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学家司马光十首诗作,意境深远,思想境界超高,值得细品
能与司马迁的《史记》比肩的史学巨著,非《资治通鉴》莫属,而后者的主编人也姓司马,他便是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今天,我们就一起欣赏司马光十首诗作,体会这位北宋年间大人物的文化底蕴之深及精神世界之奥。
博学无所不通,这样形容司马光不足为过。他是一流的史学家,一部《资治通鉴》就可以让他在我国史学上站稳脚跟。在政坛上,他权倾一时,是一位炙手可热的人物。他又精通人、经、史、百家、音乐、天文、书术、律厉等等领域,可谓学富五车,在被誉为“文化盛世”的宋朝,司马光绝对是顶级人物。
因为司马光在史学和政治上的地位太高,致使他在文学界的声望并不明显。先从时代背景来看,当时北宋处于新古文运动时期,以欧阳修为代表的文人,发扬了“文艺载道”的思想,强调做人与作文的关系。司马光正是受到新古文运动的影响,他诚实做人,刻苦读书创作,随着时间的沉淀,他的诗文形成醇深的特点,并带有西汉文风的特色。
大文学家对文学创作自然有自己的主张,他认为诗歌要含蓄,必须有意境,能够启发后人的作用。他推崇以欧阳修为代表的复古派的诗人,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这也是司马光诗歌创作的本真思想。据记载,司马光存世之作有一千余首,内容以歌颂圣明;交友互赠;抒怀言志;咏史咏物;反应百姓疾苦;边塞等题材为主。
歌颂圣明的诗歌不多,对象多指皇帝、皇后、太后,文字雍容华贵,内容较为贫乏,思想性较差。交友诗较多,这也因为其位高权重,身边朋友众多,以诗文馈赠,加之情景渲染,让这类诗文产生独特的意境,又能体现友人之间的真挚友谊。抒怀诗主要是因为自己的政治生涯的起起伏伏,有的显得焦虑,有的则暗含急流勇退,因为官场上的得意或失意,在内容和情感上会有差异。
咏史诗也不多,存世之作不过二十余首,在诗文中司马光对二十余位历史人物进行评价,能够体现其历史观。最具价值的诗歌是关心百姓生活的,不仅能够表现出诗人的民本思想,还能看出位高权重的司马光更加接地气,体现诗人超高的思想境界。
边塞诗也是思想性很强的题材诗,因为他曾经亲临边境,对边塞生活深有体会,他不仅赞扬建功立业的将士们,又对战争带来的疾苦表示同情。他在诗文中,反对战争,期待和平,希望人们能够过无忧无虑的日子。
总体来看,司马光的诗内容丰富,不仅融汇儒道,更是将民生的悲悯与隐士的人生追求贯穿在一起,让诗风形成平淡的特色,意境又深远,思想与语言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美感与诗歌理路。他的咏史诗不仅能够体现其价值观,又能阐释出个人的道德标准。另外,司马光的诗歌中蕴含着大量的现实元素,体现其对黎民百姓的悲悯与不得其志的无奈之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大文学家司马光的十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诗人的道德情操与诗文背后的思想,相信你会喜欢上他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