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总607期|【民间】 秧大裁缝和湘西传统服饰/作者:黄石松

2021-11-05

秧大裁缝和湘西传统服饰

图文 / 黄石松

坐落于吉首市八月楼里的“央央制衣”店,店主叫秧万寿,他从不让别人叫自己老板,却很是满意“秧师傅”这个称呼,他一边拿着皮尺给顾客量着,一边在本子上记下尺寸。这时候他很受用,心里充满了一种回到了往昔湘西的感觉。

很多“央央制衣”的老主顾喜欢喊他“秧大裁缝”,因为这里几位师傅的手艺着实了得,老主顾都是重复消费者,继而开始发展身边对象,久而久之,很多人渐渐成为“央央制衣”的忠实粉丝。

秧大裁缝生于1965年,苗族,籍贯吉首市补沙村。

他高中勤工俭学时开始学裁缝,其实就是自己挣学费挣生活费。第一次学裁缝的地方是保靖县,师傅叫张祖贵,于是他接触到了湘西传统便衣。

强调一下:补沙村毗邻中国传统村落中黄村,地处吉首市、花垣县、保靖县的交界地带,距离吉首市中心17公里。峒河支流洽比河贯村而过,与矮寨奇观风景区一山之隔。

人生有时候会变得很简单,高中毕业后秧万寿就正式投身于裁缝行业里,在一次做上门工时,认识了前来做衣服的杨胜姐,对上眼的俩人顺理成章成了家、立了业。

再强调一下:上门工是上个世纪经济极度不发达地区的一种机动性很强的职业统称。譬如某村要办喜事了,就要提前做好修房子、打家具、缝新衣服等。喜事人家雇用的石匠、木匠、漆匠等工作中,秧万寿就是裁缝,集中制作喜事男女的数套衣物。

秧万寿28岁这年去上海学习西式服饰,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西装革履已蔚然成风,成为时尚。秧万寿学西式制衣,说到底就是需要养家糊口,他是家里顶梁柱,必须负责老婆、儿子、女儿和老人们的生计。

学成归来的秧万寿因为手艺出众,思路灵活,待客热情,为人大气,很快在吉首市制衣行业站稳了脚跟,“秧师傅”“秧裁缝”的名头逐步深入人心。

前些年,一位曾扮演过青年沈从文的演员找到秧万寿,问他记不记得很多年前给他做过的长袍?

秧大裁缝摸了摸后脑勺,想起当时是给一个剧组制作了几套长袍短褂,但他不知道歌舞团排演《青年沈从文》的剧目。他问对方,有这么回事,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这人说需要做两套当年的戏服,送给外地朋友。

秧大裁缝问了尺寸,很婉转地告诉对方,湘西这种传统服饰来源于民国式样,通常要做的宽大一些,方现范儿。

半个月后,这人到八月楼取衣服甚是满意,还把父母、老婆和孩子也叫到“央央制衣”,给每人做了两套。

这些年里来找秧大裁缝做传统服饰的客人渐渐多了,这些年里顾客的选择形成了一个民族自信心风向标,秧大裁缝感受到“四个自信”对中国传统服饰潜默移化的作用。他暗下决心,默默努力,通过影视资料多了解中国传统服饰,并把研究重心放在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上。

冬去春又回,秧万寿对目前的生活十分满意,女儿也在学习制作民族服饰,儿子虽然没接到自己的班,小伙子的厨艺也是浓浓的湘西味道。

现年55岁的秧大裁缝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在这一行深耕下去,多看书学习,细化传统制衣的标准,把民族传统制衣和苗族制衣整理成系统;如果收徒弟不仅带好手艺,更要抓好对中国传统服饰的教育。

“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这话听起来多么熟悉,但秧大裁缝是认真的。

秧大裁缝绝对是认真的,年纪加上有效阅历历来就是财富。如果有一天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看见秧万寿的名字,不用惊讶,在这个大有作为的新时代里,勤劳善良的老百姓就是基础,就是奇迹。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