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高校美院牵手非遗传承人,探索“授人以渔”的赋能模式

2021-11-05

“非遗”是什么味道的?“非遗”背后有哪些故事?与现代生活结合之后,古老的“非遗”又会焕发怎样的光彩?

10月26日,2021“BMW中国文化之旅”社会创新成果展在上海开幕,该项目旨在帮助非遗传承人共同设计开发的非遗作品。

“什么叫非遗传承人?只要你过春节、过元宵节,大家就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我们是身在其中而不自知。”宝马公共关系和企业社会责任部高级经理杨新斌负责“中国文化之旅”6年,探访了许多非遗传承人,在被“非遗”之美打动的同时,他也意识到要让“非遗”在这代人手中传承发展,要努力的不仅仅是传承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议题,每个人的努力都必不可少。

在海南展区,背景是刚刚染好的线,还有植物染料的气味

以气味为线索,串起海南非遗

椰雕、絣染、黎锦……海风椰香的海南岛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也保留了众多原生态的非遗手工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与非遗传承人合作,用现代的设计,让这些传统的非遗焕发出新的光芒。

策展人李婧雯选取了一个新的角度“嗅觉”去呈现海南非遗。在这个版块,一切作品都是可以去“闻”的。

絣染是黎族古老的印染方式,目前主要是美孚黎族掌握这项技艺。与其它地区不同,黎族的絣染采用先染色再织布的形式。把理好的纺线做经,紧缚在絣染架上,用有色棉线在经线上扎结所需的花纹图案,从木框上取下来,放入染缸里着色,染后晾干,摘去所结的棉线,就显出别具一格的朦胧晕色经线。再在经线上织上彩色的纬线,就形成了一件精致的黎锦。

展览现场,染蓝了一半的一束束白色棉线布满墙面,还带着新鲜的染料气息。凑近就能闻到淡淡的植物气味。

“这是刚刚染好的线,直接运到展览现场。”李婧雯选择气味为线索,希望在视觉之外增加一个新的维度,用嗅觉把观众带入到非遗所在地的那片土地上,唤起人们对非遗背后故事的关注。

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黎锦非遗传承人符林早生活、织锦的场景。在海南,黎族女性并不是时时刻刻在织造黎锦,她们仍在过着传统的农家生活,农忙时下地插秧,空闲下来才席地而坐,把踞腰织机放在腿上开始织布。一匹窄窄的黎锦,在农忙时节往往要几个月才织好。这是黎锦诞生的土地,是它背后最真实的生活。

椰雕装置,打开每个椰雕梭子,都能闻到属于海南当地的一种独特气味

另一样海南的非遗椰雕也被赋予气味的元素。一件以黎族传统踞腰织机为灵感的装置作品上,椰壳雕成一个个中空的织布梭,挂在经线上,每只梭子都可以从中分开,中空的壳中,可以闻到属于海南的各种独特味道,有椰子的香气,有大海的咸味,也有植物染料的草木气息。

“气味有很强的叙事性,又很容易牵动情绪。我们用到了很多味道,都是复刻当地的气息,希望观众闻到就能联想到当地发生过的事情。”李婧雯认为,理解海南的气候和人文,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传承人,理解他们制作出的非遗手工艺品。

符林早与清华大学染织服装系副教授王悦合作,制作了絣染作品《和·合》。《和·合》由一件家具作品和一件装置作品组成。装置作品从絣染技艺中获得灵感,在一段黎锦上同时呈现了黎锦制作过程中从原始纱线到染色、织布等多个步骤的工艺,表现出扎经染色、制造过程中的美。家具作品是一套高低错落的组合木凳,以黎锦织物为装饰,织物纹样有很强的叙事性,展示了黎族女性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从织物颜色到图案设计,再到呈现形态,王悦都对传统黎锦做出了改良,素雅的配色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黎锦是亟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婧雯说,把传统非遗文化用现代设计语言表现出来,就能帮助这些传统非遗走入现代生活,更好地生存下来。

絣染家具作品《和·合》

“做中学”,开启“授人以渔”的赋能模式

展览中的其他作品也都是非遗传承人+设计师的组合。

传统的锡雕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形成一套宝石切割面设计元素的茶具。几何切割面符合当代审美,不同刻面反射出的光景自由流畅,与周边产生互动,又暗合文人雅士纵情山水,作流觞曲水的典故。

锡壶《流觞曲水》

松花石砚雕刻技艺与清华美院设计结合,呈现出的则是一套别具风格的“海蓉”砚台。作者以海洋生物中草本植物为灵感,虚拟设计出一种中空管状的海洋生物“海蓉”,运用传统松花石烟雕塑技法,探索具有中国审美的当代松花石砚造型。

松花石砚《海蓉系列》

海南随处可见的东坡笠,被设计成为装饰作品。设计师取浮莲造型,结合东坡笠的竹编手法,传承人将起编织成富有装饰性的一片片“浮莲”,高低错落地悬挂起来,就成了一件颇具禅意与野趣的现代家居装置。

竹编作品《浮莲》

锡雕、砚雕、竹编、古琴、漆艺、黎锦……这些都是传承日久的非遗手工艺。在现代化生活的冲击下,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的传统工艺,多少都面临着冲击。

“中国文化之旅”进行了15年,先后探访了中国24个省及直辖市的4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对其中90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超过2500万元的捐助,资助并赋能培训超过500位非遗传承人。

杨新斌将这期间的探索称之为“一个社会各方资源的组合”。最初,他们给非遗传承人物质方面的捐助,但很快意识到这无法真正帮助到非遗技艺的传承,“核心问题还是非遗的传承和转化。”

201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MW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基地”成立,该项目通过理论培训与实操、导师与传承人一对一“做中学”的模式,开启对非遗传承人“授人以渔”的赋能模式。

“这个路径是可行的,因为它对接了一种新的消费环境。”杨新斌说。在清华美术学院导师的带领下,非遗传承人打开了眼界,开始意识到,自己传承下来的传统手工艺,还有无限的可能性。

杨新斌印象深刻的有两位传承人。一位是2016年的学员、北川古羌茶技艺非遗传承人牛义贵。在去清华培训前,他只是简单地种茶、做茶。培训后牛义贵打开了眼界和思路,如今已经将古羌茶做成了一个产业,游客可以去茶园体验摘茶、种茶、炒茶,茶园形成种植、旅游、销售一条龙产业。

另一位是木兰学院的学员、陕西汉中羌绣非遗传承人王小琴。参加培训之后,她学到了企业运营经验,开拓市场,把周边乡村的绣娘集合起来培训,带领她们“就业”,如今已经带动了周边几百个绣娘参与到工作中来,其中还有几位绣娘是残疾人。

“一个学员学到了知识,回到家乡,盘活了当地的非遗工艺和市场。以市场营销手段和现代设计盘活当地手工艺,这就是振兴手工艺的核心,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核心。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这样的成果。”杨新斌说。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