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进博观|全球三大拍卖行,在上海看上了什么?

2021-11-10

第四届进博会,文化艺术氛围浓了。诸如三大拍卖行这样展商的加入,给进博会带来了多件价值不菲的文化艺术品。

连日来,莫奈的《小艾莉的海角》、草间弥生的《南瓜》等一大批名作齐聚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展出。按照行业惯例,这些高端的拍卖行、艺术机构和画廊等,一般只参加专业领域内的展会。此番来到进博会,他们为了什么?

直观地看,进博会的政策足够给力。进博会独有的“5件免税”政策,意味着海外机构的文物类艺术品,可以在免征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的情况下,实现在中国境内的展出和销售。这对于拍卖行和艺术机构吸引力很大。

往深层次看,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才是主因。来到进博会,当然是为了做生意。近年来,中国文化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蓝海。对展商而言,进博会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入海口”。现场的买卖只是小切口,展商们真正着眼的,是能够通过进博会,长久地参与到中国文化艺术品市场,共同促进这一市场未来的繁荣。所以,在进博会传递文化艺术的理念,交流文化市场的最新动态,结识更多的本地艺术家和机构,成了他们更重要的事。

还有上海的原因——如果说进博会是中国文化艺术品市场的入海口,那么上海则是一艘可以先行搭乘的快船。

一方面,这些展品来到进博会,已经体验到背后“上海服务”的助力。文化艺术品参展,看似只是个物流问题,实际上错综复杂,对环境、流程和安保有很高要求。但上海相关部门给每个参展机构量身定制了解决方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也给了更多拍卖行、艺术机构和画廊来上海的信心。

另一方面,在上海参会,能借势“上海文化”的东风。

对于上海而言,文化艺术一直是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也是城市软实力的体现。在进博会场外,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也正在火热进行之中,上海将集中举办200余场艺术活动,与进博会完美衔接联动。此前,上海已经在推动建设国际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并宣布将于2022年举办中国唯一官方文物艺术品国际性交易展会——中国国际文物艺术品交易博览会。从进博会开始,在交易月发酵,再到建设中沉淀,上海的文化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这样的热潮,必将促进上海艺术机构、艺术场馆以及艺术市场的繁荣,也将愈发体现这座城市的人文内涵。

纵观全球,国际大都市的崛起,一定伴随着文化艺术品产业的蓬勃发展。凭借进博会的大好契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这座城市对文化艺术的认知将不断提高,文化艺术市场的氛围将越来越浓。未来,上海吸引的将不仅仅是展商,大批艺术家、收藏家、策展人、专业观众、艺术爱好者都会纷至沓来,文化艺术的沪上朋友圈会越来越大。

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城市文化特质更加彰显,文创产业更加发达,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文化人才更加集聚……这都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愿景。进博会这个平台,正在为实现它们,提供一个加速器。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