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非遗”在唐山丨滦州地秧歌:乡土艺术“扭”进“非遗”

2021-11-04

□ 记者 赵雅静 通讯员 张宏 孙艳廷

视频摄制:记者 付卫峥 吕钊 刘乃铮

滦州地秧歌市级传承人刘永建(前一)在演出中。 记者 闫军 摄

说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有人觉得,它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艺术绝响,或是濒临失传的坊间秘技。“非遗”的确是非凡的,但它也可以很平易近人、接地气儿。比如说,常年活跃于民间,家喻户晓的传统舞蹈——秧歌。它喜庆欢快,老少咸宜,很多人不仅会扭,还无师自通地掌握了精髓。

2006年,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我市的滦州地秧歌也“扭”进了国家级“非遗”,正式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国宝”级的文化项目。

扭秧歌没那么简单

秧歌是我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

滦州市(原为滦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民风淳朴善良。有着千年历史的地秧歌常年活跃于此,是冀东地秧歌的三大流派(昌黎地秧歌、乐亭地秧歌、滦州地秧歌)之一。

“滦州地秧歌从宋朝时就有了,在辽金时代兴旺起来。1989年,原文化部出版了一部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的书,其中《河北卷》里对秧歌起源有相关阐述。”滦州地秧歌市级传承人、滦州市秧歌协会副会长刘永建说。

刘永建告诉记者,滦州地秧歌起源可以追溯到宋元时代,有着10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历史。到明清时,在滦州地方志上就有了关于地秧歌的文字记载。

“如今保留下的滦州地秧歌主要表演形式有过街秧歌和出子秧歌。”刘永建说。所谓出子秧歌,就是两三个人表演一出小戏的秧歌形式。

秧歌在民间流传广泛,看起来人人都会,可也不是扭一扭那么简单。

秧歌和戏曲一样,有自己的行当。滦州地秧歌行当分为妞、擓、丑、公子四大行当,各有特点,以文公子见长,文公子的扇子功就多达五六十种,民间旧有“昌黎丑,乐亭武,要找俊的看滦州”之说,意思是说昌黎以丑角见长,乐亭以武角见长,滦州以扮相俊美的文公子见长。

除了这四个行当,滦州地秧歌还有独创的“抠儿”角、“跛儿”角和“傩儿”角,以及独特的“拉骨抻筋”表演法。这种表演形式为清末民初滦州地秧歌名角金开福所创,基本表演方法是看似顺拐,实则反扭,使浑身筋络得到最大程度舒展。

在乐器伴奏中,滦州地秧歌保存有完整的锣鼓经。著名的老三点儿(又叫庙会点儿)一度失传,近年来也被重新挖掘出来。目前,只有滦州秧歌队能够演奏。

喜庆欢快的滦州地秧歌。 记者 闫军 摄

代代相传有能人

滦州地秧歌代代有名角。

据资料记载:生于咸丰年间的金开福(1853年—1928年)身怀“摇身扭胯轱辘肩,颠颤挪移带跷翻”秧歌八大绝技,被滦州西南部地区奉为秧歌王,以扭秧歌出道,以莲花落出名,人送大号“金长腿”。后来他广收徒弟,培养了金开芳、成兆才、张德礼、任连会、月明珠等一大批秧歌名角。这些秧歌名角后来都成长为中国评剧的一代宗师。

新中国成立后,秧歌名角伦宝善带领当时的滦县秧歌队扭进了中南海,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接见。近年来,滦州秧歌队扭上了央视《星光大道》《民歌中国》和《舞蹈世界》等栏目。滦州市也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地秧歌之乡和中国地秧歌文化研究基地。

“过去的秧歌队一般只在春耕秋收以及春节等重大喜庆之日进行演出。随着日子越来越好,滦州地秧歌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群众性体育健身和自娱自乐的常态娱乐活动。”刘永建说。

据1990年版《滦县文化志初稿》统计,1966年以前的滦县,20人以上的秧歌队有405个,占全县507个行政村的79%,其中群众耳熟能详的秧歌名角就达数十名。现今,全市有大小秧歌队 350多个。

今年54岁的刘永建被称为滦州地秧歌的“灵魂人物”。他自幼酷爱秧歌表演艺术,18岁拜省级地秧歌传承人黄跃双为师,学习滦州地秧歌的“妞”和“丑”角。经过多年勤学苦练,他潜心研究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特别是秧歌行当丑角扮演堪称滦州一绝。他还勇于创新,大胆吸收舞蹈、杂技艺术元素独创冀东空中飞燕绝活,其代表作品有老擓嘎妈闹花灯、顶灯、丑逗妞等节目,在国内及省、市多次获奖。2014年,他带领铁牡丹秧歌队获得中国第十二届文艺山花奖,2016年获得中国香港国际艺术节金奖和特等奖。

民间艺人为小闫营小学学生指导秧歌表演。 记者 闫军 摄

非遗传承有新路

“大家看我的动作,注意眼神儿……就是这样儿,要打心眼儿里开心地笑出来。”日前,在滦州市文化馆的演播厅里,刘永建和秧歌队员们热情地为几名小学生指导表演。这群小学生来自滦州响嘡街道办小闫营小学。他们不仅喜欢秧歌,还是学校地秧歌队的主力。

“我觉得地秧歌特别有意思,它的演出服装很鲜艳,舞蹈动作也特别好看。”11岁的姜晓艺说。

“我校地秧歌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社团之一。”校长高丽军告诉记者,小闫营小学自2017年把滦州地秧歌文化引进校园,在多位秧歌艺人的耐心指导下,学生表演已比较专业,还登上了大舞台,受邀参加过2019年唐山市旅游发展大会开幕式演出。“眼下,学校正在建立滦州地秧歌文化展示馆,要把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更好地传承下去。”高丽军说。

近年来,为做好地秧歌的传承保护工作,更好地推广这门民间艺术,滦州市将地秧歌引入校园,组建学生兴趣社团,并聘请地秧歌艺人定期为孩子们授课,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市还成立了非遗保护领导小组,设立培训基地,建立滦州地秧歌网站和研究室,每年定期举办秧歌大赛、秧歌行当大赛和健身秧歌大赛,搭建艺术交流平台,进一步扩大地秧歌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2012年,传承人刘永建自费建立了“冀东秧歌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为秧歌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