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举办宋韵钱币展
近日,华侨控股旗下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推出了宋韵钱币展,陈列和展出了两宋时期的各种流通钱币。作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两宋的钱币也异彩纷呈,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的纪年钱以及最早由皇帝书写的 “御书钱”等等,无不向世人证明宋韵文化的繁荣。
世界货币史上第一枚纪年年号钱出现在南宋时期。南宋淳熙七年(1180年)至淳熙十六年(1189年)铸造的“淳熙元宝”(下图一),钱背上铸有“柒、捌、九、十、十一到十六”(下图二)字样,以此表明铸造钱币的年份。这比欧洲的纪年钱早了300多年。
交子(下图)是中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北宋真宗年间,由当时四川富商首创“交子”,最初的交子实际上是一种存款凭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成为了真正的纸币。
中国古代钱币上的文字,一般由匠人或名家书写,而在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太宗亲自用真、行、草三种书体书写“淳化元宝”钱文(下图一),开中国“御书钱”之先河,并以此形成宋代的传统。此后,宋真宗赵恒、宋徽宗赵佶(下图二)、宋高宗赵构、宋孝宗赵昚等皇帝都写过“御书钱”。
太平兴国元年(976年)铸造的“太平通宝”(下图一)篆、隶书对钱,是宋代的第一种年号钱。此后,整个宋代一朝,几乎每逢新帝登基或改元,都会铸年号钱,成为钱币铸行的基本制度和传统。由于皇帝频繁改元,到南宋“淳熙元宝”的300多年里,共铸行了49种年号钱。
宋代以后,历代王朝所铸的行用钱币几乎都是年号钱,因此年号钱成为了中国历史货币流通的主流品种。
“对钱”是指钱文相同而书体不同、可以成双配对的钱币。对钱最早出现于五代十国的南唐,在北宋时期最为鼎盛。
从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首铸“天圣元宝”真、篆书二品对钱(下图)开始,至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止,104年间北宋政府先后铸造发行有“天圣元宝”、“明道元宝”、“皇宋通宝”、“至和元宝”、“治平元宝”等对钱25种。
对钱有的是楷书、行书二体成对,有的是楷书、篆书二体成对,有的是隶书、篆书二体成对。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展出的建炎通宝(下图一)、绍兴元宝、隆兴元宝、乾道元宝(下图二)均是楷书、篆书成双搭对。
这些流传至今的宋朝钱币,作为科学技术和艺术的结晶,完整反应和见证了宋朝政治、经济、军事、金属冶炼、宗教、民族、美术、文字等历史,让人们窥见了宋朝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