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品读|蒋蓝:村镇史的新时代书写——马晓蓉新作《美丽赤化》序

2021-10-22

文/蒋蓝

赤化镇位于广元市逶迤的清江河尽头、利州区西南部,辖区面积56.39平方千米,辖8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人口共1.3万余人,地理环境优越,是“三江新区”建设的核心区域。在这一片群山环抱、绿树成林的区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以前人们亲切地叫它白田坝。它后来改名为“赤化”,还有一段红色传奇。1935年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路过此地,在此驻扎近1个月时间,并建立红色政权“赤化苏维埃政府”,留下大量的标语、石刻,故改名为“赤化”。1935年4月10日,红四方面军在昭化境内的白田坝建置赤化县苏维埃政权。这个时期,广元苏区扩大到剑阁、昭化、青川等地,建立了普安县(剑阁老县城)、金仙县(剑阁金仙镇)、赤化县(剑阁鹤龄镇:赤化县旧址,初期所建)、赤化县(利州区白田坝,后来所建)、赤水县(青川青溪镇)等5个县级苏维埃政权,使广元苏区县级苏维埃政权累计达到10个。

在川北众多的红色景观里,这里更是全国唯一使用“赤化”作为地名并使用至今的地方。红色的土地养育了一地风物,更孕育了众多影响深远的“赤化故事”。

中国人知道英国作家吉尔伯特·怀特,知道他的《塞耳彭自然史》,大致都是来自作家周作人。他在《夜读抄》里,盛赞这部18世纪的博物之书。该书是书信体,包括致托马斯·本南德先生的书简和致丹尼斯·巴林顿阁下的书简两部分。格兰特·艾伦在导言中这样介绍作者:“小吉尔伯特·怀特于1720年7月18日生于塞耳彭教区。他死于1793年,这73年的一生,跨越了18世纪的大部分,或3位乔治国王统治的时代。便是现在,塞耳彭也是一个偏远的村落,离铁路很远;而当时的地僻路遥,舟车难至,却又甚于今天。”学业完成后,怀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度过。吉尔伯特·怀特虽然生平简略,死后却留下了一部让世人至今都爱读不厌的博物学著作,就连他的老家——寂寂无名的塞耳彭,也成为了世界各地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在我看来,《塞耳彭自然史》不仅是较早的博物学名著,也是一部文笔优美、流传不衰的村镇文化史。鉴于中国的村镇历史有很强的延续性,国内近年各地组织力量,编写出版了众多的村镇志,为梳理乡村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其严谨的体例,比如述、记、志、传、图、表、杂录等等,展示了时代进程在一个村镇的每一次转身。其实,村镇志属于“小志”,这也决定了它要重视对细微之处的发掘,将乡村多姿多彩的生活呈现出来。有些村镇志之所以不吸引人,就在于编纂者没有抓住村镇志属“小志”这一抓手,而是把村镇志当成县志、市志来写,那样就使村镇志的史料价值大打折扣。而且,对于日益千里的时代发展而言,志书总是“滞后”的,更难以及时反映打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展现新时代乡村活力的崭新面貌。

伴随时代的发展以及读者要求的变化,我们需要一种把以往村镇志与现实考察进行深度结合的新文体,及时反映新时代发展中的乡村新气象,讲述新的中国故事,记录饱满生动的人物形象,描绘出川北革命老区在时代变革中的宏伟乡村画面,为未来的历史留下我们在这个时代的经验、情感与精神。在这个时代背景的需求下,作家马晓蓉的《美丽赤化》应运而生。

马晓蓉在3年多时间里,多次深入考察了赤化镇所辖的8村2社区和众多村小组,既描述了每一个村庄的独特历史与现状、发展格局,又忠实记录了一个作家的所见所闻。在她笔下,赤化镇的文物古迹、名木古树、逸闻传说、传统技艺等给人留下了较深印象。本书特别收集了富有川北地域特色、生态文化特色和集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具体包括乡土建筑、街区遗产、农业遗产、农业生产劳作工艺、服饰、民间风俗礼仪、节庆习俗等方面的内容,这对我们实现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振兴乡村战略将起到积极借鉴作用。

在她采访的对象里,既有年迈的老人,也有乡村致富能手、医生、教师、妇委会主任和脱贫攻坚的带头人,更有驻村的第一书记们忙碌而殚精竭虑的身影……充分书写了赤化镇在市委、区委关怀下,系统谋局、坚持点上示范与面上均衡并重,并以乡村项目建设为抓手,实现资源、资金、资产要素的聚合,将生产、生活、生态予以深度融合,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绘就“三农”世界的丰富故事。比如,赤化镇的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经验和做法,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成为“全省一流,全市首位”新社区综合典范和广元市农村产权改革、城乡户籍一体化改革示范乡镇,为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认为,《美丽赤化》恰是这片红色土地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之作。

在人类遗存中,村镇是大地上最具有生命的聚落,或生长或迁徙,都是在为生存作证。而近年来赤化镇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也是全民奔小康的生动写照。我相信,《美丽赤化》一书的出版,既可以让广大读者知道赤化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山村,也是新时代中国乡村人们安居乐业奔小康、保持优良家风家训的一个缩影。正所谓“乡音亘古今,乡愁暖人心;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