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像洋葱一样让人掉泪
▲《牛皮纸包裹的月亮》展览现场 图/Alessandro Wang
我给你一颗洋葱/那是用牛皮纸包裹的月亮/它肯定会发光/就像爱,细心地解开/给你/它会使你流泪、看不清东西/跟爱人一样。
文 /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蒯乐昊
这是英国女诗人卡罗尔·安·达菲《情人节》诗句中的一段,安·达菲是英国三百多年来第一位女性桂冠诗人,她的诗句,成为荣宅这次展览《牛皮纸包裹的月亮》之灵感来源——瑞典艺术家Nathalie Djurberg和Hans Berg用木炭和粘土制造出一场幻境,也像洋葱头月亮一样,月光所代表的浪漫因子被消解了,替换成日常可见之物,正如爱情被替换成暴力、欲望、权力和荒诞,然而这样的月亮以及这样的爱情依然有迷人之处,因为它们充满刺激性,让你双目刺痛、轻度不适,而又欲罢不能。
上海的荣宅是一个奇特的空间,作为荣宗敬家族的旧宅,这栋建筑的风格无疑高雅又端庄,但它对一切古怪的外来物却有着极强的消化能力,其迷宫一样的内部结构,让观展成为揭秘和探险,每次PRADA基金会在荣宅的艺术展都成了一场悬念——看看这次老宅子又是怎么被挑战、被赋能,然后跟新内容撞出火花来。
▲Nathalie Djurberg与Hans Berg 图/Wynrich Zlomke
Nathalie Djurberg和 Hans Berg的双人组合是基于定格动画的原创影像,Nathalie负责雕塑粘土、脚本和拍摄,而Hans则负责音效,那种怪诞简约、令人不安的音乐在古宅里似有似无地飘动着,催眠了每一个人。
在艺术现场观看视频,和在网络上观看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正如Nathelie意识到的那样,她可以用超轻粘土制作出看起来非常可怕或者非常有冲击力的作品,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但网络上一切都“流动得太快了”,巨量的信息会掩盖掉表达,而在荣宅里实地观看,你必须“待在那里”——疫情让艺术家无法抵达中国,他们只能远程参与观看者的“待在那里”。
“这会是一个比在Facebook或Instagram上浏览更加费时费力的选择,我们得适应慢下来,并对这种慢下来感到自在,你必须坚持下去,不要逃跑。”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之下审视这些略带暗黑的作品,其中的寓言意味不言自明。
策展人杨北辰说,这对双人组合的艺术是“怪物的百科全书”,他们囊括了怪物史上的许多经典风格:哥特式的、弗兰肯斯坦式的、小红帽式的、卡夫卡式的……
你会被这些暗黑的视频迷住:一只由木炭涂成的狼在喃喃自语它的爱情观,在它嘴里出现的那个女人,听起来就是女权主义者极力反对的那种玛丽苏女性;弗拉戈纳尔的名画《秋千》被重新定义了,画面里那个不穿内裤就荡起秋千的洛可可女孩,在动画中被描绘成野心、欲望的一个化身,她那粘土捏就的眉毛一歪计上心来,男人就乖乖沦为石榴裙下的俘虏……北欧素有暗黑童话的传统,《格林童话》的原版曾让许多孩子在黑夜里被吓到哭泣。这个世界并非为傻白甜准备好的蛋糕,在艺术家的重新编撰、重新讲述中,童话再次成为了精神错乱的怪诞版本。家庭不是港湾,而是吐着长舌头和露出獠牙的房屋。月亮不再静谧,它长出了攫取的四肢……成人的童话不可能简单地讲述美好,相反,它们想探讨复杂的人性是如何让美好之物同时滑向贪婪与堕落。
▲《牛皮纸包裹的月亮》展览现场 图/Alessandro Wang
展厅四个角落里循环往复的流体和泥浆(视频作品《瀑布变奏》),似乎是对所有作品的点题,这些液体不断地循环、飞溅、粉碎又汇聚,它们是大自然里一切液体的拟态,比如瀑布、海洋、山泉,但也轻易让人联想到人体的内部器官,联想到一切生物体的消化和生殖,我们的进食、排泄、交配、受孕、出生……也是遵循几乎同样的的流体力学。液体意味着洁净、洗涤、生命,但同时也意味着污浊、溃烂和吞噬。
粘土是神奇的媒材,它简陋、廉价、唾手可得,往往成为孩童手工的首选材料,几乎没有技术门槛就可以徒手捏合,鲜见艺术家重视粘土,用它来做雕塑。但粘土有一种怪诞的物质性,脆弱,粗放,本质上是一种泥巴,来自土壤,既是有机材料,又是无机材料,天然自带开放性。它是郑重其事的反面,一切都像因陋就简、临时起意,粗野而生机勃勃。当粘土捏就的大型鲜花在古宅中开放,背景是晨曦和暮光的无限交替,虚幻的东西突然具备了巨大的说服力,让人相信这个星球确实具备了再生的可能,那些曾经被破坏的事物,将在狂欢中重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