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 读书丨周其伦:《大西迁》:再现抗战时工业迁徙的筚路蓝缕
《大西迁》 何鸿/著 花城出版社 2021年9月出版 定价:45.80元
《大西迁》:再现抗战时工业迁徙的筚路蓝缕
周其伦
重庆作家何鸿的长篇小说《大西迁》以宏大的叙事和开阔的语境,形象还原并再现了抗战初期我国民族工业由东到西大迁徙的壮丽史实,讲述了一个令人荡气回肠而又真切感人的故事,书中塑造的以张连科为代表的一大批工程师们,舍生忘死地在战火中将庞大的重工业设备拆装突围,顽强地从上海辗转到南京、武汉、长沙、宜昌,最后艰苦卓绝地落户于山城重庆,艺术地呈现了这次被后人誉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筚路蓝缕。该书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被列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得了中国作协的定点深入生活项目资助。同时,该书还被收进著名军旅作家傅逸尘先生主编的“新高地军旅文学丛书”。
《大西迁》的作者何鸿曾经在《解放军报》《文艺报》《中国冶金报》《啄木鸟》等报刊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她的纪实作品《拓荒者》还获得过第三届冶金文学奖报告文学一等奖,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生动的文学描摹为她的文字增添了温婉的魅力。
此次,作者把理性的目光投射到“大西迁”这段尘封已久的历史事件上。她自诩“自己的生活圈子与一个拥有130年历史、被誉为华夏钢源的大型钢铁企业紧密相连”,这些非常个性色彩的情感锤炼和人文晕染,常常使她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表达冲动,她站在女性的角度上去反映那场战争烽火背后的故事,用长篇小说写一写身边这些与她的生命历程血肉相连的前辈们的可歌可泣。当她先后到南京、武汉、宜昌、贵阳等多地采访、多次到国家图书馆、重庆图书馆查阅完相关资料后,猛然感觉到当年那场举国震撼的民族工业“大西迁”,让她有了著书立说的冲动。
为了完成《大西迁》的创作,作者认真且细心地从一个个浩瀚庞杂的史料堆里打捞出故事本身质地和内核,将小说情节的宏大建构框架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次第梳理出来,让我们在作者游刃有余的拓展中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震撼。小说以张连科为一号人物来展开故事主线,努力在国家工业蓝图和民族精神重建的层面,体现出当年那场自上而下的大西迁的伟大意义,有了这样的准确把控和拿捏,作品的立意和主旨自然就开阔了许多。
《大西迁》落笔在硝烟弥漫的1937年仲夏,将上海“8·13”战事的爆发作为故事发端的引擎,作者在家庭悲欢与多点叙述的情节铺展中徐徐展开:猛烈的战火席卷上海,张氏一家的幸福戛然而止,生活秩序被彻底打乱。不到8岁的张辅枢只能跟随母亲从上海法租界辗转到大西南,尝遍人间的饥寒恐惧与颠沛流离;而以张连科为代表的中国最早的一群工程师们,命运则更加凶险,他们一边坚守着厂区正常生产,一边还要组织分批随着大型工业设备撤迁。“钢铁强,则国强”的念头激励着他们,救亡图存的铁血西迁壮举鼓舞着他们顽强抗争的斗志;小说按照双线条脉络铺展,徐徐演进中又有相互交叉交集,直到故事的结尾,张家人才劫后余生地终于在重庆大后方欣喜重逢,预示着这场宏伟的大迁徙过程圆满完成。
长篇小说《大西迁》恢宏地描摹了这次抗战大撤退的惊人史实,讴歌了在国破家亡、强敌侵占的民族危亡关头,众多的工程师们的铁血肝胆和卓绝贡献,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逆江西迁的伟大传奇,不仅为后来的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还为今天的我们奉献了鲜活的家国情怀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