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节气之花木芙蓉五首: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霜降节气美花木芙蓉诗词五首:芙蓉一朵霜秋色,静对西风脉脉
晚秋还有另外一个节气,悄然而至,那就是霜降。重阳节之后,人们会发现天气越来越冷,如果没有风雨,白天格外地高爽明丽,就是晚上,有点受不了,感觉冷飕飕有了冬天的感觉。
这就是霜降,太阳继续越过赤道南行,可以分明感受白天变短,黄昏早早来临。北方的早上起来,会发现草木上偶有薄霜,虽然此时霜并不重,遇到太阳就化去,但可以分明感受空气里那丝丝冷冽的寒意。但如同有雾有露的天气,往往白天更加明丽干燥,这是典型的晚秋金秋时段,又叫霜秋。
如果说菊花是农历九月之花,重阳之花,那么还有一种花木,也盛开在晚秋,比菊花高大,别有艳美,这就是霜降节气之花,木芙蓉,雅号“拒霜”。
木芙蓉实际很古老,只是它生长的原始区域比菊花范围要小,古代主要产地在湘楚四川一带水汽茂盛的山林水边,所以在唐朝之前,没有菊花有名。
但是隋唐大一统的版图,便利的交通,让这些藏在边远地方的花木得以进入京城,并传播到其他地方。
有理由相信早唐时代,京城就有木芙蓉,当然更多的是木芙蓉的制品,因为白居易“芙蓉帐暖度春宵,可不是说的荷花,是用木芙蓉的纤维制成的帐子,用木芙蓉花染成的绯红的颜色,绣上芙蓉花的图案,这当然是地方的贡品和特产,小众享受,比如杨贵妃。当然木芙蓉苗木也会自然进入唐朝大流通。
只是木芙蓉生长最合适长江中下游和南方,水泽多的地方,在晚秋茂盛而鲜艳,所以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毫不犹豫在江边挖了棵开花的大木芙蓉,移入他在湖南的官舍,爱的就是在人生命运的秋天,遇到了最动人的晚秋风霜里的木芙蓉,如此典雅,明艳。
白居易在江西的浔阳江边,也看到了这种高大艳美的晚秋之花,水莲花尽木莲开,以他农民一样爱好天然植物的情怀,不带上几棵跟随他的仕途北上,实在是说不过去。白居易当然见多识广,最后成为京城的园林专家,大凡贵族府邸,都要他过去指导指导,于是樱花,白莲,木芙蓉,就很快安家在北方,并成为园林新宠。
到了五代蜀国, 皇帝孟昶在绿化宫廷和城市时,和爱妃花蕊夫人,特地选用了木芙蓉,在成都遍种木芙蓉,四川膏腴的地气,让木芙蓉秋天开遍全城,成都就有了芙蓉城的美誉。当然作为木芙蓉的原始故乡湖南,则拥有更大气的名字,叫作“芙蓉国”。
那么木芙蓉和霜降节气,有什么关系呢?
木芙蓉和菊花一样,是典型的秋花,光照时间要求在6到8个小时,温度低于25度,水分充足,适合生长开花,而且耐小寒。也就是说,光照温度湿度决定了它只能是晚秋之花。
由于木芙蓉是木本,比菊花高大坚韧,花期同时,但是木芙蓉则更长久,盛花期集中在晚秋下半旬和初冬,所以菊花是自古重阳之花,而木芙蓉稍微靠后,是霜降节气之花。
那么拒霜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这还真不是民间的叫法。
一是,白居易有芙蓉帐暖度春宵的名句,木芙蓉花开,绿帐红花,特别有春天的感觉,仿佛将风霜拒绝抗拒在花丛之外。
二是,宋朝喜欢研究唐朝的野史,在五代十国之后,更注重汉唐文化的传承,有时候会找些典故。野史中说唐朝皇帝有次看到这美丽的芙蓉花,口头说了一句,这是拒霜啊。拒霜是在宋朝初年士大夫的文坛兴起的。
三,宋朝早年,木芙蓉已经是京城北方常见的园林花木了,在重阳节前后的晚秋时段,赏菊花和木芙蓉是一种标配。
“芙蓉一朵霜秋色。
迎晓露、依依先拆。
似佳人、独立倾城,
傍朱槛、暗传消息。
静对西风脉脉。
金蕊绽、粉红如滴。
向兰堂、莫厌重深,
免清夜、微寒渐逼。”宋朝·晏殊《睿恩新·芙蓉一朵霜秋色》
这是宋朝早期的丞相,写的木芙蓉,可以看到这里木芙蓉是宋朝宫廷和庭院的花木。
在霜秋的早上,木芙蓉一朵朵先后拆苞开花,那高大清秀的样子,像佳人有着倾城之色,带露凌霜,在豪华的雕栏画栋边生长。
这个暗传消息,是什么意思?是传达霜降节气的来年,木芙蓉花开的时候,就是霜秋到了。
所以清朝纳兰性德也有一句,谁传消息到拒霜?
