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学硬笔,究竟应该从毛笔字帖中学什么?

2021-10-22

古人的书法作品对于硬笔字学习来说是很好的学习对象,但是用具不同,不可能完全照搬。学硬笔,究竟应该从毛笔中学什么?

书写性

这是书写的根本,也是最为重要的。透过用笔去推敲古人书写时的动作,去学习『书写性』。书写性是什么?对我而言是古人在书写过程中,利用书写动作去完成流畅而又连贯的书写。但是由于毛笔是一种很特殊的书写工具,所以在硬笔学习中很多动作是不需要去学习的,所以要么你有一个好老师,要么你自己多看多想,去简化书写整个动作。

结字(结构)

虽然现在用的是简化字,但是并不意味着难度系数的降低,更少的点划组合往往对空间的分布要求更高。去观察古人对同一个的字的不同结字法,对结构相近的字是否会采取相同的结字法,结字是否有规律可循的,明白这些问题方能『心手达情,书不忘想』

大部分在使用硬笔学习古人的作品时,并不太会注重第一点,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我要如何写得像?,也就是描字上。而这恰恰是在硬笔学习中的大忌刻意的去生搬硬套某些作品中的点划特征,却不明白这些特征从何而来,为何而来。

先不说毛笔和硬笔自身的区别,就单说毛笔。古人和今人在常人层面最大的区别在于由于今人基本不拿毛笔,使得你没有办法体会到古人使用毛笔在使用中的『书写性』换句话说,就算你已经学会使用毛笔了,最多也只是通过视觉扑捉到了视觉信息,然后用尽各种手段把字尽可能地写像,至于视觉信息背后所传达出来的其他信息,我想你是不太会去思考的,因为你已经累得够呛了。所以很多人做到最后充其量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唐代毛笔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宋代毛笔不太一样,现在使用的毛笔是宋代定型的产物。唐毛笔的笔肚较大,笔尖过度到笔肚的距离很短,毛大部分藏在笔管里,方便蓄墨。造成的效果就是用笔提按(粗细)的效果会非常明显,而且非常容易聚锋(笔尖不容易散)。颜真卿作品特点强调『横细竖粗』,书写竖的时候笔按得很用力,由于毛笔的提按关系,按的越用力,提的的幅度也越大。由于下笔很重,所以毛笔积蓄的弹力很大,加之笔肚到笔尖的距离很短,颜真卿写完竖的时候,自然倾向于直接把毛笔提起,就非常自然的出现这种效果。

笔的性质不同,造成的结果就是用笔也不一样。宋徽宗用笔的笔头相当细长:

所以显然不可能像颜真卿那样写竖的时候轻轻一提就有了悬针竖,宋徽宗为了能在书写完点划后重新能能笔锋聚起来,他采用的办法是施加对笔更大的压力从而利用笔的弹性聚锋,所以宋徽宗是这样写竖的:

(能非常明显看到在点划的首尾宋徽宗对笔更大的压力,看起来就像是顿了一下)

从硬笔书写角度来说,并没有所谓的『XX时大概是悬针竖』这种说法,悬针竖只是在特定的工具或者特定的书写状态下而显示的一种书写效果,而把硬笔书写成那种效果,无异于是东施效颦。那还能叫日常书写么?

孙过庭在书谱提到『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中篇之准』,每个笔画都是在一个完整的字的体系里,每一笔都是『承前启后』,之所以很多横起笔是从左上角斜切到右下方,是因为这样做比较容易铺豪,但是铺豪可不仅仅是这一种起笔方式:

有从下方起笔的:

右上角起笔:

正上方起笔:

有规律么?没有,那怎么学习?明白这些起笔是怎么来的:

红色代表笔不在纸上时的手部书写动作,事实上书写不仅仅包括写在纸上上,也包括不写纸上的书写动作,这才是完整的书写动作。那些各种各样横的起笔,只不过是在书写完上一笔后后被手势带过来而形成的,你以为的各种炫技般的起笔只不过是书写者自然书写的结果而已。

有人认为一个长横要两头重,中减轻这种扁担体。先不说很多作品并没有这种倾向,就说确实是两头重中间轻的笔画,它们是怎么来的?

最普遍的理由就是这是提按的结果,多数人下笔为了铺毫确实会稍微重一些,毛笔是有弹性的,有按必有提,到了笔画中端自然笔就提起来,在按下去,就成了『中间轻两头』,还有一种情况是中侧锋的转换,就不多谈了。

在硬笔中,确实也会出现如此的情况。但,如果是正常书写,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出现笔画断掉的这种情况,除非你笔尖加了弹簧,否则哪来的弹性让笔头这样上蹿下跳的?只有一种解释,作者自己刻意地模仿毛笔加了提按。沉迷于模仿毛笔点划本身就是无视毛笔和硬笔之间不同之处,强行生搬硬套的东施效颦之法。如果想要追求点划形态的丰富性为什么不去学毛笔呢?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