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悲秋四首,了解古诗中的悲秋,到底是怎么回事?
屈原宋玉杜甫的四首悲秋诗,来了解他们的悲秋,是一种什么情怀?
悲秋这个词,常常见于古诗词。很多古诗词中的悲秋诗句都分外伤感,那么这些情绪是怎么来的呢?
实际上古人民大多数都属于勤勉于土地耕作,他们为生存奋斗,是没有多少时间学习文字的,他们的生存有欢乐更有悲哀,但都融入了艰苦朴素的生活。比如诗经里有个女孩子在秋夜的露水里徘徊不前“谓行多露”,也可以算是悲秋的一种,但是急促的生活,被别人逼嫁,一筹莫展,却又努力在反抗,那是真实的生活困境,应激性的反应,不算是情绪上的连绵悲秋。
有人说最早悲秋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宋玉。实际最早的悲秋是屈原。
“恐天时之代序兮,耀灵晔而西征。
微霜降而下沦兮,悼芳草之先蘦。”屈原《远游》
屈原在晚秋霜降的时候,看到季节急速地转换,太阳渐渐西沉,且秋冬的太阳越来越远。
此时那霜从天上落下来,不断地落下,我哀伤芳草先行凋落枯萎。
那么屈原是楚国的士大夫,他有明确的精神理想和象征物,就是芳草和兰草,他认为适合兰草和芳草成长的时段应该是温暖如春夏。一个国家的繁荣,也应该保持运行如春夏,这样才能百花齐放,国力繁盛,尤其是兰草等芳草,代表着一种向上高尚的美。但是他很不幸,他生活在楚国的晚期,各种社会矛盾叠加不算,还有列强围在四周。
屈原寄望于国君的敏醒和力度,认为朝政全被乌烟瘴气的没有责任心的小人把持,而他本人也被流放到湘沅一带,国家岌岌可危。
他的忧患比诗经中的多露女孩,来得大气,也更加沉郁忧伤。
所以在晚秋看到霜降,他悲哀于兰草的枯萎,他联想的是朝廷上那些倾轧能人的恶势力,而且他明显感到了楚国的末世。
这种情绪和秋天关联不大,但是很容易被秋天的寒冷和萧瑟所激化。
这就是悲秋的典型,是心理精神状态在秋天外部环境下折射产生的悲伤低迷的情绪。
那么悲秋就分两种,一种是自己本身的心理精神状态为主,本身的忧患,第二种是秋天的寒冷萧条,带给人自然的一种不适和郁闷。
典型的悲秋是两种情绪的叠加。
宋玉自古被认为是悲秋的祖师爷,因为他的《九辩》明显写了悲秋,因为屈原写的是悼芳草,且在晚秋时候。
宋玉的悲秋跨度拉大,简直是从秋天开始,一叶飘零时就写。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漻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悲哀啊,秋天的空气来了呀。
那草木萧瑟摇曳,变得衰老啊。
这就像凄凉给人送行的场景,登山临水,却要送人归去的那种凄凉。
那水泽都瘦了啊,天高气清,那天地间一片萧条寂寞。
当你以为他写的晚秋,实际他是整个秋天混写,从白露初降写到霜雪飘飘。给人感觉那是昏天黑地是惨淡,一种时光难以挽回的悲哀和秋天的萧瑟。
但是整个秋天有他说得那么悲凉吗?实际传统的秋天三个月中有两个月还在现代的长夏里,农历七八月是荷花的旺季,楚国幅员辽阔,也大部分是在亚热带地区,是外界的景物来看,就算是晚秋,也没有他写得那么凄冷。
那么他的悲哀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是古代的文士,尤其是战国时期的文士,出名全靠运气,而且科考取士是隋唐之后才有的制度,这之前的文人从土地上剥离出来,不远万里去投奔诸侯,获得生存和前程,每步都是在赌。只有少部分人得到重用,获得舒适的生存,大部分都如落叶一样漂泊于人生。没有土地的束缚,固然使得他们拥有一定的自由,但这自由,在生存的压力下,极其渺小和脆弱。
尤其是古代的秋冬,一衣一饭都需要家人或者主人供给,而漂泊在外的他们更容易感知季节的冷暖和人生的漂泊。
实际上他们是敏感的弱者。这种患得患失之感,就算是到了隋唐之后,仍旧是很多文人以及沉浮在仕途中的人,有所共鸣。
二,宋玉同样是处在楚国的晚期,他比屈原不幸,他悲秋写在楚国被鲁国攻占那年,时年五十岁。当然他比屈原幸福,他坚韧而长寿,大约活了七十六岁。
那么他的悲秋为什么这么有名呢?因为连贯回环的诗章,抒发了内心种种敏感悲伤,长歌当哭,是一种非常好的宣泄。将人生的种种不良情绪和秋天的不良情绪,做一个倾吐和爆发。
后世很多文人在他的悲秋里也读到了自己人生的种种悲哀,在寒冷的季节,在怀才不遇的时候,看看宋玉的悲秋,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另外作为楚国的大夫,他也是很多文人的精神标杆,毕竟他是一个楚国的高官。
那么宋玉的悲秋,实际主要是他内心在时代中不安稳,面对季节秋天,而产生的感叹。有强烈的个人情绪。这种情绪的表达,对于他本人是有利的。
因为,他高寿,而且他没有屈原极端,屈原以身殉国,而他在悲叹中,活了七十六岁。这不能不说,他情绪宣泄有助于他真实的人生。
那么我们知道悲秋是种负面情绪,挤压的岁月的疲惫和郁闷,容易在秋天发作,而秋天的寒冷也本身会给身心带来负面影响。
那么悲秋是对还是错呢?
