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真的不读书?
去年疫情暴发之初,某地方舱医院流出一张照片,迅速走红。在嘈杂的环境里,一位年轻人专心致志地看着书,彷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一样,丝毫不受外界情绪所影响。
网友戏称这位年轻人为“清流哥”。有人评论,“从一个人的身上看见了一座城的希望。”还有人留言:“他看的不只是一本书,他看到的是另一种生活状态,另一种心情,另一个世界……能静下心来阅读,也是一种幸运和幸福。”
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什么用?世界各国的历史名人、大家都分享过自己的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在《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一书中,毛姆写道,“养成读书习惯,也就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几乎可以逃避生活中一切愁苦的庇护所。“
在移动互联网几乎无孔不入地侵蚀现代人生活的2021年,中国成年人每天看手机时间已多于3个小时,短视频行业在线时长超过即时通讯占据移动互联网流量第一,头部短视频App日活超过6亿、人均日使用时长超过140分钟,年轻人是否还长期坚持阅读?
10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发布《2021新青年阅读报告》显示,年轻人的阅读兴趣不降反增,阅读也并非纯功利性。图书消费用户的年轻化趋势明显。2021年上半年新青年群体在图书消费人数中占比提升至18.1%。
01
中国新青年阅读图谱
过去在很多有关各国民众阅读习惯的讨论中,我们常常能够读到一组足以鞭策国人的数据:以色列国民人均阅读60本书,日本人是40本,法国也有几十本,中国则通常只有区区几本,有的人甚至一年也不会阅读1本书。
就人均年阅读纸质图书的数量,中国的确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但值得欣喜的是,年轻人每年读书的数量正呈现上升趋势。报告显示,国民人均阅读纸质图书在4.7 本左右,95 后人均阅读纸质图书则为 5.3 本,较2019 年有所增长。此前,2020年,国民人均阅读纸质图书在4.7本左右,其中95后人均阅读纸质图书为5.3本。在购买数量上,年均购买超过8本以上的人群中,新青年群体的占比也是最高的,达到了43.4%。
图书消费只是侧面反映阅读情况的间接指标,要想更接近了解民众的阅读行为,除了每年所读书籍的数量,还需了解人均阅读时长。根据报告,新青年群体周均阅读时长为 2.5 小时,相较于 2019 年的 2.3小时左右有所增长。不同地域的新青年,在阅读时长上也有所区别。其中,一线城市的新青年,周均阅读时长要多于三四线城市青年阅读时长的 0.5 小时。换句话说,一线城市的新青年每周要比三四线城市新青年多看30分钟的书。但值得欣慰的是,三四线城市新青年阅读时长增速却较一线城市高出了24%。这意味着,未来三四线城市的阅读市场,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除了地域,性别也是一个影响因子。根据相关报告数据,男性新青年人均图书消费金额约为48.9 元,高于女性用户,但近年来,图书的女性消费用户正在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女性阅读逐渐“硬核”化。有关数据显示,女性用户购买经济管理、法律、心理学、机器学习等专业书籍的比例增长,《液态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设计》等书也成为畅销书籍。“多多读书月”第二季月度榜单则显示,女性主义书籍《人生由我》《向前一步》《知晓我姓名》等备受欢迎。
对所处不同行业的新青年来说,购书方向也有着不一样的考量。从事金融、互联网行业的新青年群体购书主要集中在励志与成功、管理、考试等三类图书,旨在不断为自己“充电”;而自由职业新青年群体购书更多集中在小说、文学等类目,“阅读享受生活”的需求更强烈,追求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
除此之外,电商平台所发起的读书活动,也推动着越来越多年轻人投入到阅读之中。比在如拼多多发起的大型知识普惠行动 “多多读书月”里,文学类书籍进入阅读榜单的前列。就读于南京某大学财会专业的大三学生刘梦达,把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了阅读《飘》《杀死一只知更鸟》《马可瓦尔多》等小说。在“多多读书月”里,在百亿补贴加持读书基金后,她以接近两折的价格组团拼单购买了《失落的卫星》。
02
图书C2M模式推动知识普惠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有学者研究发现,青年群体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其创造力的强弱,也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越喜欢阅读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科学技术、新锐前卫话题、诗歌散文以及与学科专业相关的内容的青年个体,长期以往,具备较高水平创造力的几率越大。
正因为如此,让广大年轻人,尤其是乡村边远地区年轻人养成阅读习惯,对中国从经济高速发展转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年轻人养成长期阅读的习惯,不仅需要其自身认识到阅读和知识的重要性,也离不开国家自上而下的号召与引导、图书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图书行业相关力量的推动。
十九大报告从精神与思想层面对文化扶贫进行了论述,认为要精准识别文化扶贫对象,结合地区文化缺失情况,通过文化对接、阅读推广和精准管理,实现在文化层面的扶贫。
根据《2020 多多阅读报告》,2020 年,来自原三州三区地区的图书拼单量增速达 182%,得益于物流最后一公里的畅通和移动支付的便利,图书和知识产品的“强对流”为更多人提供了扩展精神世界的桥梁。
新青年群体大部分属于“互联网原住民”,对电商平台而言,直播、短视频等正在优化购物体验,掌握用户的喜好并提供保障也至关重要。此前,北师大发布的《2020新青年新国货消费趋势报告》指出,C2M正在加速新青年消费的趋势的变化,从大数据中“读”出消费者需求,再反向指导上游厂家生产,不仅可以缩短供需之间链路,也有助于供给侧改革、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高行业效率,向市场供应各种“爆款”商品。
这种“反向定制产品”的C2M模式同样适用于图书销售,也已经成为了新电商平台优化新青年购书体验的重要商业模式之一。例如在今秋结束的拼多多知识普惠行动“多多读书月”第二季中,《知晓我姓名》《先生》《夜航船》和《自私的基因》等热门书籍,在售罄后等待补充库存及紧急加印期间,也尝试着开启了C2M模式的预售机制,为读者带来价格更有竞争力的平价好书。结果效果出人意料地好。
北师大课题组在报告中强调,相比于传统图书零售商,新型电商平台为读者以富有竞争力的价格购买正版好书时,不仅可以带来沉浸式阅读环境,也可以最大程度满足不同读者群体的需要,同时能为更多来自乡镇、农村地区的新青年群体提供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正在弥合城乡数字鸿沟,推动知识普惠的实现。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华尔街见闻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转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