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绥德:非遗文化 魅力无限

2021-10-28

点蓝色字关注“魅力绥德”

非遗文化 魅力无限

——探访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秦汉名邦历史悠久,天下名州人文荟萃。

绥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富集,是陕北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千百年来,绥德人民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不仅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绥德汉”,更是催生了石雕、剪纸、民歌、秧歌、唢呐等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绥德的“文化符号”,非遗项目之丰富、传承人技艺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集中展示了当地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展示、展演、传承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地。

让我们一起探访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倾听岁月留下的声音,感受非遗文化的永恒魅力。

形态各异的石狮子

1、绥德石雕——形态各异蜚声海内外

“目前,绥德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项。”陈列馆讲解员黄攀边走边介绍,陈列馆第一个版块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绥德石雕。绥德石雕于2014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绥德石雕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从石刀、石斧、石磨、石碾子等生产工具,到捣蒜钵子、石灯树、石粮仓等生活器具,再到气势恢宏的石牌楼、摩崖石刻,全部都是来自民间工匠纯手工打造的。

黄攀说,绥德石雕文化最精髓的要数石狮文化,它用途广泛,有桥头石狮、庙宇石狮、镇宅石狮。展馆内陈列的大大小小形状神态各异的精美炕头石狮子,被绥德人视为小孩的保护神。著名文化学者康震先生把绥德炕头石狮子昵称为“绥德宝宝”。目前,绥德石雕已成为绥德的一项支柱文化产业,产品销往欧美等国家,年可创产值一亿多元。

2、绥米唢呐——余音绕梁的民间音乐

绥德人自降临世界第一声啼哭,唢呐也跟着鸣起迎接新生命的第一声响。家有老人高寿华诞,儿孙共聚一堂,唢呐变成了祝福老人高寿健康的吉祥语;祭祀祈祷健康时,唢呐助兴将真诚传递给神灵;生命寿终正寝时,唢呐用它沉重肃穆的声音送逝者魂归仙境。可以说,唢呐伴随着绥德人一生的旅程。

唢呐演奏 雷润耕 摄

据记载,绥米唢呐已有五六百年历史,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展馆中陈列的大碗唢呐是陕北特有的一种民间乐器,常常出现在重大庆典、婚丧嫁娶等场合。传统大碗唢呐演奏时配备鼓、锣及小镲,俗称“老五班”。为了传承和弘扬绥米唢呐,绥德成立了绥德汉百人唢呐团,在演奏形式和乐器配置方面进行了创新,多次参加中省市庆典活动,并曾远赴法国、德国等地演出。目前绥米唢呐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是汪世发。

秧歌过街 雷润耕 摄

3、陕北秧歌——粗犷豪放的传统舞蹈

陈列馆第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北秧歌。陕北秧歌是我国汉民族传统舞蹈的代表性流派之一,因“走得轻巧、摆得花哨、扭得活泛”,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群众参与性极强的一项娱神、娱人、自娱的一种传统舞蹈。陕北秧歌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陈列馆内,记者看到陕北秧歌表演时演员穿的传统服饰、头饰,还有手中用到的道具。“绥德的秧歌队曾多次远赴荷兰、法国等地进行交流展演,还参加了国庆60周年彩车展演等国家级重大演出活动。”黄攀说,在陕北尤其是绥德,仍然保留着每年春节秧歌拜年的传统习俗,秧歌队会在伞头的带领下挨门挨户去拜年,当地把这叫做“沿门秧歌”。陕北秧歌的代表性传承人李增恒是国家级传承人,因他男扮女装,在秧歌中“跌软腰”的动作被称为“中华秧歌一绝”。

4、剪纸、民歌、泥塑——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

沿着楼梯拾级而上,一幅幅剪纸映入眼帘。绥德剪纸于201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如果说绥德石雕是男人的艺术,那么剪纸就是女人的艺术,绥德女人用一把剪刀一张纸,手随心动、剪随手动,剪出了陕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剪纸传承人陈艳芬现场教学

“提起个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看上一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这首家喻户晓的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就诞生在绥德县三十里铺村,它是根据王凤英的原型人物故事编创而成。

在陕北有这样一句话:“女人恓惶哭鼻子、男人忧愁唱曲子”,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思想交流和情感表达的主要表达方式。黄攀介绍,从这片黄土地上走出了多位优秀的陕北民歌手,刘艳平将代表作《兰花花》唱响全国,杨巧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挥洒在了祖国的大地上,扎根在人们的心里。1952年年底,中央歌舞团成立了我国第一支民歌合唱队——陕北民歌合唱队,在陕北各县共招收了34名队员,其中有30位就是绥德人。

展馆内陈列的泥塑作品

“泥塑主要用黄土来进行创作,由于陕北黄土质地松散,含沙多、不易成型,泥塑工匠们便巧妙地在和泥过程中添加了蜂蜜、食用油和棉花,以此来增加黄土的黏度和韧性……”陈列馆内,泥塑传承人王维生正在给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介绍民间泥塑。铁匠、银匠、泥匠、钉秤、染布、擀毡……馆内的泥塑作品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形象刻画细腻饱满,自然朴实。王维生介绍,绥德民间泥塑至今有两千年的历史,它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艺术,他们用黄土捏出了人情百态,捏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捏出了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陈列馆二楼还展出了绥德年茶饭、传统婚俗、平安书、寨山柳编技艺、窑洞营造技艺的工艺流程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个5000平方米的陈列馆内,完完全全地展现了绥德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勤劳、热情、奋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中,绥德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在广袤厚重的黄土地上,绥德只是一小撮土,但这个小小的展馆中,呈现的却是绥德人民的历史与过去,文化与乡愁。

“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绥德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负责人雒胜军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业务工作,需要不断地挖掘和整理,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本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坚持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做好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升工作。通过非遗传习所和传承基地等场馆建设,助力文化传承,培养出更多的非遗传承人、业务骨干和基层文化人才;同时,搭建非遗保护、传承、传播平台,继续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爱非遗、助非遗,也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展示展演活动,让各类非遗项目走出绥德,走向全国,迈向全世界,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马蕊摄)

来源:榆林日报 记者 马蕊 王阳 通讯员 闫慧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