悲秋是正常的情绪,抒发出来,是对的。但是沉湎在这种情绪,或者受这种情绪的长期感染,就是不健康的.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唐杜甫《悲秋》
杜甫生在盛唐,却经历安史之乱,带着家人逃避战火,颠沛流离从洛阳进入甘肃又从甘肃转到四川,一路逃难艰辛。这中间还有数次和远在洛阳的弟弟们断了书信。
此时杜甫已经46岁,安史之乱前洛阳家中就有孩子饿死,逃难的过程中离乡背井,备尝艰苦,而且是离家乡洛阳和首都长安越来越远。
没有钱,逃难,对于中年的他来讲,这是季节的秋天,又是人生艰难苦愁繁双鬓的多事之前秋,在这里一路上,强盗山贼横行,他跟着逃难的人,一路山路前行,那个年轻时骑马游历山川的意气风发的杜甫,何以堪这样的颠沛老迈?
而且杜甫之悲秋,还含着他对唐朝国事的忧患,如果不是热爱他的国,他何以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九死一生投奔唐肃宗?
他的悲秋是有更大的家国情怀。
他当然无以自比屈原,因为屈原自杀了,而杜甫拖家带口,他只能拿宋玉说事。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节录
他认为宋玉也是经历了楚国战火国破,而写的悲秋。
实际宋玉比他幸福,作为楚国的大夫,他肯定还有土地和相对安稳的生活,保障他的晚年,而杜甫的悲哀是普通乱世生活的底色,他早已经在颠沛流离和贫苦中丧失了健康。杜甫最后拖着病体买船回乡,死在长江一条船上。
也正是杜甫的生平和诗,提升了宋玉九辩悲秋的后世价值。
宋玉和杜甫一样是作为爱国文人和官员的一种存在。
那么后世很多人的情怀都到达不了屈原,宋玉,李白的高度,他们的悲秋,格调也就不那么高,多围绕着自己的年华,思乡来描写惆怅,也是一种抒发,但是形成一种套路,逢秋必悲,有的时候在文字上就失去了深刻的内涵,流于轻薄,而且过分渲染悲伤的情绪,也往往让人觉得无病呻吟。
那么在屈原宋玉和杜甫的悲秋诗当中,真正有内涵的,应该是屈原和杜甫。
因为屈原是一个楚国的改造者,因为直和勇气,执着和忧患,让他看到楚国衰败的问题在哪,在于君王没有魄力,朝政被小人把持,对国有利的人和政策不被采用,而他感觉楚国的倾颓在即,霜降大地,芳草不存。
其次是杜甫,这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从他安史之乱逆行报国就可以知道,他忧患的是美好的大唐毁于战火。
相反宋玉的悲秋,则没有太多内在的力量。而且因为杜甫的存在,宋玉悲秋成为经典,也开启了后世很多文人无病呻吟的风气。
秋天固然会带给人很多体感的不适,也会引发一些负面的情绪,但是这些都是可以化解和克服的。比如多看秋天的花草,登山,和朋友在一起。
如果心理上的忧患又遇上了秋天不良的天气怎么办,可以写点悲秋诗词,做抒发缓解。
那么最忌讳的是,刻意将这种情绪扩大并且沉湎。
因为我们要知道屈原和杜甫一生都是在有所为,寻找着大事和人生的突破。而就算是悲秋的祖宗宋玉,他悲完秋后,该干什么就做什么。悲秋不是目的,是手段。
所以,忌讳,诗词最忌讳,为赋新诗强说愁。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