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当年、那些女红

2021-11-16

当年、那些女红

文/张道兰

也许是年龄的缘故,从银行退休之后,有了足够的时间来慢变时光,以往岁月的点点滴滴特别是关于女红的回忆,常常浮现在脑海里。

记得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工业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尚处于萌芽状态,人们的穿衣着装都是手工做的,而这一繁琐的女红完全是由女姓来完成的。所谓女红(gong一声),也称女事、女功、女工,通俗的讲,就是针线活儿,是指针线、纺织、刺绣、缝纫等女性做的手工活儿。

在我国的传统家教中,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大概十岁以后吧,就不能像男孩子一样在外面疯玩疯跑了,应该和大人们学着做家务,学做针线活儿,以此来培养女孩蕙心妙质,贤良淑女的美好品德和性格。用长辈们的话说,就是女孩子要有女孩子该有的样子。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女姓,对于以上四大女红,都再熟悉不过了。其实,针线活儿并不复杂,但要真正做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的人做的粗枝大叶,有的人就做得非常精准到位,比如做鞋子,同样一个脑袋两只手,做出来的鞋子千差万别。有的人做的鞋子漂亮耐看,穿起来也舒适,有的人做出的鞋子像船一样,歪歪扭扭,穿起来整个人也显得没有了精神。这就像人的心智、性格、风格千差万别一样。而对于我,在那个年代,上学读书虽说是第一要务,但也是玩着上的,读书期间,穿插着很多劳动,比如给学校喂猪、喂兔子、割草、下地干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等等。这一点,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深有体会。女红于我属于一种趣味性、玩耍性的业余劳动,作为门外的看客,仅仅略知一

忘不了的针线活

四大女红之一做针线,是针线活儿中最普通、最繁琐、涉及面最广的一项劳动。母亲做得一手好针线,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比着我们的脚丫,按着我们的鞋底儿,自剪鞋样儿,鞋样儿分为鞋底样儿和鞋帮样儿,还分为春夏秋冬的各种不同的鞋样儿。母亲会将每个人的那些鞋样儿夹在书本里备用,做出来的鞋子漂亮且舒适。那时,四邻八舍的大娘婶婶们都找母亲“替鞋样儿”。

做鞋子的第一步就是糊袼褙,就是将三四层干净的旧棉布用面糊粘在一起,粘在面板的后面,放到室外晒干后,再挂到墙上备用,这袼褙就是做鞋子的原材料。母亲农忙之余,糊出一张又一张的袼褙,然后比着鞋样儿剪出一摞又一摞的“鞋底片”,再剪出一条条斜线茬的白布条,用白布条包在每一张“鞋底片”的四周,这叫“包鞋边”。包完鞋边后,再将三层或四层“鞋底片”用针线钉缝在一起,为了增加鞋底儿的厚度,中间还放有几片夹层,鞋底儿脚后跟处要多放几片夹层,一是为了舒适,二是为了耐磨。鞋底儿的上面还要放几层软布,最上面再罩上一层崭新的结实的纯白布,以此来达到美观的效果,这样就完成了鞋底儿的雏形。接下来,就是用棉绳一针一针的“纳鞋底儿”了。

以上都是从母亲那里看来的,真正动手学做针线是从纳鞋底儿开始的。纳鞋底儿是做鞋子的重要环节之一,母亲手把手地教,出于好奇,我也饶有兴趣地学。一只袼褙鞋底儿大约需要二十几层棉布,袼褙硬硬的,单凭手指握着钢针穿刺,是没有任何穿透力的,须有“顶针”助力,才能纳得快速、结实、美观。“顶针”就是套在中指上的一个铁环儿或钢环儿,用以顶住钢针的末端,以增强钢针的穿透力。纳鞋底儿需首先钉缝边缘一周,再均匀地绕着鞋底儿纳一圈,然后再遵循“横要平行,纵须交叉”的原理,纳制鞋底儿的中间部分,这样纳出来的鞋底儿平整、不扭曲、不走样儿。有时还在鞋底儿的前半部和后半部纳上两个菱形的疙瘩花型,以示美观而耐磨。那小小的“针角”既像雨点般密密的斜织着,又似小小的菱形整齐的排列着,非常精美耐看。虽然有时也会一不小心戳破手指,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也会油然生出一种小小的成就感。当然,对于我来说,这并非专业,充其量就是偶而打打零工而已。

鞋底儿纳好后,接下来就是做鞋帮,做鞋帮同样要经过剪裁、糊鞋帮、包边、钉缝鞋帮等几个步骤。然后是绱鞋,就是将纳好的鞋底儿和做好的鞋帮钉缝在一起。最后是楦鞋,即是拿东西把鞋的中空部分填满使鞋子鼓起来。这样做出的鞋子穿起来舒适、有样儿,穿出去也自感神气十足,并常常博得大娘婶婶们的连声赞叹。

另一个留下深刻记忆的针线活儿,就是学做棉袄和棉裤。那个年代,没有秋衣,没有毛衣,保暖内衣和羽绒服更是无从谈起,人们冬天御寒保暖的唯一道具就是棉花袄和棉花裤。母亲将裁剪的棉袄布料和棉裤布料缝好,絮上棉花后,教我穿针引钱,将棉花和表里布三合一固定在一起,然后缝袄袖、缝裤腿等。这也是偶而为之,学做的也都是半成品而已。

因为小时候学纳鞋底儿和学穿针引线奠定的基础,及至成年之后,生活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针线活儿也就迎刃而解了,这完全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

如今,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女红已经早已渐渐淡出了人的视线,市场上、网络上各种产品应有尽有,没有人在耽误那个时间做这种既费力、有慢慢腾腾的手工活了,年轻人即使偶尔缝一缝,多半也是出于好奇和趣味性,而对于中老年人,这是一段永远抹不去的记忆,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


责任编辑: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
转发
点赞
评论
加载中...

相关新闻

取消 发布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