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雕塑《旗帜》:历史的丰碑,新的起点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党史、用党史,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光明网特别策划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融媒体项目,推出“展览馆里的党史”系列专家解读视频。该系列视频采用“虚拟演播室”技术,邀请权威专家围绕展览馆相关展品及主题进行解读,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现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本期,我们邀请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雕塑《旗帜》的创作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讲述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创作过程。
在红色新地标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西侧广场上,庄严矗立着五组雕塑。其中这面迎风招展、气势如虹的党旗,就是我参与设计创作的大型雕塑《旗帜》。从初创到最终完成,两年多的时间,作品经过了16次大改、数十次细节修改以及无数次研究、推敲、打磨。如今《旗帜》终于在广场正北侧矗立,凝聚了制作团队和大批工匠几百个日夜的心血。
当我第一次看到《旗帜》雕塑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时候,和大家有着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被这面高高飘扬的党旗所感动,也仿佛从中看到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几个词:迎风飘扬、永远向前。当然,作为创作者,我还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因为这面旗帜对我来说不仅是一座雕塑,更饱含着我对党的深情,以及对无数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创作构思:具象变抽象再变具象
在一开始构思作品整体框架时,我主要考量了两点:第一点是如何通过党旗表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成就,体现党在艰难困苦的历史背景下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第二点是将《旗帜》的永恒感、凝固感、丰碑感与飘扬感、运动感相结合,让这面党旗既是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丰碑,也是召唤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向前的旗帜。因此,如何艺术地表现历史,塑造出一面既符合党旗的要求,又能体现中华民族奋进精神的艺术作品,成了创作中最大的难点。
在整理创作思路时,我提炼了两个关键词:具象和抽象。《旗帜》的创作就是由具象变抽象,再变具象的过程,是一个由理念、信念转化为视觉造型,并通过造型升华为崇高信念,继而坚定这一信仰的过程,同时也是将大众对党旗的认知变为艺术形象,再从这一艺术形象着手,以雕塑形式还原认知的过程。因此,在修改草稿的过程中,我最终决定丰碑与旗帜并存,永恒感与运动感并存,也就是静与动蕴含于其间,通过线条的斜度、弧形的弧度,面的曲度等予以实现。
艺术表达:用线条诠释内涵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运用线面关系使得旗帜在光的照耀下形成飘动有力的形象。为此,我们特意将旗帜前面一条线设计成倾斜状,因为倾斜本身就产生了一种动感,而上沿的弧线又具有飘动感。不仅如此,我还对旗面进行了设计与刻画,通过线和面的组合,让它呈现出迎风招展的艺术效果。旗面的曲线和波浪代表着党走过的峥嵘岁月。雕塑还要体现厚重感和立体感,我特别把旗帜上沿设计成了斜面,透过斜面,将这座庄重的、有分量的丰碑传递给每位观者。
其实,在《旗帜》的创作过程中也曾存在一些异议。有人提出,既然要展现飘扬感,就应该让这面旗帜真的飘起来。但我认为,这面旗帜不仅要起到丰碑的作用,还要展现一种“永恒的力量”的视觉体验,所以我还是通过艺术线条设计,将其想象成大海里的航船,传递出一种不断前行的意象。
另外,为了创作出更好、更有温度的作品,我们以人工手打方式完成了创作。整座雕塑由50多个工人轮流锻造,中间是巨大的不锈钢支柱,以保证作品材料的恒久性,并在自然环境中保持形神兼具,同时,强烈的色彩也使其在任何种光线下都展示出不同的魅力,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在何种历史背景下都具有其独特性和优越性。
创意理念:细节背后的特殊寓意
在创作过程中,我以雕塑形式刻画党的光辉形象、彰显党的时代使命,力求让《旗帜》做到四个契合: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史相契合,与中国共产党朴实、厚重、崇高的美学精神相契合,与新时代精神相契合,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的环境、建筑及广场另外四组雕塑相契合。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也始终贯彻这四个契合。《旗帜》宽21米、高7.1米,象征着1921年7月1日;红色寓意血染的风采,党的事业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取得的;雕塑以微妙变化的弧面、曲面、平面构成明快、爽朗的体面,由于受光面的不同,使得阳光照射后产生不同的光影,更具流动感,象征着党砥砺前行,奋勇向前;雕塑与环境和谐一体,红色的旗帜、绿色的植物、白色的汉白玉基座与台阶,三色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产生明快大方的视觉美感。
为了保证最终的完美效果,我还特意将雕塑下方5米高的基柱设计成了32级台阶。当人们拾级而上,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党旗的神圣与肃穆。身为党的儿女,我们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飘动”的《旗帜》不仅是历史的丰碑,也是党发展的新起点,更是我们再出发、再前进的精神力量。不论走多远,这面飘扬的旗帜始终给予你以奋发向上的激励。
出品人:杨 谷
总策划:陈建栋
监 制:吴丛丛
统 筹:章丽鋆 施墨
导 演:张 晞
编 辑:刘冰雅
摄 像:常世林 梁爽
制 作:路天悦 臧颖
鸣 谢: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