕的兴趣越大。“作为惠和影雕十六代传承人的后人,我有义务把这一传统技艺传承下去。”戴毅安说,学习技艺的同时,他也在思考融入当下的一些元素,进行摸索尝试。

他想在传统影雕的基础上加入色彩,加入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并寻找新的影雕材质,打破黑色花岗岩的局限。此外,他还在抖音上直播,宣传影雕技艺知识。

“非遗的传承不一定是一种技艺的传承,它包括了文化的传承,其中更应该有精神的认同,树立起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和文化自信。”戴毅安说这话时,李雅华内心暖流涌动。

“正是由于懂得欣赏石头,才让我的人生与石头、雕刻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如今的李雅华依然奔忙在路上,在依托自身石文化园平台进行非遗技艺传播的同时,还开展科普活动,为科普爱好者提供专业的科普讲解和辅导。惠和石文化园已经发展成一个集石雕展示、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旅游休闲及教育学习为一体的石文化主题公园,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闽南影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