而且木芙蓉开花,意味着北雁南来,,就是等到的归人即将回来。充满了团圆的欢喜。
木芙蓉静静对着寒冷的西风,绽放着金色的花蕊,那粉红的花朵娇嫩美艳。
它守护着佳人所住的秋天的房间,用层层绿叶和花朵,抵挡着外面的霜露和寒气,给佳人一个温暖如春的小环境。
这首词,其实也写了木芙蓉耐霜耐寒的特性,但是非常大气,因为它将自己做成了最美最温暖的芙蓉帐啊。
“芳菲能几时,颜色如自爱。
鲜鲜弄霜晓,袅袅含风态。
蕙兰殒秋香,桃李媚春醉。
时节虽不同,盛衰终一致。
莫笑黄菊花,篱根守憔悴。”宋朝·欧阳修《拒霜花》
宋朝的欧阳修比晏殊小16岁,仕途当然也稍微晚一点,他是宋朝流传下来的木芙蓉中,第一个使用拒霜花名字的。
一个证明,木芙蓉在北宋是重要的园林花木,第二,因为前代吟咏木芙蓉的诗句较少,所以木芙蓉的种植和欣赏,在宋朝有一个高峰。这些士大夫也很能弥补某些空白。
这是歌颂木芙蓉的。
那美丽的木芙蓉是一种自爱的花,它不浪漫在春天。
在霜降霜秋的时节,花朵在早上开放,袅袅有着风姿。
此时兰蕙这样的草本都不能忍受秋天的寒冷,而桃李只开放沉醉在有春风的时候。
这些花都有自己的季节。
但是木芙蓉是开在霜秋里呀,此时菊花都憔悴了,只有木芙蓉独立秋霜。
可以说欧阳修,对于木芙蓉叫作“拒霜花”这种雅称的推广,功不可没,因为他是当时贡生的主考官,门生弟子遍天下,天下文章由他定夺,苏轼就是他的门生弟子。
“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
开元天子千秋节,戚里人家承露囊。”宋朝·王安石《拒霜花》
王安石是晏殊之后的名相,他也认可木芙蓉叫拒霜的别名。
说木芙蓉是群花落尽之后,独自芬芳。
那美丽的红色的花朵,抗拒着秋天的严霜。
那么这个拒霜是怎样的来历呢,他说,是唐玄宗时代秋天的千秋节就有,百姓家里都种植木芙蓉,好承接太平雨露。
实际这多半是野史传说加上附会。但是无疑也给木芙蓉加了分。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宋朝苏轼《和陈述古拒霜花》
这是木芙蓉最有名的一首宋诗,文豪苏轼所写。
当晚秋霜降时节,千林万树都变作了黄色黄叶,落木萧条,只有芙蓉独自明翠芬芳。
苏轼写得有道理,因为菊花是草本,木芙蓉是木本,归于林树之类,所以只有芙蓉,不算是欺压草本的菊花。
说木芙蓉唤作拒霜,我觉得没有说出木芙蓉这种耐霜的特点,因为拒霜,有拒绝霜寒,害怕霜寒的含义,我想来想起,这木芙蓉,叫宜霜才对呀。
宋朝诗词中的“拒霜花”就特指了木芙蓉。
“鼓盆庄叟赋情浓,天遣霜华慰此公。
想见尚能迷蝶梦,移栽闻说自蚕丛。
酒倾玉醆垂莲尽,鲙簇金盘下箸空。
秉烛栏边连夜饮,全藤折与卖花翁。”宋朝|作者:黄庭坚《再赠陈季张拒霜花二首之一》
黄庭坚虽然不是欧阳修的弟子,但是和苏轼关系好,黄庭坚也对木芙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陈述古和陈季张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不清楚,但是这两个陈姓朋友都和木芙蓉相关。这里是黄庭坚亲自送了开花的木芙蓉给朋友。
如果苏轼是从名字上赞美木芙蓉,那么黄庭坚就带着点考古的味道。
这美丽霜降节气的花朵就像下凡来安慰我们的。
你看见它美丽的花朵,足以让人如在蝴蝶梦里,不辨春秋,令人迷离。
听说这种花是产自四川。那么黄庭坚肯定是想到的五代蜀国的成都木芙蓉,那里的芙蓉究竟和湖南是什么关系呢?
一种说法,是古代蜀国自有木芙蓉花,一种说法是湖南带过去的。
但想必黄庭坚认为木芙蓉产自四川的可能性也大,因为木芙蓉也有许多种类,比如层叠花瓣,颜色多变的木芙蓉,很可能就是在四川培植出来的变种。
宋朝还有不分男女四季簪花的风俗,这也无疑推动了花卉的培植。
你说深秋不仅有菊花可以插满头,那沉甸甸如牡丹的木芙蓉,插在头上可是另类的壮观和喜气啊。
这不,黄庭坚也不吝啬,喝酒看花之后,将花枝折下,全部送给卖花的老翁,可以想象得到,这些花朵,多少能变点钱出来,而且,会从小小奇葩时尚演变成潮流。
穿越到宋朝,晚秋人们头上戴着菊花之外,还有硕大红艳的木芙蓉,你心情一定大好。
托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和黄庭坚的福,木芙蓉自然有了“拒霜”和“宜霜”两种别称。
总的说来,宋朝早期就肯定了木芙蓉是霜降节气之花,是霜秋之花。而重量级士大夫的赞美加持,无疑对于木芙蓉的培植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霜秋除了菊花,还有高大的木芙蓉点缀秋色,秋天里也有无尽的春色,如同每个人的人生,每一处,都有绝佳的风景,绝好的坐标,治愈你在低迷时候的悲伤和沮丧。
让我们晚秋时节,看着菊花和木芙蓉的笑脸,霜秋霜降何所惧,处处花开是美秋!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