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放眼世界更需立足根本

2021-11-06

最近趁着商家活动,入手了几本书。昨天饭后拿起顺手翻了几页,打发时间。然而粗略扫过几页后,一个疑问逐渐在心中升起:这书中的“周公爵”、“秦公爵政”、“弃氏族”是什么意思?

看的这本书,是一位西方思想家的作品。这位思想家试图将世界各国的历史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内,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中国历史。我所翻看的部分就是这位学者对先秦历史的一些简单叙述。文中的“周公爵”、“秦公爵政”、“弃氏族”,自然也该与中国历史对应起来。

将这两页内容反复看了几遍,又查阅了书后的索引,才确定,这里的“周公爵”指的是周王,“秦公爵政”指的是秦王嬴政。至于“弃氏族”,按照上下文看,很可能指的是姬姓。姬翻译成外文时,可以按照现代的拼音标准,译为“Ji”,也可以按照韦氏拼音方案转换为“Chi”。而“Qi”这个音按照韦氏拼音方案进行转换的话,写为“Ch'i”。

与网友交流时,网友认为周族人的始祖名“弃”,所以译本中就出现了“弃氏族”这样的说法。问题是,翻看书后的对译表,周族人的始祖弃对应的英文写法正是“Ch'i”,译者依旧将“Chi”当作“弃”看,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而至于“周公爵”、“秦公爵”这样的说法更是奇怪。即便是因为原文作者对中国的文化缺乏了解,而将“公”这个称谓都理解成了公爵,那么译者在翻译时加以修正,而不是一直使用“周公爵”、“秦公爵”这样的表述,给读者增加阅读障碍。

类似的问题早已不是初次出现。早在二十年前,就有学者在翻译外文作品时,将孟子翻译成了“门修斯”。诚然,如孔子(Confucius)、孟子(Mencius)、孙子(Sun Tzu)、墨子(Mo Tse)以及太极(Tai Chi)这些词汇,因为完全是国外学者从自身使用方便的角度进行了转译,使其很难与我们日常使用的拼音对照起来,但国外学者在进行翻译时,也是参照一套标准进行转换的,而非任意发挥。只要译者对此有所了解,就不会将这些专名译错。退一步讲,只要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在看到国外学者的相关陈述时,也会有所察觉,进而找出这些专名的意义,而非简单地进行音译处理,不做任何考证。

比如在“门修斯”的后边就有这么一句名言:“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太阳,居于民众之上的也只有一个帝王。”作者竟然没有将其与“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联系起来,特别是该句的注释里还点明,该句是引自一本中国人创作的中国政治史专著中。即便译者不去查证这本书,是否也应该怀疑一下,一个中国人,有多大概率会叫“门修斯”?

人们将这些错误归结为译者的不负责任固然正确。但若考虑到这些错误的翻译所涉及的并非什么深奥或冷僻的知识,而是在一些常识问题上出的错误,那么其中存在的问题可能就更严重了:这些热衷于引进外来学说的译者,对于中国的知识究竟了解多少?

当然,个人有个人的志向,我们不可能强求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上。也没有理由阻止人们去学习、引进西方的文化成果。但问题是,若一个人对于本民族的那些常识性文化都一知半解,不清楚中国文化的根基,又如何明白自己该从国外引进什么?难道是两眼一闭,全盘引进吗?

这些学者耗费如此多的功夫将国外的学术专著翻译过来,应该是认为这些作品对解决中国的问题有所帮助。但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却不得不让人怀疑这些作品是否真的能够回答中国的问题。毕竟,选择并翻译这些作品的人,对中国文化的认知究竟在什么程度都还是个问题。

随该书同时购买的还有一本介绍中亚、西亚历史地理的译著,书的译者为了方便国内读者参考,对书中的地名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不仅梳理了从古至今中国官方对这些地方的称谓,在行文中更是直接用古称而非现代译名。用译者的话说,唯有此,才能使读者在流畅地阅读该书的同时,还能够方便地将其与中国古代的史料结合起来。

学者的态度与心志,正是在这些细节中显露出来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